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想法城市故事
批评几句就闹自杀?别以为只有别人家才会养出这种孩子

批评几句就闹自杀?别以为只有别人家才会养出这种孩子

作者: 陈老师的心理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19-03-29 21:04 被阅读17次

两天前,女儿上完舞蹈班,我去接,看到我,孩子特别开心,但是开门的那一瞬间,老师的一番话,着实给孩子浇了一盆冷水,老师特意提醒我,回家要批评孩子。

原因是孩子练习基本功的时候总是动来动去,而她就在第一排,经过老师批评以后还是没改正,因此老师郑重批评,还是当着所有家长的面,我微笑的点点头,不做答复,带着孩子离开了。

显然,孩子是有些不高兴的,回家的路上,孩子开口和我聊了起来。

“妈妈,我今天舞蹈班表现不好。”

“哦,你觉得自己表现得不好。”

“嗯,我做动作的时候总是动来动去,老师说我了,我还是继续 动来动去,动作太难了,全班同学都会,只有我一个不会。”

“是做这些动作的时候太累了吗?”(因为有前期的了解,我知道女儿并非不会做动作,而是有些动作做起来有难度,对于她来说,还有点累。)

“对呀,太累了,我不想坚持,就做一下就好了,舞蹈是要很享受的,我可不想太累。”

“哦,所以你是会做这些动作的,只是你觉得跳舞要很舒服,很开心,不想要练习基本功这么累,所以坚持不住,动来动去吗?”

“对呀,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会做呢,她们说在家里练习了,很多人已经学得非常好了,但是我不熟悉。”

“哦,那你觉得要怎么办呢?”

“那回家多练习练习呗”

“哦,行,那就晚上回去练一下”

“练一下可不行,这是要天天练习才可以的”

“但你说很难很累呀,那怎么办?”

“那就每天练习一个吧,慢慢来,就会越做越好了,对不对呀,妈妈?”

“嗯,是,这个想法听起来也不错,那你自己先计划好,如果有需要再请妈妈帮忙,但是妈妈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想问你哦,你刚刚在门口,听到老师那么说,你是什么感受呀?”

“很惊讶,老师这么跟妈妈说,也有点伤心,自己没做好,我就想那以后做好一点吧,熟悉了我就可以做的很好了。”

“嗯,妈妈相信你。”

那天因为其他原因我们没再往下聊,我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找孩子聊,也不批评是因为考虑到孩子生理上的原因,年龄偏小,有些动作确实很难坚持,同时她的逻辑是舞蹈是要享受的,不是这么辛苦的,那么我的策略是慢慢来引导和培养。

同时,这个年龄阶段,相比于把舞蹈动作练得娴熟,我更重视的是孩子如何面对外界的批评,否定的声音,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而那天以后,孩子确实也有意识的会练一练,只是有些动作依旧坚持不了多久,我很清楚有些事情要做好,刻意练习很重要,但是孩子的全面发展也同等重要,教育,是个过程。

所以,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抗挫折能力的话题。

近年来关于学生自杀的新闻事例并不在少数。

2018年12月27日,陕西一名女童疑因带糖到学校被老师批评,在回家的途中坠楼而下,经抢救无效身亡。

2018年8月,男童因放暑假在家玩手机被父母教育,竟发短信给父母“永别了”,后跳河轻生。

2018年6月,重庆考生小蔡因高考成绩与自己理想分数相差甚远,之后选择自杀,正处花季的生命就此定格在18岁。

……

被批评几句、考试失利就选择轻生,让人不禁感叹:究竟要怎样的绝望才能让孩子们付出“生命”这个最宝贵的代价?又或者说,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曾看到过一份统计,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居全球第一;16%的中国学生考虑过自杀,5~24岁自杀人数高达15万人以上。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如此“输不起”?关于这个话题,我曾经和青春期的孩子们聊过,而好多孩子给我的反馈是,批评,收手机等等都是个导火线,很多东西都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长期积累的结果。

感慨于孩子们想的如此通透的同时,我也在思考,我想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孩子从小缺乏“挫折教育”,没有培养起孩子抗受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堪一击,甚至只能用结束生命来代替解决问题。

曾经,我试过在高中生的家长群中建议家长们可以让孩子多做家务活,当时的原因是看到很多的孩子都没有责任感,忽略父母的付出,但是遗憾的是很多的家长不以为然,认为没必要,高中生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

还有一位家长提出,她从未意识到这个问题,见到孩子学习很积极就很开心了,没想过要让孩子做家务,所以除了学习,基本能为孩子做的就做了,那么有多少家长就是如此包办孩子的生活的呢?

你可知道包办生活下的孩子有多脆弱吗?你可知道简单让孩子帮忙做做家务又有多么重要吗?

