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脉象可以反映人体的气血变化,脏腑功能。
医生切脉时可以感知对方的身体状况。当妇女怀孕时,她的脉象与常人会有所不同。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妊娠脉(喜脉)的神秘面纱。
1、原理:
妊娠与肾,冲脉【1】,心,任脉【2】,子宫有关。肾藏精【3】为先天【4】之本,冲脉为血海【5】,心主血【6】,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都从母体的血液中获得,任主胞胎【7】,子宫为胎儿发育的场所。
当女子怀孕时,肾气旺盛,冲任脉经气充盛,胞宫气血供应充足,胎儿在此生长发育,这些体内的变化反映到脉象上就构成了妊娠脉(喜脉)。
2、古代医家关于妊娠脉的记载有很多,观点不一。如:
《素问·阴阳别论》:“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素问·平人气象论》:"手少阴脉【8】动甚者,妊子也。“
《濒湖脉学》:“少阴动甚,谓之有子。尺脉【9】滑利,妊娠可喜。”
《脉经》:“少阴,心脉也。心主血脉,又肾名胞门子户,尺中肾脉也,尺脉按之不绝,法妊娠也。“
《胎产心法·脉法》:“凡妇人怀孕,其血留气聚,胞宫内实,故尺阴之脉必滑数。“
《脉经》:“妊娠……三月而尺数也。脉滑疾, 重以手按之散者, 胎已三月也;脉重手按之不散, 但疾【10】不滑者, 五月也。” “八九月后, 血气流散【11】, 脉则和平, 宛若无孕”
3、根据查阅书籍及文献搜集和整理,我得出以下内容,即妊娠脉在不同月份的不同脉象特点:
三个月前:
根据妇女气血的盛衰情况不同可以表现为阴脉小弱或少阴脉动甚
阴脉小弱即尺部脉略细或搏动略轻。“阳脉盛大, 阴脉小弱, 是旧经血已尽, 新经血方生, 乃所生之血归于胎胞以养妊娠, 而血分遂觉不足, 气分遂觉有余, 故阴脉独见小弱也。
”少阴脉动甚有两种说法(妊娠脉象均可体现),一种说法是尺脉搏动明显,一种是手少阴心脉搏动明显。
三个月后:
尺脉动甚,往来流利,如盘走珠的滑脉,尺部脉重按时搏动会减弱。
五个月后:
随者胎儿的发育,尺部脉重按搏动减弱不明显
八九个月后:
胎儿基本发育完成,体内的气血供应和脏腑功能恢复怀孕之前的正常状态,妊娠脉的特点基本消失。
此外妊娠妇女在手少阴心经的神门穴12上会出现搏动如豆的现象。
需要注意三点,1、上述脉象并不是妊娠妇女特有的脉象,湿热,食积患者或者气血调和的正常人也可出现滑脉。所以我们判断是否妊娠和孕后脉象正常与否,还须结合四诊【13】。
2、并不是所有的妊娠妇女的脉象都一致,他们只是有共同妊娠脉象的特点,除此之外,还保留有自身其他身体状况也会显现在脉象上。
3、要在平静状态下诊脉,以免由于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原因对脉象产生影响。
注释:
【1】 冲脉:奇经八脉之一,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2】任脉:奇经八脉之一,管理全身的阴经。
【3】肾藏精:肾储存、封藏精气,主司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的生理功能。
【4】 先天:人诞生前的胚胎时期。
【5】血海:冲脉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6】心主血:心具有推动和调控血液运行,将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各处的作用。
【7】任主胞胎:任脉起于子宫内,与月经和生殖有关。
【8】 手少阴脉:手少阴心经:十二经脉之一,与心的气血运行,心与身体各处的联系密切相关。
【9】 尺脉:寸口脉的尺部,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
【10】 疾:脉中血留往来急促。
【11】 血气留散:八九月后,胎儿生长发育基本完成,胚胎处血液供应减少。
【12】 神门穴:手少阴心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掌横纹内侧端。
【13】四诊:望,闻,问,切。
参考文献:
[1]张富强,钟丽.妊娠脉诊及其意义[J].中医学报,2019,34(04):710-713.
[2]于晓飞,杨杰勇,栾玉玲,张文潇,魏恩华,董正平,王斌胜,王科军.寸口部妊娠脉分布特点的现代文献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8,38(01):16-19.
文字来源:小精豆
图片来源:网络
本期责编:艫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