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季,经常会有小贩在村子里四处游走,吆喝着卖些苹果、桔子类水果,村民们拿了家里的大米直接换,不用现金购买。玉兰偶尔也会去换一些水果回来吃,可是她舍不得吃,买了后直接藏起来,等到其中有坏的水果再拿出来给大家分吃了,就像那些腌的鸡蛋一样,只吃坏的,好的放着。
这天刚放学,三个孩子回到家,玉兰就拿出了一篮子桔子来,已经有小半坏掉了,必须把坏的分吃掉,否则会彻底霉烂。五个孩子围着玉兰,吃着已经烂掉的桔子,津津有味,他们打一出生基本就没有吃过什么水果。这一带普遍产苹果和鸭梨,可是文家却没有种,只能看到别人家的苹果和鸭梨收完了,文家的五个孩子才到果园里转悠,偶尔发现一二个挂在树梢的果子,便万分欣喜地摘下来,甚至来不及洗就狼吞虎咽地进了肚。吃了水果没多久,文滔就捂着肚子在地上打起滚来,玉兰骂道:“瞧这不中用的,真是没吃过好东西,没福气消受。”
文滔还真是没福气消受,就吃了两个桔子,她肚子整整疼了一个晚上,哀嚎声一直在家中回荡,到最后她甚至疼得没力气叫喊。第二天是星期一,三个大孩子上学去了,文仁洋早早下地干活了,玉兰在家里照看躺在床上脸色一片死灰的文滔。村子里来了几个人,用一辆小货车拉着一辆形状怪异的机器。说是免费给人们检查身体,农民们贪便宜,既然有免费的,哪能不检查?于是,长长的队伍很快就排起来了,恰好文滔闹了一晚的肚子,玉兰便拉了文滔也去检查。文滔站在机器前,机器发出一阵“刺喇刺喇”的响声,一人手拿一个东西放在文滔胸前听了听,告诉玉兰文滔是患了乙肝。乙肝这个词儿玉兰是没有听过的,不过她是结结实实被吓住了,因为那人告诉她,乙肝这病不治会死人的,而且还会传染。玉兰平时对几个娃子想打就打,想骂就骂,可她心里还是爱这些孩子的,她自然不想小小年纪的文滔就这么得了乙肝死去。那人告诉玉兰,文滔这乙肝病幸亏发现得早,现在就拿了药煎了吃,吃了药就能好。玉兰忙不迭的点头,随后就回家去,把家里仅有的几百元钱拿出来给了那人,换了一大包药回家去。
傍晚时分,文仁洋回到家,看到一大包药,与玉兰一番好吵。文仁洋知道文滔是昨晚吃烂桔子吃坏了肚子,文家的孩子生病,向来是任其发展,孩子们就在这种自生自灭状态下野蛮成长,好在文家的孩子身体虽不算强壮,基本也没有生过大病。文仁洋估计文滔这吃坏肚子也无非是痛一天半天就会自然好,没想到玉兰竟然被人给骗了。乙肝是需要有人传染的,文家没有患乙肝的,文家的孩子都在自家吃饭,哪里会传染上乙肝?文仁洋去贩卖大米,一天运一趟两袋米,也就赚个十元左右,玉兰被骗的这几百元,文仁洋得跑上大半年,他自然是气急败坏。但是乙肝是大病,不得不关注,夫妻俩吵架的结果是送文漪去县一医院去检查,玉兰恰好有个比较好的姐妹在那家医院打扫卫生。
第二天,文滔就由文仁洋带着,坐了公共汽车,去了县一医院,检查的结果,自然是啥事也没有,文滔倒是高兴,生平第一次坐了公共汽车,第一次去县城,还生平第一次吃了甘蔗,她的肚子也不痛了,整个人开心异常。天擦黑时分,文仁洋带着文滔回到家,文滔兴高采烈,文仁洋却是被一肚子闷火烧了一天。家里的钱全部让玉兰拿去给了那一伙骗子,文滔也白吃了中药,自己这一趟去城里,也花了不少钱。于是,夫妻俩又是一顿好吵,此事后来也成了夫妻俩吵架时文仁洋必翻的旧科。
