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渐渐摆脱以前的客观描写,转向似乎主观色彩浓的方式。这个应该理解为看似主观,实则是意象语言,精神化的,也因此是主客体融合的,或者说消失的。文学理论家往往并不是审美姿势,而且将作品当做对象来研究,主客体分离,这样谈文学是没办法进入文学,完全不得要领。可是读者们并不能分辨,对理论家仰望,觉得说什么都是对的。独立思考我们的读者从来都没有,无论怎么喊口号,脚底下不独立,不过是在一个大笼子里撒欢的自由。
古典文学中顶尖的作品同样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表现,比如《红楼梦》,也就是精神呈现,心相呈现,意象呈现,是没有主客观的,它们是消失的。
热爱唐诗熟读唐诗的人太多了,结果呢……姿势不对,读了白费功夫。很残忍的现实。结果是外国诗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也是诗,怎么就不行了呢?所谓熟读唐诗,其实还是外行,没有效果。
审美的姿势太重要了,审美审什么?意象。审美这个词因为翻译的问题,也不准确,应该是意美。同样是读红楼梦,有的读者要死要活的,哭得稀里哗啦,但是没效果,什么也没吸收,摘录几句诗词,完全跑偏。不是所有的手机都是战斗机,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