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 究竟是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2717905/7f44c72c8143e9d0.jpg)
尼采曾经说过:“上帝已死”。
![](https://img.haomeiwen.com/i2717905/d88790d466a245c5.jpg)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有这样的胆量,诉说这样一句话?
关于这个原因,我找了将近半年的时光,今天终于在《未来简史》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那就是人文主义的兴起与盛行,让他能有如此胆量,诉说这样的话。
![](https://img.haomeiwen.com/i2717905/a9dede1c5c3aff4b.jpg)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人文主义,因为里面的一些观点和内容,深深地震撼了我。
人文主义是指:
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它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关于人文主义,我从四个方面,给大家进行阐述。
1.人文主义的起源
人文主义发源于意大利,特别是佛罗伦萨共和国。
在14世纪后半期出现了以彼特拉克、薄伽丘为首的第一批人文主义者。
15世纪人文主义思潮已在意大利蓬勃发展。
16世纪传遍德意志、法国、英国及西欧各地。
2.人文主义的特点
人文主义的第一个特点:
神学观点把人看成是神的秩序的一部分,科学观点把人看成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两者都不是以人为中心的。
而与此相反,人文主义集中聚焦在“人”的身上,从“人”的经验开始。
人文主义,是结合了两者的优缺点,来满足我们人类的认知需求、以及现实的需要。
为什么这么说了?
现代契约给了我们人类力量,但条件是我们不再相信整个世界有一个伟大的宇宙计划能让生命有意义。
但由于人文主义的兴起,它让我们人类在获得力量的同时,又能够拥有共识,进而让我们拥有生命的意义。
人文主义的第二个特点:
个人在他或她自己的身上都是有价值的。
我们仍用文艺复兴时期的话,叫做人的尊严,其他一切价值的根源和人权的根源就是对此的尊重。
这一尊重的基础是人的潜在能力,而且只有人才有这种潜在能力:
那就是创造和交往的能力(语言、艺术、科学、制度),观察自己,进行推测、想像和辩理的能力。
这些能力一旦释放出来,就能使人有一定程度的选择和意志自由,可以改变方向,进行创新,从而打开改善自己和人类命运的可能性。
作为人,首先要对自己的存在,表示有意义。
而人文主义,就是起了这么个作用。
它把人从“神明”、“上帝”等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让人类真正意义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人文主义的第三个特点:
它始终对思想十分重视。
它一方面认为,思想不能孤立于它们的社会和历史背景来形成和加以理解。
另一方面也不能把它们简单地归结为替个人经济利益或阶级利益或者性的方面或其他方面的本能冲动作辩解。
这是人文主义的三大特点。
3.人文主义的现实运用
A.人文主义政治
在政治上,人文主义告诉我们
“选民能够做出最好的选择”。
大多数国家都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聆听人民对当前事务的看法。
我们也始终相信选民能做出最好的选择。
虽然选民在行驶自己选举权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受点诱惑:
一些没有意义的宣传口号、无耻政客们的无尽谎言以及被收买的专家提出貌似专业的看法。
但是在理论上面,选民会根据自身的探索,以及内心最深处的感受,来实施自己的选举权。
B.人文主义经济
在经济方面,人文主义会说:
“顾客永远是正确的。”
如果你想要看一家公司是否合规或者是否做了善良的买卖,你可以直接看公司的财务报表,看他公司究竟是赚了钱,还是亏了钱?
