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男孩和女孩的故事精彩收藏
古代女童身体还没发育好,为何却十四五岁就嫁人?

古代女童身体还没发育好,为何却十四五岁就嫁人?

作者: 玥儿说 | 来源:发表于2019-01-23 00:35 被阅读5次

现代社会,婚姻成为困扰众多男女的难题之一,很多人觉得难以找到心仪的对象,因此结婚的年纪越来越晚,二十六七乃至三十以上还没有结婚的大有人在,还出现了“大龄剩女”一词之说,但是在古代,女子一般在十四五岁最晚不超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嫁做人妇了,说到这里,就有了一个疑问,女子十四五岁的年纪,正是青春期,是长身体的时候,身体各项机能还没有完全发育好,但在古代却已经嫁人开始生儿育女,这样显然不太好,但这在古代又是一种普遍现象,这是为何呢?又有着怎样的原因?

其实,这还是得从一个时代的大环境来看,古时候是农耕社会,是冷兵器时代,人口是主要的生产力,是主要的战斗力,因此统治者必须要保证自己国家的人口数量,人口的增长,既是国家发展进步的表现,也是国力强盛的彰显,而女子早点出嫁,就可以早些生儿育女,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证人口数量。

此外,由于古代各种条件的落后,比如医学、卫生等方面,都比不上现代,因此人们的寿命普遍较短,“人生七十古来稀”,意思就是能活到七十岁的人是十分少见、稀有的,一般能活到四五十岁就相当于高龄长寿了。现在的话,生活水平较高,人们的寿命普遍较长,六七十岁的人很常见,所以,从这里来看,古时候十四五岁的女子,就相当于现在二十岁左右的女子,也是可以嫁人了。

而且,古时候的统治者,为了能让女子早些出嫁,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比如西周时期就规定“女十五而许嫁,二十而嫁”,也就是说女子到了十五岁必须要许配人家,二十岁之前一定要嫁出去,战国时期,齐恒公规定女子十四岁的时候就要出嫁,越王勾践规定女子十五出嫁。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规定的时间就更早了,北周武帝宇文邕下令,女子十二岁就得出嫁,到了唐朝虽然放宽期限,但也是要求女子十四岁嫁人。

在汉惠帝时期,除了要求女子早早嫁人之外,还有一条更为严苛的规定: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也就是说,如果女子过了十五岁还没有嫁人的话,那家里的赋税就要翻五倍,古代的赋税本来就严苛,五倍之多是很多家庭都承担不起了,所以即便身体还没有发育好,在那个大环境下,很多女子十四五岁就已经嫁人了,跟现在的情况迥然不同。各位亲爱的读者,你们看了后有何看法呢?可以发表您的评论一起讨论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女童身体还没发育好,为何却十四五岁就嫁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ud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