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写作后遗症
我其实写完两篇文章,一篇题为:跟风和潮流,究竟有什么区别。一篇:关于跟风,热门产品讨论,发现我这个写作后遗症就犯了,因为前二带出了我肚子里一大堆想说的话。虽然之前两篇文章算是完美收官,但我这不倒完为爽的性格让我甚是不快。也许是有些东西压抑了太多年了吧,毕竟从高中到现在近15年,经历了太多太多事,真正需要倾泻年轻人那种表现欲的时候,又一头扎进了游戏的虚妄中去了。15年后重新拾起笔,未免也觉得这笔有些沉重了,迫不及待的想要把这么些年尘封的文墨,连同自己的想法一块倾泻出来。
其实我觉得我有时候挺超前的,但有时候也真的挺落伍的。缺乏那些成功人士所具有的特质:洞察力,或是说远见。再深究还是不会正确思考。有的时候,人什么都不去多想,随大流也还不错,他们有口汤喝的时候,你可以分一杯羹,他们掉了坑,你发现还有那么多人陪你。不过不思考,有时候胜过想得多、想得歪。
微信、微博刚出来的时候,那会我应该在上大学。那时候单纯的满足于互联网社交媒体的现状,对于这两个横插一刀的新秀,我停在原地观望了好久。那时候,社交软件有qq,况且qq的移动端也是风生水起,真想不明白这个看似功能一样的新产品设计者脑袋哪根弦搭错了,非要挑战权威。但是等后来微信的附近的人,摇一摇,语音消息一经推出,微信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户数飙升,为了合群而不被孤立,加入它的需求再也无法阻挡。我是2012年9月之后才加入微信的,可能仅仅赶在了父辈们的前面。
双马大战和互联网企业浅谈
微信至少在微商病毒性蔓延,垃圾公众号垃圾文铺天盖地之前,还是挺纯粹的。如果想和马云的商业帝国分庭抗礼的话,走电商/支付这一条路是必然,这没什么好喷的。不过电商方面二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这里还是有必要说明一下:阿里的电商平台是提供一个有完善管理机制,收取管理费用的,提供管理服务的成型电商平台。微信只是一个成型的坐拥庞大用户群的社交平台,电商仅仅是私人行为,微信并不提供任何监管,用户只是得利于其庞大的用户群、社交媒介为依托而售卖产品,有利可图。所以产品质量无法得以保证,原本以社交为初衷的平台广告漫天,潜在的诈骗风险、传销行为祸根深重,这也是微信的微商和垃圾公众号不受待见,最为世人诟病的一点。若要说纯电商平台,如果大家还记得拍拍网、QQ商城的话,再结合腾讯在电商领域的年收入:2013年腾讯电商品台交易额370亿元,阿里交易额15400亿元,腾讯电商收入仅为阿里的0.02%,就可以看出,什么是大写的惨。好在腾讯还有微信、QQ这一手好牌。
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的漫天飞舞是马化腾首次打通移动支付渠道这一历史性尝试,也是年初送给马云的头号贺礼,成功的从由支付宝垄断的手机支付领域手里抢夺了一份市场与客户。马云似乎一棒子被敲醒,支付宝这张王牌的地位怕是不保了。
随后马云马化腾相继掏出王牌,网约车领域(2016年)、外卖领域(2018年阿里全资收购饿了么,美团站到了腾讯这边)、便民服务领域(生活缴费,医疗挂号)、娱乐产业领域(音乐、视频、影视),甚至是后来的银行业领域、云平台领域相继亮剑,开始对轰。不是谁能灭掉谁,只是这场决定谁是互联网前沿产品代言人之战,谁先认怂,谁就输了。最后也就是今年,趋于风平浪静,双方尝试最成功的产品被完美的保留了下来,形成了当前互联网时代最前沿产品的代表。
