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钟爬起来,打算继续写《兴臣这亲戚》的。
可是,处理了尿意,烧了壶水,喝了杯茶,看了简书,袜子里的小兽一篇日更,我就改主意了。
在伴山小厨喝酒那天,打量着坐在对面的兴臣,一直在想要不要把心里鼓秋的那句话说出来。这点小心思,当然瞒不住兴臣的火眼金睛啦。两口酒进肚,老农民就把身子往椅背上靠了靠,用那种特有的狡黠眼光,一下子就看透了似地,跟我说道:这趟到你这来,真是啥事儿都没有!咋这么说话呢,其实,我不说你也会想,咋冷不丁地就来你这里呢。原因很简单,我姑娘在长春,你也在长春。上来一阵儿,你可能会想这么长时间了,我能一趟长春都不来吗?一趟趟来看姑娘,咋就不跟你联系呢。毕竟省城里还有这么一门亲戚呀!
要写的续篇,其实,就要交待这老农民亲戚说的这句话。
围绕这句话,还要展开些情节,顾左右而言他地,做些铺陈,渲染,故意埋下伏笔,一点点地,把这个故事推向高潮,再道破根由。
俗话说,高潮一过,就是尾声。
不用前面好像出远门那样,非要穿衣戴帽那一套不可。
今天是12月31号。2018年最后一天。
去年、前年、大前年,很多年前的这一天过法,跟今年现在,还是不一样的。
很多很多年前的这一天,还要去单位上半天班,点个卯。坐在办公室里看看差不多了,起身到另几间屋子看看,跟大家说说感谢和祝福的话,还要热络地摆出很关切的样子,依次问过去你咋他咋都咋过这个新年呢,问过又依次地嘱咐要开车出去玩的注意安全,家里家外的,跟亲人朋友聚会酒别喝大了(实际上别人都没喝大,自己反倒常常喝大)。最后的最后,是嘱咐走的时候把办公室门窗关好锁好,别忘了关电源水源,把封条贴好。拉拉杂杂婆婆妈妈之后,还不忘丢下一句话:有点事儿,先走了。于是,听见身后跟过来这样千篇一律碎碎的话:放心吧!你慢走……
从那时到现在,再过一些年,再过若干年,哪一年呢,不知道,也掐算不出来的,这一句“慢走”就要改变句式了。
不是变成“走慢”,而是变成“走好”。
唯一能够想见的是,自己是听不见这句话的。这句话从来从去都是说给世界听的。
几天前,见到原单位的同事,故意挺了挺胸脯,说道:自己一直没觉得老。
离岗退休有几年了,还没觉得老。
2018年这一年,365天算个毬,无论如何都谈不到老。
这一年,出了两趟远门。2月,在海南过春节。9月,去了趟西安。
笔事。主要写了连载作品《煮夫生涯(80集)》《西安这一路的遇见(24集)》《60岁以后怎么玩(5集)》《你穿的是自己衣裳吗(7集)》《坐车、爬山及其他(9集)》《谢老师(5集)》。诗歌,写了几十首,比较满意的是《风》。微信随笔,较为满意的是《日子》。
我是把散文当成小说写的。
在这一年里这种创作路子更为明确,更为坚定,也会按照这个路子继续这么走下去。
酒事。喝酒,是当下生活的另一方面。酒与美食,与创作,总有看得见的联系。年初以来4个月的歇酒,终于看清了骨子里的这个东西。于是,5月重返酒坛。
歌事。挑选的歌单,给了自己很好的人生感受。尤其,黄昏时分,在厨房里一边听歌,一边给孙子做饭炒菜。只是不知道,只是没问过孙子,在一碗碗米饭里,在一盘盘菜里,在一锅锅汤水里,吃没吃出来喝没喝出来歌的味道?
家事。从城里搬家到城外,住到了于家沟这里。大孙子上小学,二孙子转园。儿子履新去外地工作……
这些看似有无主题的变奏,都在影响着这一年的生活。
时快时慢,时高兴时纠结。
没有困顿。
即使新年在医院度过,也觉得那是生活中应有的一种节奏。
潮流来来去去,生活本质不变。
网易博客关闭。重拾新浪博客。
简书,是这个世界给我打开的另一扇窗户。
这一年,又加了几个大群。
最值得一提的,还是二姐不再拒绝微信。至爱亲朋走进新的空间,让一种前所未有的光亮照进平凡的日子里来。
2018年12月31号,周一。
这一年中的最后一天。长春晴,-22°~ -11°。空气轻度污染。
很具体一件事情,振武胡同的几个胡同串子,在这一天去乡下吃大鹅。展望新的一年给力,充电,加油!
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凌晨 写在于家沟
�|���a�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