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被一轮又一轮的免费而便捷消费体验洗礼,同时,小屏幕时代瓜分大量线下注意力,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挑剔”,使得每一个等待与决策成本骤然提高,而五年前他们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从而默默忍受。
前年6月,国务院提出发展15分钟健身圈概念,体育总局则具体到去年3月逐步落实,在此政策的鼓舞下,大量互联网+健身的产品开始了你方唱罢我登场。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洗礼后,在许多产品都黯然退场,有一家主打智能健身+咖啡的“快快健身”却低调以一年扩张了150家门店的速度占领市场,而且还是靠口碑相传进行扩散,这在后互联网时代确确实实算得上是一个奇迹。
本文将从行业环境、产品分析和盈利模式来剖析这块融合线上线下的健身产品。
01 行业环境
目前健身用户主要集中在20-40岁女性用户人群,而他们又是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具有旺盛的娱乐和消费需求,也具备一定消费能力,运动健身逐渐成为他们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运动确实会上瘾)。
跑步、羽毛球和健身是我国当前商业化探索和市场需求匹配最高的三大类运动,而健身作为重参与的线下项目,对场地需求更加巨大。
而2013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46平方米,而美国却是此数字的10倍,在具有搞运动健身需要的城市,只有不到30%的场地可以使用,凸显我国人均体育场地资源严重不足,成为掣肘人们运动参与度的一大重要原因。
健身行为高频,仅次于跑步,艾瑞调研数据显示,近9成健身用户每周都会健身,健身运动高频次带来健身市场的高需求。
在此基础上,健身操课并不存在过长的消费者教育周期(从大大小小的传统个体健身的操课/动感单车室/瑜伽会员数就可以看出)
唯一要做的,就是对这款具备消费能力的目标人群进行需求匹配。
02 产品分析
对于快快健身产品,我将从纵向(产品与目标用户需求的挖掘深度)与横向(竞品分析)进行对比分析
2.1纵向 | 需求挖掘深度与匹配
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快快目前的用户集中在20-45岁之间,女性用户偏多,占到68%的比例,一家门店的辐射半径在3.5公里左右,重点服务300-500人,影响辐射3000-5000人。
我从需求三角(目标感、缺乏感、能力)+情绪来尝试解剖快快在每个环节的设置。
2.1.1目标物
2.1.1.1炫耀
我身边有个健身的朋友,他几乎每隔两天就会在朋友圈晒他的健身照,基本一周下来,你就已经被他360度的肌肉视奸了一轮,然后我问他你这样经常晒的话,不会有人反感吗?他听了之后一脸无奈,说我们健身的人饮食要戒口,规律锻炼还得早睡早起,如果连晒晒朋友圈都不行的话那人生还有什么乐趣。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或多或少都会有一颗想秀身材的心,而快快健身在三个方面正好完美满足用户炫耀的心理:整体暖色调的设计、带有励志slogan的射灯背景墙、助教课程中帮拍照、课程结束后体能报告等,店里处处充满着网红的元素,同时分享社交压力非常小。
(slogan很有煽动性)
而这一点,是我一直认为是当前大众健身运动的核心需求,又是传统健身房和无人健身房一直所忽略的。
2.1.1.2健康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健康/减肥/塑型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而操课是切入中青年女性健康很好的卖点,约1小时课程全身功能性训练会让你有流汗的畅快感,全身肌肉都会有酸痛,效果感知比起单纯的器械训练更加俘虏人心。
2.1.1.3可视化
电子游戏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它可视化与实时奖励激励,运动小白在传统健身房即使有私教带练,最快也要3个月才能在自拍中找到体型的变化,这种枯燥而延迟感会让人产生惰性。
而快快智能手环和APP不仅让你实时知道你的心律变化(手环绿色代表心律未足,黄色代表当前心律正是燃脂,而心律超过符合则会震动和亮红灯,提醒你降低运动强度)
课后的体能变化报告让你对运动效果有强烈的感知(详见下图)
、
2.1.2缺乏感
缺乏感主要来源于自发与外推,自发的缺乏感来源于对健康的需求(与上文相似),而外推则来源于,身边圈子有人经常参与运动,更加会加强对健康需求的刺激。
2.1.3能力
消费能力
快快主打两种课程:一种是38元的引流课,第二种就是正价课,和市场价格差不多,拼课100~120元/节,私教课300/节
(现在哪家健身房敢把价格放在门口?)
