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学佛,连“六度”都不懂,把“般若(bore)”念成banruo。拜佛也不好意思,不是腰弯不下去或者跪不下去,而是心里放不下自我。
由于从小受到的是自然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世界观的教育,而且周围没有信宗教的人,所以内心对宗教是有偏见的、排斥的。
而且佛的境界和体验完全超出我们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见闻和感受,所以佛经和佛法读起来、听起来仿佛是神话或者天方夜谭,仿佛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
我是一个非常理性而且谨小慎微的人,善于自学,而且学任何东西都要先把理论研究得非常透彻明白,然后才开始行动和实践。
只要是理解的东西,都一定能够落实在行动中而且必须见到效果。所以许多人说我学以致用的能力很强。
因为说和写是我的短处和弱项,所以做和行就成为我的长处和强项。性格也许有天生的因素,但更多是家庭环境熏陶的结果。
为了改造贫穷的命运,积累福报,我开始积极地、大量地落实“六度”的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布施”。就是服务、捐献、奉献和舍。
以前读《道德经》,我很赞同和理解“圣人不积,既以为人而己愈有,既以与人而己愈多。”我相信“有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也相信《圣经》上说的:“凡是你给出的,都会回到你身上。”
我把多年积攒的几柜子书都舍了,捐给社会和朋友,最后剩下的没人要,捐不出去。收藏的名人书法也送人了。过去的照片、日记、读书笔记、翻译的资料都扔了,决心要和过去一刀两断。
经常到人人乐、家世界等超市给捐款箱里投钱,由几元、几十元到一百元的票子都有。不管走到哪里,见到捐款箱、慈善机构或者乞丐就给钱,甚至明知道是骗子也给。
布施了十多年,贫穷的命运没有明显改变,但是贪心少多了,世间的一切都能放下了。
现在已经不到处跑着有意识地捐钱了,但是每天在微信上给朋友作品打赏,给各种类似“水滴筹”“爱心筹”等等捐款已经成为习惯和本能。
布施并不仅仅是捐钱,而是向别人向社会贡献自己的体力、能力、好心情、好语言、好思想等等。
一个微笑、赞美、鼓励都是布施,而且不需要花钱。公交车上让座,路上捡垃圾,在单位打扫厕所以及环境,都是不花钱的布施。
许多人以为学佛要花很多钱,其实是误解。学佛可能要用到钱,但是不花钱一样可以做非常大非常多的功德。除了财布施,还有法布施和无畏布施。
最难舍的是“自我”,而不是钱财。福慧双修,了生死,成佛度众生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未完待续)
(欢迎朋友们点击以下二维码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周卫英的人生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