放羊哥不放羊,专注裂变营销顶层设计。大家好,我是放羊哥,2018已经过去,2019不期而至,对于裂变营销,快速引爆和低成本引流的重要法宝,就是内容营销,因此,新媒体运营成为了裂变营销的核心运营。
对于内容创业者来说,过去的2018年跌宕起伏。
比如抖音凶猛,半年暴涨数亿用户,成为内容创业者追逐的新风口;比如15秒小视频的网红塑造能力如此之强,现象级红人你方唱罢我登场;
比如微信大改版,至今从业者尚无法完全消化其深远影响;比如社交裂变蔚然成风,制造了几个神话,但也引来了几多白眼;比如围绕小程序的创业轰轰烈烈,但大部分人又一次发现并不是自己的主场……
变化已是生活本身,对于新媒体人,对于创业者,已经是不言自明的真理。因而陪伴变得更加重要,这是我们在变化中可以依赖的为数不多的确定感。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2019年的新媒体趋势判断以及新媒体运营指南。
一、公众号打开率持续下降,社群将成为标配
“社群”这个词已经火了好几年,看起来不再是新媒体领域的“新玩法”,为什么大家突然又重视起来了?
1、随着微信大手笔改版,公众号打开率持续走低,运营者必须在社群引导忠实粉丝共同传播一篇文章,提升文章传播效果;
2、淘宝、京东等平台的流量越来越贵,商家必须尝试建好自己的流量池,才能充分降低运营成本。
现在已经有人在说“2019年是社群真正爆发的一年”——虽然这种说法略带夸大,但是如果你要做新媒体,社群确实是你绕不开的一环。
那么,如何做好社群?下边这张图是我在线下讲社群课时的课程大纲,其实也是社群营销必须做好的细节工作。你可以按照这4个模块去研究、尝试。
二、抖音增长放缓,多平台布局将成常态
上边我谈到了“公众号打开率持续下滑”;其实,数据下滑的不止微信公众号。知乎、今日头条、简书等平台,都有过风光一时的经历,但现在,都在尝试创新与自救。
可能会有人说:“不对啊,抖音不是越来越火吗?”抱歉,经过一年多的爆发式增长,抖音用户增长也开始放缓了!
以往做新媒体,我们都知道“抓住一个上升期的平台,就可以抓住流量”,所以2013年左右很多新媒体人都在做的一件事是“开通微信公众号,想方设法把微博粉丝引导到微信公众号上”。
但是2019年,你要做的不是抓住抖音或者抓住今日头条,而是把你的内容发在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知乎、喜马拉雅、抖音、爱奇艺等多个平台。
三、小程序一夜成名难度加大,贴合场景才能生存
和抖音类似,“小程序”也是2018年新媒体领域火爆的名词之一。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腾讯总裁马化腾表示:“目前超过150万开发者加入到了小程序的开发中,小程序应用超过100万,已覆盖200多个细分行业,日活用户超2亿”。
2018年初,“头脑王者”“跳一跳”等爆款小程序一夜成名,让所有人觉得小程序的玩法无非“抓眼球、求爆款”;但是下半年,依靠引导分享的博眼球式小程序,常被官方警告或下架。
微信小程序推出的初衷是“用即用即走的方式激活线下的弱连接场景”,因此在2019年,如果你还想运营小程序,你的打法需要从“抓眼球、求爆款”转变为“抓场景、做连接”——找到痛点场景、用小程序解决痛点,用户才有可能会反复使用。
譬如,消费者经常吐槽“排队要排一中午”的麦当劳,就在线下广泛推广其小程序“i麦当劳”,潜移默化中布局其小程序的用户增长。
四、短视频趋于精品化、创意化,草根单打独斗将难以生存
在上述“抖音增长放缓,多平台布局将成常态”中,我谈到短视频赛道用户增长整体放缓。不过,在这里要划重点:增长只是放缓,没有停滞;短视频依然是新媒体人明年需要重视的赛道之一!
很多刚做抖音的伙伴找我吐槽,说:“我看有的抖音涨粉超容易,录制一段演讲或者上传几张翻页照片就涨粉几十万,可是我怎么不涨粉?”
