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蒋坤元老师的呢?具体是哪一天,我没留意,只记得我在刷简书时,无意之中看到一篇名为《收到蒋坤元老师10万赠贝》的文章。
刚看到标题时,我就在想,蒋坤元是谁呀?他是干什么的?他咋这么慷慨大方呢?一出手就是10万贝哦。
10万贝,对于我这个当时还拥有不到3百贝的人来说,这可是个很庞大的数字,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依然还是个很庞大的数字,他怎么舍得呀?他怎么就舍得呢?!
他是为了名?还是为了利?他图的是什么呀?
带着这些疑问,带着我那颗充满好奇的心,我点开了这篇文章,把文章里面的一字一句都认真看完了。
看完文章后我才知道自己错了,完全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
蒋坤元是谁呀?他是简书创作者,是简书会员合伙人,是江苏作家协会会员,是国内有名的作家,已经出版《沉到河底就能采到珍珠》、《我就是那一只墙外的苹果》、《四十才是青春》等几十部著作;他还是一位老板,拥有自己的企业,身家上千万。
因此,他赠贝,既不为名,也不图利。他赠贝给文字之光团队,是用来奖励优秀作者,鼓励他们能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这是我第一次遇到既不图名也不图利的赠贝者,我觉得他是一个值得让人敬佩的人。
所以,我关注了蒋坤元老师。
在关注蒋老师期间,好像正是我在简书挑战日更写文的倦怠期,已经写到没有东西可写了,想要就此放弃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正好看到了蒋老师的文章《盼雪,你还没有长大》。
看完他的这篇文章之后,我突然间就有了写文的灵感。我也盼雪啊,我从小到大就在盼雪啊,我盼着下一场大雪可以让我完成堆雪人打雪仗的愿望啊。于是,我写了一篇《盼雪,只为实现那个愿望》的文章。
在这之后的日子,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去看蒋老师的更文。因为,我觉得蒋老师写的文章有一股吸引力,能让读者感同身受,让人看了还想再看;我还觉得蒋老师写的文章有一股动力,一股让人在看了文章之后能持续写作的动力。
就拿蒋老师今天的更文《生命中“九月的风”》来说吧,从这篇文章中,我知道了一位名叫李金珠的作家,而且是一位让我感到写作动力满满的母亲作家。
蒋老师在《生命中“九月的风”》文中写道:
“思航和小墨都有好运气,他俩的呱呱成长,都被他俩的母亲写到《九月的风》这本书里。书是可以流传的,可以陪伴他俩从少年走向青春,从青春走向远方…………”
看到这段话,我的内心很是激动。作为一个母亲,谁都希望能够记录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因为,孩子的哭、孩子的笑、孩子的一言一语,时刻都能牵动着母亲的心。
“书是可以流传的,可以陪伴他俩从少年走向青春,从青春走向远方…………”
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我反反复复的看了好几遍。每看一遍,烙印在我心间的痕迹就会加深一分,让我更加坚定持续写作的信念。
我重回简书的初心,就是想用文字来记录我们家小公主的成长历程,想让我的文字陪着她一起长大。可是,我越想写的东西,越是写不出来。今天看了蒋老师的文章,让我重新拾起这个念想,让我找回写作的初心,坚定写作的方向。
瞧,蒋老师的文章,对于我来说就是这么有力量。看他的文章,会让我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写作的动力;看他的文章,会让我在写作的路上走得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