坚持习惯
除了上文所展示的可视化刺激动力外,社交氛围也是带动坚持能力很重要一部分,教练会带动学院彼此交流,课中小憩和课后的水果时刻也提供很好的社交场景。
锻炼门槛
操课有点近乎于健身和健体操之间,具备一定的轻器械(三角哑铃、瑜伽垫、健身麻绳、铃壶等),在教练指导下,新手小白10分钟即可快速上手,每节课6个单元的保证了锻炼环节的多样化,层层递进,有种通关的刺激感。
2.1.4情绪
我一直认为情绪是敲开用户消费行为的“临门一脚”,无论是焦虑、高兴、惊喜和悲伤,只要与品牌深耕某一用户情绪(前提是该情绪与产品调性相关),而在快快健身确实让我拥有“啊哈时刻”:
有放置手机的带充电平台,还不用担心安全问题,沉浸式上课
教练会拿写好名字的杯子给大家倒水,花果香的水提供,不用带水非常方便
教练在IPAD上会看到每个学员的心律变化情况,实时防止偷懒/过激
课后会每人准备一份切好的精致水果
(家楼下的快快健身)
2.2横向 | 竞品分析
目前主流有3大类型的健身房模式,分别是传统健身房、24小时健身房和纯运动APP,但糅合线上线下的快快健身似乎没有与某一模式形成正面冲突。
传统健身房
最传统的健身房模式,因人售价、跑路风险、器械门槛高、私教课贵、坚持靠自觉等等都是被人诟病的核心问题,单体的健身房倾向于刮一波就转手,会员每次开卡都是与健身房老板的潜在博弈。
24小时健身房
乐刻、liking fit、光猪圈等24小时健身房从概念诞生时就被寄予厚望,但打开点评软件却发现差评几乎一边倒,自己也曾去过网红24小时健身房,体验可以说毫无亮点。
而根据中国健身用户锻炼时刻表,用户还是集中在黄金时段锻炼,24小时概念并没有真正触达当前用户需求,或者说用户需求还没有真正出现。
运动APP
KEEP、悦动圈、糖豆广场舞、咕咚为代表的互联网+运动APP主要战场放在的他们熟悉的线上,有段时间我也是keep和悦动圈的忠实用户,低门槛、运动轨迹/报告也成为体验的亮点,但只从线上而言,无法和线上+线下的组合式体验竞争。
03 盈利模式
快快的标准店整体面积算下来150平米(广州最小门店仅有80平方),在小型连锁健身房中面积偏小,从装修、空间设计、器械配置、人员配置等方面,所有门店保持接近一致。快快单店投入成本在50万-100万左右,比起传统重器材的健身房不要便宜太多。
盈利点
前端盈利点主要集中在课时费,后端盈利点则集中在APP上的自营商城,未来可能会有广告等变现形式,而每位会员、每节课、每个周期在运动手环和体脂称上面的收集的大数据将来肯定会成为快快健身重要的资产。
04 一些思考
我认为互联网思维被过度吹捧,互联网思维本质是价值后置,但并非所有行业都可以有后置价值挖掘的空间,高价低频领域尤甚,通过烧钱补贴从一开始就在消费者薅羊毛的心智锚点,高昂的成本又重复加剧现金流的压力。
而如今互联网+模式被重新洗牌,从只关注数据增长到关注PMF,成长期逐渐过渡到成熟期,快快健身垂直切割目标群体的核心需求,并将它做到极致同时巧妙避开过重资产的积压,这是浮躁的互联网大潮中罕见的。
摆在快快健身面前,似乎是一片丰盈的蓝海。
参考资料
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全民运动健身行业报告》《产业价值探索2018年中国健康保障行业研究报告》《2018年中国运动大数据行业研究报告》
懒熊体育——《一年扩张150家门店,快快智能健身会成为新型健身市场的一匹黑马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