玉兰也认识到自己确实是被人给骗了钱,但是她嘴上是绝不肯认错的,她回敬过文仁洋的指责,就骂起文滔来:“你这个小婆娘,好好的你肚子痛什么?害得我拉你去给人家检查,说你有什么乙肝,要说所有的麻烦你都是惹出来的,你还给我吃甘蔗?!”一边说着一边把甘蔗从文滔的嘴里扯出来,扔到了院子里,在院墙边躺着的那头黑猪立即窜出来把甘蔗给拖走,在墙角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了,文滔含着眼泪任由玉兰打了几巴掌。玉兰打罢文滔犹不解气,院子里文勃与文晖小哥俩又闹起来,玉兰火从心起,一边高声叫骂道:“一帮死娃子,吵得这还让不让人活下去了?”一边飞奔至小哥俩身边,一把扯过文勃来,扒掉裤子,对准文勃的屁股狠狠揍了一顿,文晖很机灵地蹓到了屋内,文勃对于母亲这种突然袭击早已习以为然,连哭都没有哭一下,他面色冷漠地任由母亲打着,一声不发。
玉兰还没有收拾完文勃,文晖惊慌的声音就从堂屋里传了出来:“不好了!不好了,这墙怎么歪了?”
院子里的人一窝蜂地跑到了堂屋,可不是,那堵隔开里屋与堂屋的墙确实已经歪斜,看起来似乎会随时倒下来的样子。玉兰吓坏了,当天晚上就赶紧去找了搞建筑的邻居荣国,荣国是一个近30岁的年轻人,在农村里属于比较精明的,精通建筑、木工等各类活计,是村人仰慕的人物。荣国用一根粗壮的木头将房顶顶起来,拆掉了原来的旧墙,用文仁洋新买的红砖重新砌了一堵新墙,这与墙对面另一个土坯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家又无钱装修,就一直这么住着,走到多年后,文漪还对那两堵并排而立的颜色、材料形成鲜明对比的屋墙记忆鲜明。
到这年秋天的时候,文澜也入了学,但是文家这年麦子喜获丰收,玉兰与文仁洋商量一番,决定买一台电视。邻居们家里均有一台电视,文家一堆大人小孩每晚吃过饭,都先后蜂涌到邻居家里去看电视,文家的孩子因此没少遭邻居白眼。没多久,一台电视就搬了回来,一台笨重、屏幕狭小的、800元的黑白电视,但是文家的孩子们一个个已经很满意、很激动了,这天晚上,几个孩子就挤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起《射雕英雄传》来,邻居有个爱唠叨的大娘在家里不停地与玉兰絮叨,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反感。这台电视机是文家唯一的、最贵的家产,文家孩子们的幸福感爆棚。
随着文澜的入学,文家就有了四个学生,三个孩子每天早上背着书包雄从村中出发,沿着一条两边皆是田野、上面铺满沙子的马路,走到学校去。文漪此时已经读到了小学六年级,自五年级始,她就开始住校,饥饿与营养不良自此就伴随着她,走到她进入大学本科时期。早上跟同学们一起去打饭,吃白粥,加上家里用罐头瓶装的腌菜;中午吃掺了好多谷碎壳的米饭,配腌菜;晚上还是白粥,照样是配腌菜。文漪身上没有一分零花钱,父母每个月让她带几十斤大米到学校,交到食堂。文漪最大的幸福就是每天下午下了第二节课,偶尔可以用省出来的二两饭票,去买一个椭圆形的白面馒头充一下饥,走到多年后,已经吃遍了山珍海味的文漪,始终认为小学时代的白面馒头是她一生中最值得回味、任何食物都无法比拟的美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