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读历史浪里淘沙小能手空山思,今天我们聊晋国流浪二王子重耳回国当王之后,爆锤当年势利眼的故事。
当年重耳逃亡经过卫国,卫王对重耳很不友好,还下命令不许任何卫国人收留重耳一行,也不得卖食物给晋国人。
卫国对晋国人不友好的原因是:以前北方赤狄部落侵犯卫国的领土,后来赤狄部落被晋国打跑,晋国把被赤狄侵犯的领土占为己有,所以卫国一直耿耿于怀。
虽然这个事情并没有跟重耳多大关系,卫王下的这个逐客令够无情。
重耳的保镖魏犨生气地说:“卫王这么不讲道义,我们去找他骂他,去抢点他们的东西,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重耳说:“别人不仁,我们也不得不义,名声和形象很重要,小伙子!”
这正是重耳注重德行的一个小细节,重耳在当时天下的形象是一个非常贤德的王子。所以就有一些有才能的人愿意跟着他,比如狐偃、赵衰、先轸、介子推等各路人才精英等。
既然老大这么说了,大家就要为这个决定买单,大家继续挨饿前行。
走到了卫国的五鹿这个地方,大家都饿得受不了了。看到几个农民在田边吃饭,重耳拉下面子跟农民要吃的,被一个农民用土来耍弄,重耳生气了当场就想砍人。
不过重耳被他的舅舅狐偃的拦住了,狐偃还亲自磕头从农民手里恭敬地接过泥巴,对重耳说:“泥巴就是土地,百姓给我们送土地,这是上天的意思啊,这就是一个好兆头啊!”。重耳也样顺着这个台阶下来点点头,他们苦笑着继续饥肠辘辘地赶路。
想想看,虽然农民太不给面子,但要是重耳当场砍了人,那名声可就不太好了啊。
后来真的太饿了,重耳的另一个手下叫介子推,割自己大腿肉给重耳熬汤吃。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94633/ac44da05033a6510.png)
他们当年从卫国熬过来,真是不容易啊!
公元前632年,重耳已经当上了王,根据当时国际形势,为了救齐国和宋国,根据当时的谋划,去进攻曹国,以牵制楚国的兵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94633/4c3192ab783c1a27.jpg)
晋国派使者去跟卫国借道,卫王不给。毕竟这个故事历史上演过,“假道伐虢”的老套路。
好啊,既然你卫国这么直接,那我们就这回新仇旧帐一起算啦。
晋文公马上改变策略,把大部队的主攻方向由曹国改为卫国,然后派小股部队袭扰曹国。
晋军很轻松就杀到卫国的五鹿,是的,五鹿这地方就是晋文公差点吃土,又真吃人肉的地方,他们当年逃亡最落魄、最难过的地方。
(旁白:当然了,视野不一样,格局自然不一样,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不要去计较小的得失和不顺意。即使从一个角度来看,你要感激曾经给过你伤害或考验的人,只要你坚持撑得过来,一切的不美好会让你成为最好的自己!)
到了3月,因为晋国救了齐国,齐晋两国就在卫国的五鹿签订双方友好协议。这让卫国的国王很是害怕,就连忙派人去晋文公那里投降,但晋文公拒绝他的投降。
为什么呢?除了复仇之外,晋文公考虑深远,卫国虽小,位置都通往周边各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晋文公继续想要狠狠收拾卫王,打服卫国,让卫国人真正臣服自己。
这下就到卫王难受了,想投降又不给,又想想自己以前对晋文公(以前是重耳王子)不太好,卫王打算投靠楚国,派人联系了楚国。
楚国同意了,还联系上了盟友鲁国,计划是楚军北上,鲁军西进,去救卫国。
可没想到,楚鲁联军还没到卫国,卫国人自己把卫国王赶跑了,还派代表去晋文公那里和谈。
(旁白:卫王如此不仗义,让自己人都看不起他,所以,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该帮助人家的要帮一把,这样才能慢慢积累自己的实力啊。)
这个时候,楚国的部队也遭到了晋、齐、秦联军的阻挡,无法继续北上。
鲁军这回就尴尬了,卫国自己乱,盟友楚国又被拦住。
想想看吧,如果晋军胜利,鲁国肯定要被晋国回头算账。
但这个时候鲁军都到卫国领土了,现在撤兵,又怕楚王方面不高兴。
当时的鲁王是鲁僖公,这家伙可真机灵,居然把办法给想出来了:
他先把军队撤回来,表明不和晋国为敌。
然后杀了自己军队的主将,把自己主将的人头送给楚王,意思就是说我鲁国的主将没有完成救援任务,擅自回师,本王也很生气,但是也没办法,只能杀了他,拿他的人头来向您请罪!”
卧槽真是无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94633/4e803aa6466e3abe.gif)
今天就聊到这里,读春秋,品人性,启人生智慧,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