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生活在海的这边(三

作者: 咿唔琅琅 | 来源:发表于2019-08-28 09:42 被阅读0次

回忆小时候的读过的课文,印象比较深的有两篇,一篇是巴金写的《海上日出》,还有一篇是《富饶的西沙群岛》,不知道后一篇的作者是谁。只是那个可恶的语文老师,没有把这样美妙的文字描绘让少年们在琅琅书声中,与生活结合,反而是为了迎合考试把文章肢解地支离破碎后,变成了一堆可恶的词语句子,并且是用本地方言,一次又一次地辗粹孩童时如梦如幻的想像与发呆。

还好的是,课文中的那个插图,至今想起来,还是让人觉得很温馨,很向往。

《海上日出》

我小时候在那个海边的村子里生活,上学,日常所用的语言都是本地方言,包括课堂上老师的讲课,普通话只有在读课文的时候用一用。那个时候,我们能够听到方言之外的普通话是比较少的。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正常的看法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就是那样的情况。

后来,在莫言写的《朗读与吼叫》的文章里,找到了中国不同时空里的相同情况。

我是在16岁以后,才比较正常地接触到周围发声是普通话的生活。

那时,却是离开了海边。

后来,我到一座山城里读书时,才知道了16岁之前在那小溪流入海的家乡说的方言,是可以用来读《诗经》的语言。

然而,我们今天从《诗经》里却无法寻找到真正关于海的描绘,诗经里写到水,但这些水都是山上流下来的水,是淡水,是可以灌溉的河水。

《诗经》提到了海是《沔水》中的一句话“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诗经》的《蒹葭》描绘的水,一看就不是海水。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渓。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海水是咸的,是苦涩的。

《诗经》是汉民族文化的源头,汉民族文化的起源不是在海的这边,而是在河的上游。

相关文章

  • 我一直生活在海的这边(三

    回忆小时候的读过的课文,印象比较深的有两篇,一篇是巴金写的《海上日出》,还有一篇是《富饶的西沙群岛》,不知道后一篇...

  • 我一直在海的这边(一

    很多年以后,当我站在城市中的一座高楼上,恰好遇到天气晴朗好好的时候,竟然可以看见我小时候生活的那个乡村的那个海边。...

  • 阳江——海的这边是我

    跨年去了阳江,在阳江看了2017年的最后一个日落,也看了2018年第一个日出。 摄于阳江海陵岛 阳江海陵岛是一个美...

  • 海的这边(一

    很多年以后,当我站在城市中的一座高楼上,恰好遇到天气晴朗好好的时候,竟然可以看见我小时候生活的那个乡村的那个海边。...

  • 海这边的故事

    海那边有故事,海这边也有故事。不知道海那边的故事是什么,精不精彩美不美?只知道海这边的故事里有个四姐妹,一姐、二姐...

  • 随想

    (一) 我和阿党,在徐闻港等候,中午12点准时开船。海的那边是海南,生我、养我、育我的地方,海的这边是湛江,工作、...

  • 我在海的这边等你

    我在海的这边等你 直到千年后成石 被海风吹散在海的上空 我在海的这边等你 心在海滩荡漾 引来一群瞧热闹的鱼儿 最可...

  • 你在海的这边,我在海的那边

    文/上海驿站 我不懂什么政治 也不信仰什么主义 那株千年老滕上 结了五十六个葫芦 曾经的沧桑手拉着手 走过岁月,流...

  • 你离开的第四十三天

    今天是阴天,要下乡做宣传, 看这边的老百姓,我一直在想到底怎样才算是幸福的一生? 他们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对外面的世...

  • 那边的这边

    从前 山在那边 海在这边 如今 你在那边 我在这边 后来 你的那边 我的这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一直生活在海的这边(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ou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