你要知道的是,做抖音,最大的流量来自系统推荐;随着抖音用户及内容的持续增加,抖音官方对大众化的简单视频推荐会越来越少,对有创意、有质量的短视频推荐会逐步增加。
那么,2019年,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如何涨粉?答案是:精品化、矩阵化。
精品化,即:你的视频脚本、你的拍摄设备、你的后期制作等,最好由专业的团队完成。
矩阵化,即:押宝一个账号风险过高,你需要运营多个账号,互相引流、尝试多点开花。这一点,需要向洋葱学习——
目前洋葱集团旗下网红粉丝用户超过1亿,旗下账号有办公室小野、七舅脑爷、代古拉k、李一檬EMOO 、大嘴博士、铲屎官阿程、办公室小作、苏豪同学、爷爷等一下、慕容rich……
五、线上线下融合的OMO,成为很重要的趋势。
线上线下融合的OMO,还是很重要的大趋势。遗憾的是,去线下开店,对大多数内容创业者而言,依然遥不可及,线上流量积累和品牌的塑造,还不足以支撑线下发展。
从构想到初步探索积累实战经验,内容行业金字塔顶端的玩家,依然会投身OMO大潮,一条、日日煮、日食记、十点读书……包括有赞线下店,头部玩家的线下玩法会继续升级,但也会踩上更多坑。
OMO的大趋势里,更多内容创业玩家会选择“轻量路线”——利用自有品牌和和线下店铺、玩家合作,但绝不只是快闪店,而是一种长期的共生和共赢。
随着线上流量瓶颈到来,OMO还会涌入更多平台级玩家,比如抖音和快手。
六、知识付费崛起并继续延伸
某种意义上,“知识付费”已经完成“教育用户”的阶段性历史使命,用户已经开始接受互联网不等于免费,好内容需要付费的消费理念。
内容付费是更广义的概念,包含知识付费、知识服务和在线教育,但又不全是。某种程度而言,“知识付费”是在线教育的某种不完善形态,教育的核心需要互动、评估、反馈,而不是简单的发教材给用户自学。
七、内容生产者会专业机构化,个人创作者机会大挑战大
就内容创业的主体而言,内容生产者会专业机构化,个人创作者成为撰稿人加入机构的机会更多,靠自己做号成为一个网红的机会和可能性更渺茫。
MCN将持续发力,远远优于单个网红的单兵突破。机构积累的品牌、粉丝、经验、广告资源等,都是壁垒。2019年,新兴平台依然会诞生许多现象级网红,很快各家MCN会闻风而至,纳入麾下。
MCN越来越成为平台和红人之间的链接和服务者,MCN市场会越来越成熟,掮客让位于专业实操人士,模式、资源、经验的配比会更平衡。但不可忽视的是,经纪业务本身存在极大不确定性,2019年会有更多达人和机构的矛盾凸显,小的撕扯一直都有,但是大的反噬未必。
八、你还需要关注一些小趋势:
1、移动互联网时代,滑屏正在改变用户消费内容时的心态和习惯,用户已经接受下滑带来的“爽感”。创作者需要洞悉变化背后的“内容生产逻辑”,更符合滑屏消费的内容,是大趋势。
2、漫画式内容会更受市场欢迎。漫画比纯文字内容表现力更强,比短视频更灵活,传播性更好,更容易诞生爆款,也更容易打造IP。而且很重要的是,文字内容已经过剩,短视频某种程度也已过剩,而好的漫画内容,依然稀缺。2018年越来越多的爆款漫画内容,只是开始。
3、私域流量更受重视。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消逝,线上流量越来越贵的大背景下,特别是企业新媒体如何运用社交媒体平台,运营好自己的私域流量,低成本触达核心用户,会备受重视。
4、精细化运营会更重要,内容创作和内容运营的分工配合格外具体,新媒体内容从推送出的那一刻开始,仅仅只完成了一半的使命,好内容固然重要,运营的分量越来越重,怎么把好的内容有效传播出去,是2019年内容创业团队的重头戏。
5、缺人,新媒体行业优质人才短缺更严重。从内容、运营到产品,既有丰富新媒体经验,还需要能带团队,善于管理的人,特别是有网感、文笔好、善于利用大数据总结提升的复合型内容人才,可谓一将难求。
6、主管部门的监管常态化,适应环境变化,一方面新媒体从业者会提高底线意识,另一方面,更多内容团队会建立类似传统媒体的“三审制度”,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内容创业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从0-100,但是也有可能瞬间清零。
7、对小而美的内容创作者而言,全域流量依然很重要。对更长尾的新媒体而言,广告营收下降,对内容平台的补贴和版权分成的依赖会提升。
针对这些趋势,新媒体行业的规范和发展已经更加清晰,但是新媒体人的运营之路却愈发艰难。
头疼的标题、永远找不着北的选题、一批批飘过的热点、0成本的10W+考核、涨粉与取关、创意的枯竭等等......多少黑丝熬成白发,多少脑瓜愁到撞墙,多少少年开始掉发。
白天到夜幕,改稿到重做,我们不缺方法,缺的可能是系统的知识,这才会更佳的迷茫、焦虑、不知所措。
2019一切仍将继续,这里我给大家一份2019新媒体运营非官方求生指南,希望能帮大家更妥善的解决运营问题。
1、标题带节奏,但也别作死!