就拿社交VS支付两大块业务来说,阿里的扫福(2016年1月上线),种树(蚂蚁森林2016年8月上线),喂鸡(蚂蚁庄园2017年8上线)带动了国民一年又一年高涨的热情, 还有钉钉(2015年广泛运用),也不失为社交领域中办公板块的又一个金字招牌。余额宝(2013年6月推出)随着支付场景(支付可以用余额宝的钱,领红包等)的带动,仍然完好地保留了下来,拥有着可观且稳定的用户群。天猫依然是风生水起,毕竟,一年至少有3个节日是给这些电商平台所准备的。腾讯这边,企业微信(2016正式上线)也是几乎和钉钉同时推出,隔岸对峙。老本行社交娱乐风生水起,微视(2018年上线)的广告铺天盖地现身于各大线上线下综艺最亮眼的位置,直接与火爆全世界的抖音(2016年上线)争奇斗异。腾讯影业(2015年9月创立)、腾讯视频(2011年4月创立)、腾讯游戏(2010年创立)、微信公众平台(2012年创立)各大娱乐招牌,都是其基础社交用户扎根牢固后的衍生产品,带来的利润可观,尤其是腾讯游戏,仅2016的财报数据显示就已经占到腾讯全部收入的近50%,实属天文数字。
18年互联网企业价值排行互联网行业领军者,并非腾讯阿里两家平分天下,从阿里独立出来蚂蚁金服(线上银行的开拓者),排在10名开外的网易(曾经的王者、现在面太窄了)、拼多多(异军突起,电商奇迹,发展3年,户过3亿)、字节跳动都是这个时代的弄潮者。字节跳动其实我刚刚在看排行的时候也是大眼一瞪不知道是什么,但经过查询才发现,它就是今日头条的公司,我再说俩词——西瓜视频、抖音,估计知道的人就更多了吧。况且现在最火的是“头疼”大战,双马大战的热度已经褪去一些了。其实这些弄潮者,你可以不跟,但你不能说他们不行。不行的那些企业,那些个体,早已被时代的浪潮拍的渣都不剩了。那些没落、消失的曾经如火如荼的互联网大IP,我后面会再提。
互联网产品的今朝与过往
新浪微博,早在2009年就上线了,我是准确说是2018年才开始玩微博,整整观望了9年。举这个例子也是因为它在如此久的年代跨度中创造的奇迹。受到论坛,空间,社区,贴吧这些老一代互联网产品观念的影响,我一直不明白微博的推出有什么用意,这个“微”字带来的直接好处到底是什么?直到近些年,我才渐渐明白,原来早在09年的时候,微博的创始人曹国伟就已经有打造轻量级社交平台的理念了。直到后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安卓系统的崛起、无线通信技术的成熟,迎来了互联网应用举家向移动端跃迁的元年。我相信新浪微博在这一方面要少走很多弯路,为它之后搭着移动互联时代这个专列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那些不适应这种前所未有的转变方式的产品,诸如各大论坛、博客、人人网(人人网当时在偷菜很火的时候还真就挣扎了一下,居然把偷菜搬到了手机端,虽然体验极差但好歹也是一个尝试),怕是没能及时转舵,赶得上这股热潮而被远远地落在后面了。其实产品换代和物种进化一样,都是符合优胜劣汰的进化规律的。
所以,塞班论坛(2005年)、猫扑大杂烩(2002年)、天涯论坛(1999年)、百度空间(2006年)、千千静听(大概是2004年)、Flashget(1999年)、人人网(前身校内网成立于2005年12月)、MSN(1995年,现在也活着,但……)、百度贴吧(2003年,你已不是当年的你了)、百度知道(2005年),有的则是垂垂老矣,有的已经烟消云散了。(哪些倒了哪些并了我就不查了,太耗时间了o(╥﹏╥)o)说来伤感,这些熟悉的词汇拨动了我情怀的那根弦,毕竟有不少是初高中那个青葱岁月陪伴我许久的东西。前方话匣子打开警告,请无关群众准备撤离。
