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那一夜烛光斧影,摇曳千年

作者: 江南深白 | 来源:发表于2021-10-25 23:48 被阅读0次

一千多年前的十月,开封城已是银装素裹的冬天。漫天的雪花在呼呼的寒风里飘飘洒洒。只有在皇城万岁殿里,炭火炉将大殿烘得温暖如春。

十九日这天,年近五十岁的北宋太祖赵匡胤在寝宫摆设家宴,接见晋王赵光义。今日桌上的菜肴都是按照赵光义平时爱吃的食材做的。

此刻兄弟二人同坐于大殿内进餐。赵光义有些紧张,时值今日,大哥已是皇上,终究君臣有别,今日皇上突然以家宴召见自己,是有何意?他不敢揣测。

赵光义心里忐忑不安,双手紧握,时而放于膝盖上,时而又去拂袖擦额头上微汗。

宋太祖正坐于大殿之上,暗中观察,他把这一切都看在心里,脸上淡若无事,点头微笑。

三月时,赵匡胤遇见真无道长,他问道长自己还能活多久,道长数动手指,停顿半晌不语。赵匡胤不知怎的有些底气不足,他轻声问道:“何时?”

道长答曰:“待下半年十月二十日夜,若天象晴空万里,陛下可寿延十二年;若阴云,雨雪霏霏,请陛下早做安排。”

“哈哈哈,十月秋风送爽,何来雨雪?我命日月同矣!” 赵匡胤大笑道,只当道长说笑,并未当真。

今日上朝前还登上太清阁远望,晴空万里,赵匡胤龙颜喜悦。可是待他和众大臣商议完国事,下朝后发现宫人急急忙忙地在殿内准备暖炉。

他有些疑惑,刚要走出殿门,只感觉门外一阵冷风扑面而来,他不由得打了个寒战,身子往后退了些。

就在这时远远地一路小跑来一人,正是王公公,他手里拿着一件暖披袍,上前给赵匡胤从身后披上,接着他抬起左手给皇上当扶手,赵匡胤右手搭在王公公手臂上走到殿外,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心凉到底。

殿外天空阴沉,北风呼呼,眼前一会儿是细雨蒙蒙,一会细雨凝结成花,在空中飞舞,渐渐至大雪落下。他忽然感觉胸口阵阵作痛,自在位八年后,他已自知身体不如从前,时常气力不足。

一阵强烈的感觉涌上心上。他急忙命人今日去准备家宴,传晋王赵光义来赴宴。

今夜赵匡胤极想和弟弟叙旧,想对身后事做个交待和安排。“交待?安排?”他被自己的这个想法倒吓一跳,“大限将至,我怎么有如此强烈地感觉?难道真如道长所言,大限就在今夜?”

赵匡胤毕竟是一代天子,遇事不露于色。他举起酒杯说:“二弟,你我兄弟好久不曾在一起喝酒,今日你我二人一醉方休。”

晋王举起酒杯,想要站起身弯背向赵匡胤还礼,被赵匡胤用手制止住:“这里无外人,你我就像寻常人家一样,不必行礼。”

“谢大哥!”赵光义听了,把酒杯中酒一口喝掉,眼睛有些湿润,眼前人不是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还是他的亲大哥。

赵匡胤屏退左右,站立起来,他拿起一个烛台,点燃上烛火,再走向四周红烛灯,依次点上烛火灯芯,大殿内慢慢光亮起来,灯辉交映。

点完烛火,赵匡胤缓缓地扫视大殿立柱子上的的雕梁画栋,他自言自语道:“自唐以后,各地藩王拥兵自立,五代十国乱纷纷,老百姓没有过一天安稳太平的日子。朕自陈桥起事以来,拯救苍生,统一中原,建立大宋江山。”

“可是朕若仍如从前帝王一样治国,恐怕只会步其后尘,二弟,你说是不是?”

赵光义听得入神,猛地听到哥哥在问自己,不由得心跳加快,他站起来,急忙安慰大哥:”大哥是一代圣君,怎可与这些宵小国主并提?”

“你可知我为何迟迟不立太子?朕有二子德昭和德芳,他们至今一个是中书门下,一个是节度使,朕也没想过封他们为亲王,二弟,你可知为何?”赵匡胤走近赵光义,看着他的脸上的变化。

“这,大哥是想多给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在日后必得以重用。”赵光义思索后回答。

赵匡胤摇摇头:“五代十国,四分五裂,全是因为传位制,致使皇室家人互相残杀,政权乱象。朕若依然行继承制度,又和这些短命的小国何异?”

