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陪娃,原先可以说是鸡飞狗跳,父子反目,只是达不到成仇的地步。第一句还声调平稳,第二句就音高八度了,到第三句就接近气急败坏了。
孩子上初二后,这样的方式已经是无效沟通了,起不到任何教育引领的意义。老公也觉得劳而无功,得不偿失。开始从自己的语气语态入手改变。遇到孩子错题,尽量站在他是学生的立场,体谅一遍做错是正常的,因此能和平地一步一步讲解。不敢说这种退让都么高明,至少两个人在一起能心平气和交流一道习题了。
假期孩子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都做了预习,听着孩子回来说在课堂上课间发生的事,感觉他跟的不费劲。我们一起享受预习带来的收获。
第三周,听着孩子口中说的频率高的事件不是学习内容了,课外杂事日益增多。我隐隐约约担忧他的状态,告诉老公查他数学和物理作业吧。果不其然,他有点拒绝和抵触。他表现的“讳疾忌医”式心理更让我们不放心了。老公遛弯回来就9:30了,孩子已经洗漱结束,看睡前积累了。等他检查完10点了,他觉得硬让孩子起床出来,等讲完有点晚了,就只做好标记,没打扰孩子。今天早晨,起床后老公开始和孩子交流昨天的数学作业,指出错误原因,交给解题方法。看着孩子扎刺的劲头一点点消失,老公说端正的学习态度是保证少失分的药方,班主任“提倡写满分作业就是练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的”。
语重心长的交谈,是好好说话的一种形式。能有心情听才有机会洗礼思想,有事好好说是打开沟通大门的钥匙。和自己身边的人好好说话,是有效沟通的前提。我及时给老公点赞,认可并支持他这样做下去,好好发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