时光倒回到高中的时期,那时我热衷玩的是百度空间,百度知道,百度贴吧、塞班论坛,偶尔上猫扑论坛,那时候百度可谓是风声水起,一家独大。而且百度的死对头,谷歌也还尚在国内市场。但现在,李彦宏大哥,你的百度怎么就成这副嘴脸了呢?后面省略关于百度的负面新闻和负面评论批斗文章无数,我还是别得罪人了,概括下来就是一个搜索引擎的变味史。当然,不是那个SHI。
那会百度空间的问世,开创了空间类社交媒体可以自由DIY的极致,可以说一度碾压QQ空间,我至今仍记得为了打造漂亮的空间四处剽窃CSS代码的那段奋发时光。百度知道,这一个百度旗下的产品可以说是承包了当年对于一切未知事物的认知渠道。有问题,请百度,这句话也只有放在当年才显得那么纯粹,那么天经地义。带着小伙伴们一起注册百度用户,名字前缀可谓是包揽了虽有复姓贵族:欧阳、南宫、上官。我热衷于在百度知道回答问题,那时候回答问题获得的“见习魔法师头衔”,怕是比现在的“最强王者”,“大吉大利晚上吃鸡”都看着耀眼。然后就是百度贴吧,当年的WOW吧,帝吧早已风光不在,那个帖子神话——“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也成为属于那个“胖终端”时代造热点行为的里程碑,被大部分老网民所铭记。遗憾的是,网民是最扛不住岁月的,到现在,怕是鲜有人知了。
塞班论坛就不说了,随着安卓、IOS系统的崛起,塞班系统全军覆没,塞班论坛惨到连渣渣都没有剩下。
当年自己画自己的E71这款手机可算是我大学时的最爱,以黑莓为领军者的全键盘手机引领了整个塞班时代的手机时尚潮流,但是真的短暂。就如我那个E71一样,用了一年多就在车站被人扒去了。这张图也是仅存的一个记忆。
猫扑论坛和天涯论坛我就不说了,这两位论坛大佬发车较早,那时候我也还是个初中孩子,家里买不起电脑,没有赶上那个时代的末班车。但公认的,这两大社区是当年娱乐、学习交流的集中营,无数网络热词的诞生地,有云:玩在猫扑,学在天涯。如今虽没有消亡,却已不是往日的光景了。就像老去的80后一样,唯有面对现实,叹岁月无情。
之后的人气客户端,千千静听、迅雷(2003年)、电驴(2003年)、快车(2006年引入国内),甚至是Vagaa(这个宅男应该都懂,去网吧通宵,时不时有人破口大骂,谁TM又下黄片呢?),每个软件都揭示了那个资源横飞的年代。有它明显的时代特征:监管机制不健全,版权完全不受重视。当然,版权进化史这个事情拿来细说,怕是又可以唠一个通宵,先就此略过。
正是下载速度的比拼,造就了许许多多以速度、断点续传特性等为卖点的下载器,正如当年歌坛的风云变幻,下载器领域也是神仙打架,英杰辈出。就连腾讯都按耐不住,赶制出了一个超级旋风加入了博弈,想要分一杯羹。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老一辈的下载器们,只有迅雷步履艰难地坚持了下来,其他的都早早的消失了,旋风也苦苦支撑到2017年,终于也在下载这条路上走不动了。迅雷如今也不知道在这版权为大的年代还能坚持多久,以后又该何去何从?至少界面设计上已经越来越不像个下载器了,如果你有心观察过的话。
