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的雨--我的台北记忆

作者: 沉默也是一种态度 | 来源:发表于2016-01-30 09:24 被阅读2315次

    去国立台湾大学参加一个新闻传播研究生的学术谈论,在台湾呆了一周,都在台北,却感触良多。可仔细想来却也全是小事,也正是这些小事占满了这段记忆,美好而绵长……

    1.

    记到在国立台湾大学和台湾的同学聊天时,突然有个同学问我:感受到太平洋的风了吗?当时有着刹那的迟疑,才明白他说的是韩寒的那篇文章。我笑着说:我感受到了太平洋的雨。

    在台北的一周,只是晴了一天,其余的时间天都是灰蒙蒙的,淅淅沥沥的飘着小雨,正如那首儿时就颇为熟悉的那首老歌所唱——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在电视上关于道德传统的新闻报导上媒体也常常引用“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看来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太平洋的风这些话对于他们也是极为熟悉的。

    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太平洋的风这些话形容台湾也许是最为贴切不过的了。可我还是觉得在这一周我感受到了太平洋的雨,不是为了模仿韩寒却又想标新立异,因为我觉得台湾的那些美好就如冬季台北的雨散落在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冬季的雨在台北也许再为平常、自然不过了,就如那些我们觉得的台湾的美好。他们细如游丝、在天地间飘散看不真切却确确实实的存在着,淋湿了我们的衣角,感染了我们的心灵。

    可是这样的雨确实没法来个透心凉,达到一雨惊醒梦中人的效果。我们就这样笼罩在台北那种中华文化的礼貌、友善的氛围之中,尽情的享受着。在台北逛的时候问路是我们常有的事,我们问过很多人,不管他们当时是在行走还是停留,他们都会耐心的告诉你。甚至会推荐你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好吃的小吃。

    2.

    在台北我们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谢谢”,它几乎挂着每个人的嘴边,用那软软的台湾腔说出来,配合着那种发自内心的微笑,人的心情都是会变好的。

    在台大,令我们这些大陆来的学生最为大开眼界的是在墙角那一排排五六个垃圾箱。每个垃圾箱上面都贴着纸张说明这是放什么类型的垃圾那又是放什么类型的。我之前对于垃圾的概念只是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而它们两者的区别我却一直都分不清。于是在扔垃圾的时候自己总会小小翼翼的看看垃圾筒里面到底是什么垃圾,才敢扔下去。走在台北的街道上发觉这个城市的垃圾桶少得可怜可城市却分外干净,而那些随手产生的垃圾估计很多人会像当时的我一样都放在自己的口袋或者手上。于是每看见一个垃圾桶我总会特别的开心,可我那几天口袋里却经常揣着很多垃圾。有时候想文明真的是会同化和感染人的。自己也在那些他猛然的悟到一个道理:文明也许就是夹着尾巴做人。不再想干嘛就干嘛,大家在电梯上都站右边你就是不能站左边的,即使站在左边你也不能不动而应一直前行为后面的人让路。博爱座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坐的,即使坐了也要随时做好让座的可能。

    雨果曾写道:“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智慧与良心。”龙应台也在一篇写城市的散文中说:“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三个小时,如果你撑伞出去溜达了一阵,发现裤脚却不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是个发达国家,如果发现积水盈尺,店家的茶壶漂到了街头,小孩子在十字路口捞鱼,这大概就是个发展中国家。”台北的雨下了一周,大街上没有齐膝的水,而街上的房屋总是有着屋檐让人们在下面行走。

    在台北的街上或者地铁站我总是能看见坐着轮椅的老人和坐着轮椅一些残障人士,他们行动自如,上楼梯时有专用的电梯,道路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四通八达的。这种现象在北京是很少的,不是北京很少有这样的人而是这样的人基本不出行吧。

    3.