那么关于抗挫折能力的培养,除了不包办,家长还要做点什么呢?

1.帮助孩子认清情绪

爸妈的支持和接纳很重要

你是否试过三岁多的孩子不愿自己穿衣服吃饭而哭闹,家长不忍心看到孩子哭,于是习惯性的帮孩子摆平一切。

你是否见过二年级的孩子考砸了,回来大哭,不愿意上学。

你是否见过孩子做作业做不好,被老师批评几句,和老师大吵一顿的呢。

......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难过、沮丧、愤怒都是正常的。因为他们不懂控制情绪,也不知如何处理。哭闹成了孩子们表达无助的一种方式。

遇见这样的情况,父母该做的绝不是直接“上手”,帮孩子摆平一切困难,让孩子习惯性求助;更不是一味的指责批评孩子“你怎么那么笨啊”,而导致孩子在沮丧的情绪里越陷越深。

正确的做法是共情孩子,帮助孩子认清此刻的情绪是什么,同时无条件接纳孩子,理解孩子,教会孩子面对自己的情绪,给孩子时间消化情绪。

再上升到认知层面,比如,关于孩子考砸了,除了共情,倾听,理解,我们还要引导孩子明白,一次考砸,不代表全完蛋,也不代表人生很糟糕,引导孩子站在更高的层次来看待事物。

如果情况合适,还要引导孩子学会如何解决问题,比如,成绩考砸了,那么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哪些层面进行分析,同时可以从哪些地方进行改进呢?分解任务,逐步前进,不断跟进!

最后,父母要给孩子做积极的示范榜样。

2.允许孩子犯错

用成长性思维看待失败

在芬兰,每年的10月13日都会举行“国际失败日”,通过鼓励社会各界人士“自曝其短”,以此来释放内心压力,摆脱对失败的恐惧。

就连“世界第一教育大国”都把“失败教育”列入国家节日,可想而知,失败绝不是一件什么羞耻的事情,而是可以帮助我们孩子成长的课堂。

因此家长们要鼓励孩子不要害怕犯错,引导孩子用“成长性思维”去看待失败。

研究表明,学会用成长性思维看待事情的孩子,更聪明,也更容易成功。

固定性思维:害怕失败、拒绝尝试、轻言放弃,容易因为被批评而感到沮丧…

成长性思维:不惧失败、勇于挑战、寻找解决方法,突破自我,把失败当做成长的机会…

希望每个父母都能养育出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当爸妈离开的时候,风雨不会把他们摧毁,而是让他们越挫越强。

愿每个孩子都能被时光温柔以待,愿每一位家长都能轻松享受育儿的甜蜜时光。

相关文章

  • 批评几句就闹自杀?别以为只有别人家才会养出这种孩子

    两天前,女儿上完舞蹈班,我去接,看到我,孩子特别开心,但是开门的那一瞬间,老师的一番话,着实给孩子浇了一盆冷水,老...

  • 我要护着你

    习惯了别人家孩子一来告状,我就批评孩子,导致别人家的孩子一来告状,宝宝就吓哭了,怕我批评他。 是的,这样批评当时给...

  • 读后感《思维的囚徒》Day3

    现在铺天盖地的新闻,经常看到某某学校孩子因为被老师或者家长批评了几句就跳楼自杀了;有些因为不让玩游戏走了极端;有些...

  • 育儿感悟2019-06-02

    只有付出,才会爱,一味白给,只能养出败家子

  • 年轻人如何去掉油腻感?

    别以为只有肥胖的中年人才会油腻,也别以为只有男人才会油腻,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普通的青年男女,个别男女演员...

  • 哲学手稿之——论自杀行为

    有自我意识的人才会去自杀。只有人类会在还没实现或还没现实的情况下想去自杀,这种痛苦就叫做幻觉,这种幻觉就是自我意识...

  • 爱孩子、尊重孩子,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自信、自尊和自律。

    为什么别人家孩子,从小乖乖听话,而你家孩子却不听指挥? 为什么别人家孩子,逛街看见玩具不吵不闹,而你家孩子不买就耍...

  • 最好的家风,富养孩子不如富养妻

    只有这样的富养,才会有一个心灵丰盈的妈妈。也只有这样的妈妈:从容、自信、宽容才能教育出一个心灵澄澈的孩子,而这才是...

  • 你是否活在“别人家”的阴影中

    小时候,你是否听过这样的批评? 看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多好,看别人家的孩子多懂事。你就是不如某某。…… 这些批评暂且定...

  • 批评

    孩子的自杀事件频发,总是看到网友对孩子的批评,说他脆弱、矫情,甚至有人说,就是从小骂得少才会这样,要更严厉一些等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批评几句就闹自杀?别以为只有别人家才会养出这种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or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