至于音乐播放器千千静听也因为它是本地播放器的这个致命属性,无法在版权渐受重视的年代坚持下来了。以前我们听歌,发现好听的赶紧下载下来。磁带退出市场以后,MP3,MP4这种轻量音乐存储兼播放设备也被下载产业彻底带活了。近2年我们听歌,好听的赶紧收藏下来,因为下载已经收费了。再往后,到当今,有的歌,我们竟然连听都听不了了。(有的歌非VIP收费,有的歌VIP也听不了,你只用QQ音乐或者只用网易云音乐一个APP试试)所以,互联网时代,随着线上渠道的完善和版权制度的健全,MP3、MP4、以及VCD、DVD、DVCD等五花八门播放外设的结局,也只能被渐渐淡出,最终成为弃子。
06——08年,在个人博客领域,是QQ空间和人人网的天下,当然仅对于年轻群体,成功人士还是在新浪博客安家落户的。那时候论坛已经不火了,百度贴吧倒也还可以,正是活跃的时候。还记得当年兴冲冲的拿着父母给的生活费,充了年费黄钻,看着自己亮起来的图标——黄钻年费会员LV7,真是倍儿有面子。天天在QQ空间各种素材,各种信纸,各种折腾。那时候也写了不少日志。后来参加工作,翻出来当前写的日志,真想把当年的自己拍死,怎么会写出如此傻屌的东西。
那会还真是个中二网瘾少年QQ空间的应用,最火的偷菜(这个真不是我黑,从人人山寨来的,鄙视了好久,2009年入驻)、抢车位(2009年)、魔法卡片(2009年)、好友买卖(2009年),QQ宠大乐斗(2010年),还有独立端应用QQ宠物(于2018年正式和Q宠大乐斗网页端一起停运),是多少人的回忆呢?偷菜估计不用我说了,无人不知。据说这个应用居然可以让一个有孩子的成年人魔怔到半夜上闹钟起来收菜的地步,可见它当时的魔力。魔法卡片其实也是从人人网的一个应用山寨来的,只不过人人网那个应用由于插画版权问题被下架了,导致我转战QQ。由于有过经验,那时候我真是玩的贼6,加上入坑早,霸榜整整大学4年,大学毕业后虽不玩了,奈何落第二名太多,工作后依然无人超越,霸榜多年。刚刚去找这个应用,竟然还在,看了下排名,终于是10年内被超越了,位居第二。而后就是抢车位、好友买卖、Q宠大乐斗,也承载着不少大学时候的开心回忆。但刚刚查资料才知道,抢车位,好友买卖竟都是从Facebook山寨来的。厉害了我的马哥,这我还真不知道。2009那一年的应用到底哪个是你们自己原创的啊。QQ宠物(2005年诞生)这个独立端应用,也许玩过的人不多,但真正为它付出过的人,说起来都是辛酸血泪。曾为领养一个宠物蛋久久得不到而失望过,曾为宠物没钱买喂养品清洁品而惆怅过,曾经为QQ宠物生病死亡而哭泣过。13年的陪伴,终于在2018年的秋天结束了。相信大家玩过的人,都有类似的感受,以前你在的时候,嫌你烦人,巴不得你死。渐渐失宠,也许是因为厌倦,久而久之,QQ宠物不再随QQ启动了。但谁都没有真正想过,有一天你会彻底离去。
这里占太多篇幅了,抱歉,没有收的住。说完人人网我就收尾。
人人网,其实最早叫校内网,至少2009年,我从高中毕业的时候,它还叫这个名字。千橡国际旗下产品,最早由几位大学生创建。我赶上了它作为校内网的最后一年,也赶上了它最好的年华。那时候没有复杂的种种,诸如自媒体和三方应用商介入,注册的统统要求填写学校信息,开创者想必也是致力于打造一个纯粹由全国各地大学生构建的社交网络,所以叫校内网。随着它的更名,不否认它更强大了,但也开始走偏了。顾名思义,显然是要对全体网民开放,剑指国外火得不能再火的Facebook。但不知道为什么自从更名以后,用户增加趋势反倒趋于没落。由小游戏为核心支撑起的应用中心,宣告了全民偷菜时代的到来,也人人网赚的盆满钵满,走向商业化。而后,优秀的应用如雨后春笋般乍现,养狗(那个小拉布拉多真的很逼真),合卡片,开心农民(1代偷菜,后被QQ抄袭并发扬光大),开心农场(2代偷菜)引来无数年轻人跟风,也为人人网赚足了用户。后来不知道为何,好多优秀应用都莫名其妙下架了(1一代偷菜,合卡片,养狗),那段让QQ空间钻了空子,应用中心趋于没落,不少用户流失。不用想,肯定又是版权问题,要么说,小马还是厉害,明抄都不怕被人告。这正是财大气粗之典范。
