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蜀汉分舵第十七期训练营
第1组+第3周第3次+王超宇123

第1组+第3周第3次+王超宇123

作者: 王超宇123 | 来源:发表于2018-09-28 14:48 被阅读45次

    【主题】:如何阅读戏剧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如何阅读一本书》P194—196页

    【R:阅读原文】

            一个剧本是一篇小说、故事,同时也真的该像读一个故事一样阅读。因为剧本不像小说将背景描绘的清楚,或许读者阅读的时候更要主动一些,才能创造出角色生活与活动的世界的背景。不过在阅读时,两者的基本问题是相似的。

          然而,其中还是有一个重要的差异。你在读剧本时,不是在读一个已经完全完成的作品。完成的剧本(作者希望你能领会的东西)只出现在舞台的表演上。就像音乐一样必须能倾听,阅读剧本所缺乏的就是身体语言实际的演出。读者必须自己提供那样的演出。

          要做到这一点的唯一方法是假装看到演出的实景。因此,一旦你发现这个剧本谈的是什么,不论是整体或部分,一旦你能回答有关阅读的所有问题后,你就可以开始导演这个剧本。假设你有六七个演员在你眼前,等待你的指令。告诉他们如何说这一句台词,如何演那一幕。解释一下重要的句子,说明这个动作如何让整出戏达到高潮。你会玩的很开心,也会从这出戏中学到很多。

          有个例子可以说明我们的想法。在《哈姆雷特》第二幕第二场中,波隆尼尔向国王与王后密告哈姆雷特的愚行,因为他爱上了奥菲莉雅,而她会阻碍王子的前程。国王与王后有点迟疑,波隆尼尔便要国王给他躲在挂毯后面,好偷听哈姆雷特与奥菲利雅的谈话。这一幕出现在第二幕第二场中,原文第160至170行。很快,哈姆雷特读着书上场了,他对波隆尼尔说的话像打哑谜,于是波隆尼尔说道:“他虽疯,却有一套他自己的理论。”过了一阵子,第三幕的开头,哈姆雷特进场,说出了著名的独白:“要活,还是要死?”然后奥菲利雅出现在他眼前,打断了他的话。他与她说了一段话,看起来神智正常,但突然间他狂叫道:“啊!啊!你是真诚的吗?”(第三幕,第一场,103行)。现在的问题是:哈姆雷特是否偷听到波隆尼尔与国王准备侦察他的对话?或是他听到了波隆尼尔说要“让我的女儿去引诱他”?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哈姆雷特与波隆尼尔及奥菲利雅的对话代表的都是同一件事。如果他并没有听到这个密谋,那又是另一回事了。莎士比亚并没有留下任何舞台指导,读者(或导演)必须自己去决定。你自己的判断会是了解整出剧的中心点。

          莎士比亚的许多剧本都需要读者这样主动地阅读。我们的重点是,无论剧作家写得多清楚,一字不误的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还是很值得做这件事。(我们没法抱怨说听不清楚,因为对白全在我们眼前。)如果你没有将剧本搬上心灵的舞台演出过,或许你还不能算是读过剧本了。就算你读的再好,也只是读了一部分而已。

          前面我们提过,这个阅读规则有一个有趣的例外,就是剧作家不能像小说家一样对读者直接说话。(菲尔丁所写的《汤姆琼斯》就会直接向读者发言,这也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其中有两个例外前后将近相差了二十五世纪之久。阿里斯托芬,古希腊的喜剧剧作家,写过一些所谓的“古老喜剧”的例子留传下来。在阿里斯托芬的戏剧中,经常会或至少会有一次,主要演员从角色中脱身而出,甚至走向观众席,发表一场政治演说,内容与整出戏是毫无关联的。那场演说只是在表达作者个人的感觉而已。现在偶尔还有戏剧会这么做——没有一项有用的艺术手法是会真正失传的——只是他们表现的手法或许比不上阿里斯托芬而已。

          另一个例子是萧伯纳,他不但希望自己的剧本能够演出,还希望能让读者阅读,他出版了所有的剧本,甚至有一本《心碎之家》是在演出之前就出版的。在剧本之前,他写了很长的序言,解释剧本的意义,还告诉读者如何去理解这部剧。(在剧本中他还附上xia详尽的舞台指导技巧。)要阅读萧伯纳式的剧本,却不读萧伯纳所写的前言,就等于是拒绝了作者最重要的帮助,不让他辅助你理解这出戏。同样的,一些现代剧作家也学习萧伯纳的做法,但都比不上他的影响力。

