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田心
我个人比较注重知识管理,可以说有一种收藏癖,遇到独特见解的文章会收藏,与专业相关的文章也会收藏,凡是觉得对个人成长、端正三观等有积极作用的都会忍不住各种mark。但是问题来了,这些文章通常是来源不同的平台,有简书、微信、微博,或者其他网站,甚至有的是kindle上的读书笔记……如何有效的将它们组织到一块、分类、比较阅读、分析总结,进而将繁杂的论说提炼成更精简的摘要,如何对这些知识进行统一整理呢?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尝试过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云笔记软件,最终留下的是印象笔记,印象笔记支持PC端、手机端同步,同时有软件版也有网页版,用起来十分方便。(非广告,好的东西,自然有人会忍不住分享)

下面我来分享下如何利用印象笔记将个人知识管理做到极致(针对印象笔记的免费账户咯)。
建立知识管理框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下图所示,首先在印象笔记里建立个人知识管理框架:

左侧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建立对应的知识架构,形成一级目录(即印象笔记的“笔记本组”);右侧可以根据知识管理的步骤来划分二级目录(即“笔记本”)之所以把微信、新浪微博 和多看笔记 用红色框标记,是因为这三个个笔记本是和第三方app连接同步的,其笔记本名为自动生成,不能更改。
知识管理的六个步骤:提问-收集-整理-分享-利用-创新
此处借鉴文章:我就是靠这个软件实现第2职业的
划分二级目录时,一般“收集”和“整理”必不可少,剩余的三个步骤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应用来进行整理。比如在"03-写作"下我的二级目录是这样的:

收集知识
接下来就是收集我们通过各种平台看到的文章了,这里分享微信、读书笔记、微博、网页内容和简书等。
1.微信文章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微信朋友圈有很多好文章,我们点赞、收藏、分享,但这些动作几乎都是一次性的,而不会去看第二次。有的时候我们突然想起哪些内容以前在朋友圈看到过,但是总是想不起来,也难以找到。
下面,有办法把你认为好的文章全部收集起来了!
- 关注印象笔记的微信公众号“我的印象笔记”(微信号:myyxbj),然后绑定你的印象笔记账号。


- 打开朋友圈文章,点击右上角的“...”,再点击“我的印象笔记”即可将微信文章保存到你的印象笔记。

- 保存后的结果:公众号里将出现这篇文章,印象笔记会自动生成一个名叫“微信”的笔记本(笔记本的位置可以移动,但是别重命名,不然下次又会自动生成一个“微信”笔记本),你保存的那篇文章就躺在了这个笔记本里面。


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对微信文章进行收集和保存了,后续还可以将微信里的文章移动到其他二级目录的“收集”笔记本下,以便进行分类管理。
2.读书笔记
看书的平台我是用的多看阅读app和kindle paperwriter 2(刷了多看系统的),只需在这些平台上绑定印象笔记账号,然后对笔记进行同步即可,书摘和批注都会同步进去,并且同步到印象笔记里的内容排版也很nice。



3.微博内容
以新浪微博为例,先关注微博账号“我的印象笔记”,关注后会收到一条私信内容,根据提示授权绑定印象笔记账号即可。通过转发微博并@我的印象笔记 就可实现这条微博内容的保存。


发布微博 @我的印象笔记 后,将在印象笔记中自动生成一个名为“新浪微博”的笔记本,我将它移动到了“00-默认笔记本”下。保存的那条微博笔记名为“@我的印象笔记”,这个可以根据具体微博内容进行修改,以便识别,比如下图可以改成“每天必做的拉伸”。

4.网页内容
印象笔记有网页版插件可以使用,叫做“印象笔记·剪藏”,根据自己的浏览器类型下载不同的插件进行安装即可(我用的是猎豹)。可下载的版本有:QQ浏览器、360完全浏览器、360极速浏览器、猎豹浏览器、iPhone、iPad、安卓手机、Chrome应用商店。


安装完成后, 浏览器输入网址的那一栏后面就会出现印象笔记的logo,看到自己想收藏的文章,点击那个logo进行保存即可。

这样,就可以在印象笔记的对应笔记本里看到这篇文章啦。

5.简书等平台
看了网页内容的保存,相信大家应该知道简书的文章怎么保存了:在PC端打开简书的网站,然后按照“4.网页内容”的保存方式进行就可以了。
那简书的app端怎么收藏文章呢?也很简单,只是多了一个步骤:要先收藏这篇文章,然后在PC端登陆简书账号,打开收藏里的文章,再保存网页到印象笔记。
同理,对于其他有网页版的平台,如知乎、片刻、豆瓣等平台都有网页版,所以直接采用“4.网页内容”的收集方式即可。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没有系统的收集和整理怎么能行呢,现在就行动起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吧!
网友评论
移动笔记本或者笔记:点右键就可以看到这个功能。
有道。
个人觉得这种软件教程没必要发,有需求的人自然会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