标题不是病,差起来要人命!
做微信公众号运营永远也逃不过写标题这个话题,标题直接就决定了打开率,乃至后面的转发率,成败有时候就靠标题了。
太多的微信运营人,每天想标题想到吐血,吐完继续想,不知道要死多少脑细胞。有的甚至干脆成立标题小组,专门往死里磕标题。
标题可以利用各种技巧,吸引更多点击,让打开效果最大化。比如:
制造悬念好奇、与“性”相关、与“我”相关、包含冲突、利用具体数字、描绘细节、追热点傍大款、知乎体、运用对比、刺激痛点、提供解决方案、突出利益、营造紧迫气氛、强调稀缺性、标明地域、承诺价值、利用大V背书、盘点合集、前后添加修饰词、暗示危险、标题有指导建议、直接标明受益人、刺激情绪......等等。
这些方法确实都能大大提高标题的点击率,但有时候过于技巧化,如果只是强行利用各种手段技巧,能出好标题,但也可能是造垃圾。
怎么办?
结合标题技巧,我基于自己的经验和观察,独创了一个4C标题法则:
所谓4C标题法则,分别对应的是content(内容保障) 、connect(连接用户)、communicate(交流沟通)、create(创造话题)。
1)好标题要有内容保证
2)好标题要连接用户
3)好标题是在沟通聊天
4)好标题能够创造话题
2、如何更高效聪明的规划选题?
一篇文章成功的80%都靠选题!
这句话看起来很夸张。但很多时候,事实也确确实实就是这样!
但是~选题难啊!公众号要做什么内容,一直是运营者发愁的事。有建立自己选题库的还好,不然就是从早到晚的选题、选题、选题。很多小伙伴都为此抓狂。
特别是新手或刚接手新公众号的人,很多不知道从哪入手,每天做一篇是一篇,完全没有头绪,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1.数据总结爆款密码。通过多维度分析发文数据,总结爆款关键词。
2.建立专属素材库。日常注意积累素材和竞品公众号的内容,整理自己的素材内容。
3.选题源自用户。日常运营中多与用户沟通,寻找选题方向。
3、如何提高公众号图文关注率?
除了选题,公众号图文能否获得关注,是否能涨粉也是一直以来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
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标题刷遍朋友圈:《XXX一篇文章涨粉50000》、《XXXX一个月4篇文章新增10W+粉丝》。
感觉世界一片大好!然后事实却是,这样的案例只有那仅仅的1%,而99%的公众号却是打开率越来越低,带来的涨粉越来越少,辛辛苦苦把阅读量做起来,可是用户看了就是不关注。
不关注何来涨粉?再多的活动和广告都没用!
虽然我们总说公众号粉丝质量比粉丝总量重要,但这就像马云爸爸说“钱是身外之物不重要”一样,只有发展到一定体量才会如此的看淡涨粉这件事。
那如何有效提升公众号用户关注率,让更多的用户在看完文章后愿意关注你?