          另一点建议可能也有帮助,尤其是在读莎士比亚时更是如此。我们已经提过,在阅读剧本时最好是一气呵成,才能掌握住整体的感觉。但是,许多剧本都是以韵文写的,自从1600年以来语言变化之后,韵文的句子读起来就相当晦涩,因此,把剧本大声地读出来倒经常是不错的方法。要慢慢读,就像是听众在听你说话一样,还是带着感情读——也就是说要让那些句子对你别有深意。这个简单的建议会帮助你解决许多问题。只有当这样做之后还有问题,才要找注解来帮助你阅读。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用来解决的问题:本拆业告诉我们如何去阅读一部戏剧作品。戏剧作品与小说、故事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可以像阅读小说、故事一样对待戏剧作品,然而又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戏剧作品最终是要呈现在舞台、演在舞台上的,所以这就有不同。

    【How】具体的步骤:剧本没有演出,呈现于舞台,不是一部完整的作品,读的时候,也不可能一遍成型。那么应该怎样阅读呢?我认为可以分成这样几部:第一:整体阅读剧本(照着前面内容,回答书里提供过的关于阅读的所有问题),一气呵成,掌握整个剧本感觉。第二:重读时,自己提供演出实景,把剧本搬上心灵舞台,在心里演一遍,自己把握决定整部戏的中心。举例:就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样,大部分剧本并没有给出任何舞台指导,有些地方需要自己决定去怎么演,把握整部戏的中心。第三:对于有韵文,比较晦涩的戏剧读本(比方莎士比亚的剧作),慢慢的、有感情的、大声的读出来,就如听众在你左右。第四:上面所有都做了,再有需要的话,可以找注解来帮助阅读。

    【Why】解决问题的理由:不管读小说或是故事,读剧本或是实地演出,总之要从事它,首先就是近距离接触和了解,慢慢的熟悉了,建立了链接,有了感情,最终目标也水到渠成。

    【Where】方法的使用条件和可能场景:比较适合戏剧工作者,但近几年来,除了专业搞戏剧的工作者,戏剧也开始走入心理治疗领域,像我参加的华德福三年制戏剧与内在转化课程,一方面是疗愈自己的内在,一方面呈现的演出就是面对整个社群的;另外,我参演的“一人一故事”剧场,就是在社区里,普通人讲他们的故事,我们演出来,喻为“你的故事我来演,我们倾听和尊重每一个故事”等等。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之所以选择本拆业,是因为我自己演出当中需要这样的指导建议。我在华德福社群演过普莱希特《四川好人》中的杨母一角,因为剧本内容较多,比较晦涩,所以当时很长时间,都没有完整读过剧本,即使到演出也只是只对了杨母的台词,自己对角色的把握几乎没有。

    反思:角色没有演好,不符合自己的定位,是因为没有对整个剧本有把握,只是表面肤浅的了解了自己的台词,对其它人的角色台词完全无概念。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目标:一月份我们演莎士比亚的剧作《李尔王》,演出之前,争取把剧本读熟读透,免得临时抱佛脚。

    行动:接下来,针对我接下来的演出做到:

    1、通读剧本一遍。2、再读时,把剧本放到心里舞台,演绎一遍,感受角色,自己决定整部戏的中心。3、因为是莎翁的作品,晦涩一些,速度慢慢的、有感情的、大声读出来,就像有听众在身边一样。4、除非必要,再去查看其它注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知行山人:苹果:
        1.超宇,恭喜你哦,完成了21天训练营的所有作业。今天的作业对你是有价值的,因此,这么难的拆页你都从中提炼出了4个高质量步骤,为自己赞一个!
        2.拆页难,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更难,比如在心灵的舞台上试演,这一点相当于在脑海中视觉化呈现,视觉化一次,相当于真实演一次的效果,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快速提升。
        3.A2中的行动中按照how中步骤写的,一一对应,看来你已经明白他们的逻辑关系咯。
        4.已经基本掌握了RIA便签法结构,继续精进哈。
        洋葱:
        1.why需要更深入理解,为什么拆页会这么讲?通常情况下人们的做法是什么?不这么做的不处是什么等等,从这些角度能更透彻。
        2.目标有进步,但还是没完全按照SMART哈。

      本文标题:第1组+第3周第3次+王超宇12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lp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