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高声朗诵《孟子.告子章句上下》,其中对于孟子与宋牼这段对话颇有感触,秦国与楚国大战,宋牼想从中调和,孟子知道后,问宋牼打算采取什么样的理念?什么样的思路去说服?宋牼打算用有利与无利来说服秦国与楚国的当政者!孟子认为用利益去说服,即便双方很开心休兵停战,但是上上下下的人如果没有仁义之心,最关心各自的利益,最终发展的结果还是会亡国。假如我们以仁义的理念去说服秦楚两国罢兵,那么就会对上上下下起到一定的正面积极的影响,大家心怀仁义,私利就会自动靠边站,最终发展的结果就会使天下归服。所以,孟子给宋牼的建议是:利益之说只是短期行为,不能彻底解决根本问题,即便两国罢兵,时间一长各种利益相争的事还会继续发生,这样无休止的征战就会亡国,对谁都无好处;如果以仁义为基础,进行休兵停战,国家发展的重心放在老百姓切实的民生福利上,关爱百姓,上上下下都以仁义为主,以道德为底线,勤政为民,天下老百姓自动归服向往,这个国家最终就会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原文如下:
原文如下:
宋牼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
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说之将何如?”
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大意是:
宋牼准备到楚国去,孟子在石丘这个地方遇上了他。孟子问:“先生准备到哪里去?”
宋牼说:“我听说秦楚两国交战,我准备去见楚王,劝说他罢兵。如果楚王不听,我准备去见秦王,劝说他罢兵。在两个国王中,我总会劝说通一个。”
孟子说:“我不想问得太详细,只想知道你的大意,你准备怎样去劝说他们呢?”
宋牼说:“我将告诉他们,交战是很不利的。”
孟子说:“先生的动机是很好的,可是先生的提法却不行。先生用利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停止军事行动;军队的官兵也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乐于罢兵。做臣下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君主,做儿子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哥哥,这就会使君臣之问、父子之间、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仁义,心怀利害关系来互相对待,这样不使国家灭亡的,是没有的。若是先生以仁义的道理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仁义而高兴,于是停止军事行动;军队的官兵也因仁义而高兴,于是乐于罢兵。做臣下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君主,做儿子的心怀仁义来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哥哥,这就会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问,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利害关系,心怀仁义来互相对待,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的,是没有的。何必非得一定要谈‘利’呢?”
个人看法:
两国准备发动战争,本身就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彼此之间处于征服与被征服,掠夺与被掠夺的过程中。因为在古代,统治者通过三个办法进行财富积累:第一、加速提高生产力(借助科技发明);第二、征缴税赋;第三、对外发动战争,掠夺资源;
如果治国理念是基于一种短期快速的眼前利益,那么采取征服与抢夺他国资源就是最直接简单粗暴的方式,但是,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就像力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样,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最终交战双方必将两败具伤,民不聊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第三国必将趁虚而入!所以,相互交战绝对不是最佳最聪明的做法。
如果真心想让国家发展壮大,必须优先解决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就是治国理念基于仁义道德,基于法律次序,举国上下,大家不是把个人私利放在第一位,大家做事情优先想到的如何不突破道德底线?如何在不损害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情况下发展自己?如何在确保人民拥有基础温饱的基础上实现“幼有所护,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父母兄弟妻儿团聚,税赋轻,管控松,工商业发达,人们安居乐业,唯有这样,才能够做到国富民强,民心归顺,天下向往!这才是治国理政的光明大道。否则,整天想的如何通过战争进行快速掠夺他国财富,终究将会走上自我毁灭之路!
所以,孟子认为宋牼到楚国去斡旋,动机是好的,关键是要提前做好功课:要问自己斡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我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我将采取何种策略来说服对方,以达到我的目的。否则,思维逻辑不缜密,策略不当,最终就会徒劳无功,费力不讨好。
当然后来历史的发展是,秦采取武力霸道,灭六国统一天下,但是没有多久,又被楚国人陈胜、项羽、刘邦所灭,楚南公曰“楚虽三户,忘秦必楚”,可以想象,由于彼此战争的原因,双方结下多大的仇恨!秦帝国最终被楚国人灭亡。所以,孟子看问题非常高远,他超越了时代的局限。
回到现实生活中,良好的治国理念至关重要,永远要把自己本国人民的生活经营好,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放到首位,这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发动战争,也许能够带来一时的快速利益,但是必将造成自我力量削弱甚至毁灭。所以孟子认为没有必要口口声声去谈利,关键我们是否真心回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上,这个根本就是“仁义”。
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161:宋牼将之楚
2018-11-1于上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