    关于台湾的民主和自由,即使这样世界级的概念与宏伟叙事,不需要长篇大论而是像那雨滴一样,很小但连在一起就构成了这些概念。周一去参观总统府时,不多的宪兵更多的是服务于参观者的一些工作人员。免费参观还免费配发的义工讲解员告诉我们总统此刻正在二楼上班所以二楼没法开放,如果我们运气好也许会碰见他。我的同学说电视昨天刚报周末有很多群众在总统府外面扔鸡蛋了。当我们晚上去看台北市政府时,远远的望去门口只有一个保安在孤独的走来走去,让我觉得竟然没有我们学校的安保条件好,却有着一种莫名的感动。

    坐出租车时,对于一些问题我们欲言又止,出租师傅大手一挥很豪迈地说:“我们这里什么都可以讲,什么都可以说,你们说吧,没事。”那种自豪与自信让我们那一刻自惭形秽。于是我们就对于很多心中的疑问,如果写出来就会成为敏感词的东西问了好几个,我们都的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也许我们了解他们真的不多,了解我们自身也不多。这个世界的大多数民众都向往着美好的生活,政治只是为了生活,生活却不是为了政治。

    还有一个司机给我们讲他拉了很多陆客,许多人在车开着的时候总是说师傅你是不是绕路了。他说我怎么可能会呢,我自己早点把他们拉到目的地再去拉一趟不是挣得更多吗。谈到大陆,他说经济发展的很快但其他还需要几代人的发展,犹如台湾的今天也是经历了几代人的发展。

    台北的书店很多,犹如那些咖啡馆。去了好几家诚品。知道了诚品不只是书店的名称。这里看书的人也特别多,每个诚品里面都有书桌、凳子,都坐满了人。还有许多坐在台阶上慢慢的看着。书大多很贵,在诚品进门处放着莫言的书、还有两个我们不能说的人书。在政治类更多是我们看不到却大部分是大陆人关心和爱买的书。

    4.

    对于两岸的差异,人与人的不同也许并不是很明显。和台大学生在一起我们也会说就业难、工资低,都看甄嬛传,小时候都看新白娘子传奇。除了他们说他们的新闻研究所不能扩大因为是国立学校怕民众抗议;除了点餐时常常会碰到一些我们不认识的繁体字;在诚品大家都在安静的看书时,听到了一个大陆中年男人很大声地愤怒的讲着电话。可在和台大学生分开留联系方式的时候却发觉我们确实不同却有着更多的无奈。我认识的他们都不用微博、人人、qq,而即使我们不多的能够和全世界同步的msn他们也开始很少用了。他们说主要用facebook,那一刻我们真的不一样。尽管我说我们的人人网和facebook差不多,微博和twitter差不多。后来我留下了我申请的facebook账号,他也加了我为好友,可我们都知道这个沟通平台几乎不成立。最后要走的时候,当我准备说再见的时候却说了句不知什么时候可以见。真的,谁知道什么时候呢……

    最为深刻的是在一个特产店买东西时,美丽的售货小姐让我们试吃各种店里的特产,我们都象征性的吃了一些。突然她说了一句:“你们真的好客气哦,从没有见过比你们客气的。”我笑着说:“之前的是多不客气哦”“他们好凶哦,都是当官的”她特别搞笑的表情。让我们哈哈大笑却又感触颇多。后来我在机场我仔细观察了一个中年男子买书的整个过程。他整个过程面无表情对服务员的微笑和谢谢熟视无睹。我想也许并不一定是凶而是我们习惯了这样的表情,习惯了这样的腔调。我们走的太匆忙有些东西总会丢掉,而我们自己却常常不知道。有时候想,我们需要找到一面镜子来比照下,看下自己,也许台湾对于我们就是这样的一面镜子吧。

    回来的时候,夜里12点多了,没有了地铁,坐着出租车上看着北京的高楼和灯火辉煌,比起来台北的就显得破破烂烂了。零下几度的气温和一阵风刮过街上的落叶和纷飞的纸屑告诉我回来了,一切宛如梦一场。对于台北的记忆,犹如那雨一样,断断续续,零零碎碎,偶尔想起一段,还有的却遗失了……

    台北101大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太平洋的雨--我的台北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wj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