一次有价值有意义的裂变活动比起一篇爆文,涨粉效果更好。
用品牌的爆款产品引流,设计裂变海报或者落地页,运用勾魂文案和福利引导用户关注,用分享和社交裂变形成用户粉丝裂变增长。
4、一推送就掉粉还有救吗?
有多少小编做梦都想自己粉丝10万+,为此绞尽脑汁,天天做选题、写文章、死磕排版、废寝忘食做活动、不要脸的到处求推广......
好不容易做起来阅读量,换来一批粉丝关注,结果天上砸下来两个字:
取关!
看到这两个字都是胆颤心惊的,不推送时掉粉,一推送掉粉更厉害,新媒体小编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那对于这样一种悲惨又苦逼的情况,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除了看着数据发呆一小时,至少我们要知道:
既然用户当初关注了你,肯定是有原因的,可能是因为你的某一篇文章、某一个栏目、某一个功能、某一项服务、某一次互动、某一场活动等等。相应的,一段时间后,他又取关了,肯定也是有原因。
很多人喜欢发现问题后就一顿乱干,完全不分析原因,改到哪算哪。如果自己都没有去分析掉粉的原因,那又怎么能真正找到降低粉丝取关的关键因素,并予以解决呢?
5、公众号没方向卡壳了,怎么办?
在你做新媒体内容运营的时候,总会出现没有方向了,卡壳了,突然不知道干什么的状态。
这个时候,不用着急。
其实我们可以从文章打开率和分享率这两个最基本指标着手。
打开率体现了你的选题和标题是否足够吸引人,这直接决定了用户是否点开文章;而分享率则体现了你的文章内容是否足够打动用户,这直接决定了你文章的二次传播。
基于公众号文章的打开率和分享率,一个公众号的所有推文无非是以下4种类型:
第1类:高打开率,高分享率第2类:高打开率,低分享率第3类:低打开率,高分享率第4类:低打开率,低分享率
我们可以根据公众号历史数据,计算出历史打开率和分享率的平均数据。以平均数据作为基准,就可以知道自己每篇文章属于哪一种类型。
这样,我们就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6、创意想到枯竭怎么办?
创意这个东西,让人捉摸不透。
它既科学,又很玄妙。
它既理性,又很感性。
它既是思维发散,又是思维聚焦。
它有很多方法论,有时又要抛开全部方法论。
源源不断的创意需要我们拥有更多的阅历和积累,了解各个行业的资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永不停止的思考,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创意灵感。
总而言之,新媒体运营不易,每一个认真坚持得人都值得点赞。
虽说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但是,与其凝望深渊,不如大步向前,只争朝夕!
以下,是我关于“未来公众号生存法则”的思考。
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帮助。
01 独家感法则
未来,如果一个公众号依然缺乏“独家感”,无法经常写出“超预期”的内容且缺乏“价值性”,那么,该公众号的展开率将快速下降,取关率也会持续上升。
“独家感”决定关注率和留存率。
“超预期”决定内容传播和粘性。
“价值性”决定账号的长期稳定。
为什么很多人关注卓伟 ?