戏谑归戏谑,人人网后来一步一步走向死路,自杀式迭代,真的是让人痛心疾首,扼腕叹息。同前面提到的互联网公司的产品一样,千橡自认为尚方宝剑在手,无人敢于争峰。奈何,无人要与你争,反倒是你看不清局势,固步自封。握着人人网——大学生自己的社交平台这一手好牌,自认为已达到Facebook的高度,实则差的很远。这个社交平台一旦失去了最原始的特色——学生群体属性,也就失去了曾经压倒众生的那份独特光辉。后来陈一舟意识到用户流失及粘性问题,转而尝试做人人分期、人人贷、人人投、人人币、人人直播。也不难理解,这是他为拯救人人网进行的一次次向不同领域迈出的艰难尝试。我想他也足够清晰地认识到后来的微信、微博在社交平台领域所带给他的压力,只是这些尝试,都不是基于原有优势业务的延伸,而是跨行业的盲目跟风,未免显得太急功近利。未能力挽狂澜,也非他一人之过。
如今的人人网首页,朋友的最后更新日期已是两三年前,访问量居于停滞,首页满满的土味直播推送,不知道的网友还以为自己在逛窑子。人人网的社交属性已经难觅踪影,用户粘性也早已不再。终于在2018年11月,人人公司宣布其子公司北京千橡以2000万美元现金对价出售予北京多牛互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陈一舟将10年养大、但却带偏的孩子抛弃,也抛弃了属于那一代年轻人的青葱记忆。
之后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在社交方面以微博、微信代表,在电商以阿里,京东为代表强强联合领跑时代了。
关于写作
圈子兜到了耶路撒冷,终于兜回来了,庆祝一下,撒花,括弧笑。
其实我写文章最开始是不敢写题目的,这源于小时候写作文的经历。因为我先写好题目,100%到后面会跑题。这次也是,最开始是想写关于跟风的续集,由我个人经历开始,然后提到一次词“思考”,就想以“思考”为主旨展开。结果写着写着就把话题转到了各种互联网产品盘点上。提到微信就又忍不住写到了双马大战,然后又到了互联网企业,又到互联网产品的兴衰史。谈到史,就各种查阅资料,追本溯源,查找各类软件在国内的上线时间,这真的是一个细致而痛苦的事情。直到后面,我想到了给文章加几个副标题,把整个文章的内容HOLD住,让它就呆在这几个框子里,不至于跑太偏。实践告诉我这么做是对的,总算是带回来了。
抱歉,本想简单延伸,没想到插进来一本互联网史记。我还是老样子,撒起欢来根本控制不住我自己。在行业/产品面前其实没什么经验,全靠个人观点加少数互联网资料整合,如果偏颇,实属抱歉,还请指出。
我前前后后写了有20篇文章,字数近8万字了,但还是感觉自己没有入门。我知道这跟知识的积累、写作经验的积累有很大的关系。以后还是多读书,多写吧,没有什么捷径。有些事情权衡起来实属不易,现在这个境地,竟然和之前的沉迷游戏如此相像。写作本是情到处自然流露,又何须废寝忘食、抛家舍业?本文用时约11小时,中午未休息,一天内完成。有时候还是太过偏执,本可暂且放下,细水长流。今天以此为戒,诸位共勉。
最后,请关注我的微信号【蓬蒿客话】,定期搬运此平台文章,写作不易,感谢大家的支持和推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