这种方式,可能会有点以偏概全,但这种方式,是看公司是否盈利的最好的方法之一了。
C.人文主义美学
在美学上,人文主义会说
“看的人觉得美,就是美。”
如果以上面的看法,定义艺术的话,那么艺术变得更加开放了。
在1917年,杜尚买了这个批量生产的普通小便池,宣布这是一件艺术品,命名为:
《喷泉》
![](https://img.haomeiwen.com/i2717905/821570830c3a52a3.jpg)
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但是到了现代人文主义世界,杜尚的这件作品被认为是重要的艺术里程碑。
现在,他的这件杰作的复制品,在全球许多重要的博物馆里面,都有陈列。
包括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加拿大国家美术馆等。
只要有人认为艺术,它就是艺术;
有人认为美,它就是美。
D.人文主义伦理
在伦理上,人文主义的座右铭是
“感觉对了,就做吧。”
人类不会在像以前那样,去咨询上帝,或者咨询巫师。
而他们只会觉得,如果我这件事情,做出来以后,对我来说,感觉还可以。
那么,即便这件事情,是有违伦理道德的,他也不会有太大的自责。
比如某个女人出轨,在中世纪之前,她可能会去教堂,询问牧师。
而现在的话,她也许会问她的闺密,和她闺密一起商讨。
如果商量没有结果的话,她可能会询问相关的心理咨询师。
但不管怎样,她是不会受到别人的惩罚。
大不了,她选择离婚。
还有就是我们现在社会上,十分流行的
“同性恋”(男男,或者女女之间发生性关系)。
如果我们按照我们现在的人文主义观念来看的话:
“这件事情让我感觉不好,才有可能是坏事。”
所以,对于“同性恋”两者来说,他们(她们)感觉到愉乐,并且没有影响到你,那他们(她们)的存在,就是非常合理的。
我们就没有必要抨击他们(她们)。
如果你不同意,那也没办法,反正愉悦的是他们(她们),痛苦的是你自己。
E.人文主义教育
人文主义的兴起也彻底改变了教育制度。
在中世纪之前,所有意义和权威都来自于外部,因此教育的重点就在于顺从,背诵经文,研读古老传统。
而现在的教育,更多的是教导学生们,自己如何去思考。
虽然我们都知道亚里士多德,但是他存在的意义和权威,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中国教育,也应该像这样,更多的是人文主义教学,引导学生们思考。
现在不管是在幼儿园,中学小学还是大学,随便找一位老师,问他教的是什么。
他可能回答:这个嘛,我教的是数学,但是我更重要的是:我想教学生如何思考?
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出现这种情况,那将会是我们人文教育达到最好的一种状态了。
而现在,这些都是我们人文主义教育的目标。
4.人文主义的历史意义
一、 肯定了“人”的作用,否定了“神”的作用
中世纪封建宗教神学宣扬:
“神”是万能、是能够主宰一切的,要求人们严各奉行禁欲主义。
神学中“理想的人”应该是自卑、消极、无所作为的,人在世上的意义不足称道。
人的一切活动只为一个目标:来世的幸福。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由,要重视现实生活,反对宗教神学的禁欲主义、号召人们从封建神学的一切桎梏中解放出来。
人文主义者以“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肯定“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他们以人为中心,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的巨大作用,否定“神”的万能。
二、 冲破了禁欲主义,从两方面解放了“人”。
首先,在“人权”方面解放了“人”。
在中世纪,各种尊卑贵贱关系层次分明,不容逾越,这就是封建等级特权。
教会牧师们说:
“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拒绝神的命”。
这就是神权。
封建主阶级运用封建等级特权和神权维护他们的统治。
牧师宣扬:人们只有放弃人间做人的权利,才能有希望进入天国。
人文主义者向封建统治阶级争人权,反对封建等级特权和神权。
他们指的这个人权就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其次,在“人性”方面解放了“人”。
封建神学所尊崇偶的神性,就是不使人们的思想沾染一点世俗杂念,即禁欲主义。
禁欲主义宣扬逆来顺受的奴化思想。
人文主义者坚决反对神性,极力宣扬“人性”,宣扬人生的目的的首先要打破禁欲主义。
三、 否定了中世纪封建神学文化,孕育了近代资产阶级新文化
中世纪天主教会搞了极端野蛮的文化专制主义。
凡是被教会指名为异端或邪说的,无一例外地要遭受宗教裁判所的残酷镇压。
因此,当时的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等都被扼杀。
人们的求知欲被禁止,文化被封建神学所垄断,人们被欺骗着去向往虚无缥缈的天堂。
十四世纪末,人文主义者向中世纪的封建文化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他们“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四、 推动了当时反封建斗争的发展
人文主义运动是针对中世纪封建“僧侣文化”和神学化得经院哲学而发动的“一次和平的起义”。
人文主义者虽然主要不是用枪和剑而是用笔和舌进行反封建斗争,但他们的确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了前赴后继的反封建都战斗。
这些人文主义者的思想极大地推动了当时反封建斗争运动的发展,并对当时欧洲政治思想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以上就是我对于人文主义的介绍。
并且,我在这里,也十分地感慨前人的聪明。
倘若没有他们的付出,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人类。
大家对于人文主义,有不同的见解,我们可以互相探讨喲。
网友评论
不过我是想渲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