不是因为“原创”,而是因为“独家”。
02 超级爆款法则
如果还想写出“改变命运”的“超级爆款”(阅读量500w+级),你必须尝试掌握以下两种能力:
1、学会将自己的某次真实经历,转化成一篇公众号图文
请相信,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几次经历,值得成为10w+,甚至100w+、1000w+。关键是,你始终有那个意识。
2、学会将线下的活动,转化成一篇线上的文章
无论是17年杭州地铁站口的硬币箱,还是18年北上广街头的无人看守冰箱,甚至是16年的“丢书大作战”、“逃离北上广”此类爆款,在未来会越来越有传播度。
p.s. 之所以将500w,作为超级爆款的参考线,是因为500w的阅读,大概可以让你获得10w的新增关注。这个量级的自媒体,已经有了比较不错的商业潜力。
03 追热点法则
未来,想通过追热点写出爆款,“快”,反而最不重要。通过“大众情绪、大众观点”来追热点,也会让读者越来越感觉疲惫。
我将追热点,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资讯式”追热点
只要快,就能拿到一定的流量红利。但是,红利十分有限。
第二层:“情绪式”追热点
代表大众发表观点、表达情绪。但同时,代表的人太多了。
第三层:“思辨式”追热点
通过自我思考,发表客观、逻辑性强、具有话题性的内容。
举个例子:D&G的辱华事件。
第一层:第一时间报道此事件;
第二层:“D&G:滚出中国”;
第三层:类似“比起那样的种族歧视,我更怕的是这样的大型刻奇”,将重点放在了“明星集体发微博”这件事情上。(来自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
越来越多的读者,喜欢第三层。
04 定位区隔法则
自媒体和企业新媒体的区隔感,会更加明显。
当越来越多的头部企业,通过公众号实现了“销售赋能”和“服务赋能”,企业对于新媒体的定位和价值认知,将逐渐深入。
阅读量、涨粉数,将不再是企业唯二重视的指标。“互动量”、“转化率”、“用户体验”,这些词将成为重点。
企业新媒体负责人这个岗位,将越来越值钱。毕竟,同时擅长运营、管理、经营的人,太少。
喜欢新媒体,想做新媒体,别吊死在“自媒体”一棵树上。
企业新媒体,是一片更大的森林。
05 渠道优势法则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利用自己的既有渠道优势,实现公众号的量级飞跃。
2016年,招商银行信用卡公众号用户突破2000万。
2017年,中国移动10086公众号用户突破1亿。
2018年,汉堡王公众号用户突破1000万。
2018年,麦当劳公众号用户突破5000万。
2019年,……
要知道,人民日报的关注量,也不过2000万+。
之所以你在朋友圈里,看不到这些公众号的内容,不是因为他们做的不好,而是因为他们的定位。
企业公众号,尤其是服务号,也超级好玩,只不过是:闷声的好玩。
06 视频流行法则
2019年,Vlog会越来越流行。
毕竟,视频形式有利于抖音等平台的分发,也更能体现公众号的ip属性和价值感。
如果你的公众号,强调ip属性,强调流量价值,你必须意识到:
Vlog is coming。
07 不可替代法则
“打发时间类”的公众号,再不转型就真的要死掉了。
是“短视频”不好看,还是“网剧”没意思,还是“手游”玩不了?为什么要通过公众号,打发时间?
你必须认知到,用户究竟把你当什么。
你的敌人,不是行业里的竞品,也不是订阅号列表的其他公众号,而是满足用户同样需求的其他产品。
08 投入产出比法则
2019年,自媒体类公众号会越来越不好过。慢功夫打造好内容,是不变的趋势。
学会找到“时间投入”与“内容质量”成“正比”的写作技巧,投入更多的时间,打造爆款,比写100篇阅读量1000的文章,有用的多。
有些公众号,因为一篇文章,而被很多人记住;
有些公众号,更了百篇文章,依然没有存在感。
被记住,是价值的起点。
09 更多生存法则
我的一些观点,以及公众号的基本逻辑。
1、无论你的用户是5万,还是500万,写一篇文章,你投入的成本是一样的。
2、未关注用户的阅读量,才是“传播”。已关注用户的阅读量,只是“播”。
3、有些人擅长写观点,有些人擅长做编辑,有些人擅长做运营。找到自己的擅长点,并与公众号自身的底层逻辑结合。
4、不喜欢新媒体,一定做不好自媒体,但是不一定做不好企业公众号。
5、分享转发=分享+转发。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转发,不喜欢分享。
6、别过分担心抖音,因为抖音没有“朋友圈”。
7、服务号和微信个人号,是企业新媒体的组合拳,但是很多人不会用服务号的接口,并鄙视微商。这很糟糕。
8、做好排版的基础:多敲回车。
9、尽量别煽动情绪,也别被情绪煽动。
10、整个行业,真的才刚刚起步。
总结:大风口已经过去了,声势浩大的内容创业者之春不复存在,不会再有更激动人心的消息。活下去,打磨自己,才能等到下一波机会的到来。
移动互联网所谓的用户红利见顶,但很多内容、产品依然有下沉红利和时长红利。但是只要抓住新媒体的发展方向,把握趋势,不断打磨成长,新媒体势必会成为企业裂变营销运营的发展利器。更多新媒体营销运营干货,放羊哥在新书《裂变营销》中有详细分享,欢迎大家关注。
文章整理编辑:章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