“设立太子继承大统,这是自古以来的祖训,大哥是担心什么?”赵光义有些疑惑。

赵匡胤说:“岂不闻国赖长君?你我是一母所生兄弟,朕年长二弟十二岁,你我生于乱世,二人同心讨伐太原,打江山。”

“二弟自任开封府尹,治理有方;虽为亲王,从不骄气,二弟乃最合适的皇帝继承人。”

晋王赵光义一听大哥要把皇位让给自己,吓得战战兢兢,连忙走到赵匡胤面前跪在地上:“臣弟从未敢觊觎皇位,皇兄若不放心,明日臣便辞官,远离京城。”

赵匡胤扶起弟弟,“你且起来,今日朕不是杯酒释权,乃是真心将江山托付于二弟,请二弟在朕之后继承大统,如此保我大宋千秋万代……”

赵光义以为大哥在试探他,百般不肯答应,赵匡胤坦诚肺腑,叮嘱再三,并写下遗召交于晋王。

赵王看大哥意已绝,终究不敢不答应托付。赵匡胤这才放心。

这一夜窗外烛影摇曳,殿内兄弟二人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像小时候一样嬉闹。宫人在外听得里面或笑或骂之声,

“二弟可坐得这位置?”

“好坐,好坐。”

“如此,甚好。”

“看我来耍一耍搬雪弄斧”

……

三更过后,赵匡胤大醉不醒,宫人扶他解带就寝,赵光义告退回府。

四更时分,宫人入寝宫准备给皇上更衣上朝,却发现赵匡胤身体冰凉,已驾崩。宫内大乱,有人急忙去禀报皇后,宋皇后大惊,命人急传赵德芳,这时只听得王公公在外喊到:“晋王驾到!”

宋皇后听到晋王前来,大吃一惊,顿时明白江山已移主,自己大势已去,她起身相迎,“请晋王主持大局,本宫和德芳母子性命,皆托于晋王。”

赵光义刚回府便有人报告宫内发生大事,他安排好各路禁军控制住皇宫,自己进宫见皇后。

“皇嫂勿忧,本王必保皇嫂和侄秦王富贵。”晋王满脸泪水,赶紧跪拜在地。

赵光义终于明白大哥昨夜之举,幸而他已按赵匡胤事先叮嘱做安排,皇宫内外加强警戒。

为恐宫中变乱,赵光义于二十一日即位,登基为新皇,继位为宋太宗。

从此,大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虽然后人将烛光斧影的历史故事列为赵匡胤死因的不解之迷。但从宋朝的长治久安的发展来看,赵光义有治国手段和资历,继承皇位是明智之举。

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宋太祖赵匡胤的胸襟和远见,以至《沁园春雪》里写到“唐宗宋祖”,将他与唐太宗并列齐名。

相关文章

  • 风语‖那一夜烛光斧影,摇曳千年

    一千多年前的十月,开封城已是银装素裹的冬天。漫天的雪花在呼呼的寒风里飘飘洒洒。只有在皇城万岁殿里,炭火炉将大殿烘得...

  • 风语||烛光摇曳小黑屋

    满嘴仁义道德分享人生哲理的圣贤,竟然是沽名钓誉的伪装者,这是怎么回事? 当我自以为是在弘扬正能量的文章,莫名其妙被...

  • 风语||那些烛光摇曳的岁月

    每每在灯光明亮的室内看书时,情不自禁想起童年时在烛光下做作业的日子。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家经济发展落后,也许是...

  • 烛光夜影

    点一支蜡烛 在烛火中写诗 想记下过往、古今、童年、儿时的菜花地 却看见自己模糊的身影 如一个巨人 头颅占据整个墙壁...

  • 《如果这是宋史》烛光斧影

    盘踞太原多年的北汉,是十国中的最后一个政权了。征讨北汉,刻不容缓。 神武的赵匡胤派出五路大军,直指太原。 北汉依附...

  • 烛光摇曳

    3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24期“烛光”专题活动,文责自负。 抱歉,我知道了你的秘密——尽管是被迫的。 烛光摇曳,你隐藏...

  • 风语||烛光

    关于烛光的文字 从何而写~✍ 意念中的烛光 温温柔柔 忽明忽暗 忽高忽低 婀娜多姿 却不能随风 飞扬 烛光本静怡 ...

  • 风语Ⅱ烛光

    “妈,你笑一下好不好?” 姐姐十八岁生日的时候,十三岁的我天真地想为她献上一份生日礼物,奈何那时候没有蛋糕也没有项...

  • 【四言诗】风语荷声(新韵)

    摇曳多姿 风语荷声 轻柔潜入 窈窕渐融 丝丝拂面 朵朵花容 仙子颔首 骚人雅兴 明来夜去 影淡香浓 银塘...

  • 喝火令(原恨与君分别痛苦在心间)

    冷月纱帘透,孤亭夜影寒, 烛光摇曳梦难眠 无语昼宵诗酒 孤影对苍天 不忍听花落,难捱雨雪寒 冢埋前世爱情缘 莫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风语‖那一夜烛光斧影,摇曳千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qe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