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读推荐我们的村庄
雷子埠纪事|33 村子里的水井

雷子埠纪事|33 村子里的水井

作者: 齐风河韵 | 来源:发表于2019-09-28 23:50 被阅读0次

水乃生命之源,吃水问题向来都是大事,在乡村尤为如此。

我们村由于位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和泰沂山脉的余脉的交界处,浅层地下水盐分含量非常高,不适宜人畜饮用,更不适宜灌溉庄稼。所以,自有人在此立村居住以来,人畜饮水主要靠河水和湾水,河水、湾水的来源要么是上游的水源,要么是雨水。而种地主要是靠天吃饭。

小时候,听大人们说吃水主要是去弥河子担水,早期是陶罐,后期用铁桶。这里的弥河子应该是现在的织女河,横贯广饶和寿光。为什么老人们一直称之为弥河子?织女河是不是弥河的支流?这些都有待进一步考证。

到我记事,人们担水一般是去村前的钱湾里。为了卫生,不被牛马弄脏,人们往往是在湾边挖一个井子,湾里的水会经过井子壁的过滤而变得清澈、干净。人们担水是用扁担钩着铁桶,伸到井子中,灌满水后再提拔上来,如此两遍,再用肩担回家中。儿时的我常常跟着姐姐、哥哥去担水,印象还是非常深刻。

记忆中,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为了村民的吃水方便,村子里开始打深水机井,至今共打过六眼机井。

第一口机井应该是1974或1975年打的,我印象较深,打井队的工作人员就住在我家的前院,而前院三间石头盘根房子是1974年刚刚建成的。记得第一口井水质甘冽,且是日夜不停的自流井,当时村民称之为“自来冒”。自此以后,广大村民告别了河湾水、雨水的历史,吃上了干净清冽的深层地下水。当时在四围八庄应该是第一家。二十年后,化学老师初次工作的地方仍然以湾水为饮用水源,喝的水中曾有小鱼,更有甚者还有牛粪。

第二眼机井是在村南的小学校前面。随着时间推移,加之使用中掉入砖头等等,第一眼机井慢慢风华不再,现实不再自流,再是水质下降、水位下降。凡此种种,机井越来越不能很好满足村民吃水的需要,遂决定打一口新井。第二眼井打好后依然是自流井,一直到80年代初期,不在自流,主要靠压水机人工取水。打第三口井的计划遂提上日程,然上天这次没有眷顾村民,由于种种原因,这口位于三队场院西南角的机井,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奋战后,并没有想前两次那样幸运。既不是自流井,水质盐度高。后期分析说是水泥水管有破裂,而破裂处恰恰位于咸水层。

自此数年,全村开始出现水荒,吃水主要去邻村淘。西边是三水和印、韩二庄,北边是东西雷埠甚至东西河口,更有甚者还有东流桥等村。每每此时,都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初期用小车推水,用的是陶瓷的氨水坛子,后来慢慢被塑料鼓子替代。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两年之久。直到第四眼机井在村东头打好为止,这眼井使用时间很长一直到90年代中期。期间,在庄后的地里大了第五眼井,主要用于土地灌溉,且这口井是第一次使用钢管的井。后来又在村中大队部院内打了第六口机井,也是这个时候村里顺上了自来水,结束了人们担水、推水和拉水的历史。

为了保护水资源,保证水源质量,如今今天村里的自来水已经改成集中统一供水,村里不能再随意自己打井,村民吃水也和城里一样缴费,这样人们的节水意识更强了。

水是生命之源,如何用水体现国家、政府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如今,村里的机井已成为了历史,村民吃水已是越来越方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回顾一个村子吃水、用水的历史,更能够切身感受今天幸福的生活,更要珍惜着美好生活。

努力奋进新时代,再创美好新生活!

相关文章

  • 雷子埠纪事|33 村子里的水井

    水乃生命之源,吃水问题向来都是大事,在乡村尤为如此。 我们村由于位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和泰沂山脉的余脉的交界处,浅...

  • 雷子埠纪事|33 小巷的变迁

    南雷子埠村东西中大街与锯牙街之间,从西到东共有六条伙巷(胡同),其中南北贯通的有三条,最东头一条就是我家所在的这一...

  • 雷子埠纪事|54 偶像

    路遥在他的成名作《人生》中曾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我庆幸,在我的...

  • 雷子埠纪事|51 小村秋思

    老话说:三秋不如一麦忙,三麦不如一秋长。这应该是就劳累的强度来说的,其实,秋收并不清闲。 记忆中,小村的秋天是忙碌...

  • 雷子埠纪事01:我们的村庄

    托尔斯泰说:“写你的村庄,你就写了世界。村庄曾经是世界的源头,如今乡村普遍被时代放弃,但故乡依然是我们观察世界的情...

  • 雷子埠纪事|60 故乡的植物

    我们村叫南雷埠,明洪武十三年,任氏立村于此,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地处黄河三角洲与泰沂山脉的交界处,多属退海之地...

  • 雷子埠纪事|56故乡的桥

    故乡小村不是处在名山大川,也不是位于繁华闹市,她只是位于穷乡僻壤的一个普普通通的鲁北小村。 故乡小村如千千万万的村...

  • 雷子埠纪事|34 捡瓜干

    此时,窗外正淅淅沥沥地下着秋雨。我的思绪却已经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个深秋的夜晚。 上世纪70年代,社会生产水平地...

  • 雷子埠纪事|59 故里方言称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地生活造就一地方言。称谓,是反映一方水土方言特色的显示器,从中即可以窥看本地文化的特色,又可找...

  • 雷子埠纪事|52 老河沿儿

    我走过很多桥,看过许多云,也见过很多地方的土地,但我感觉最亲的还是俺村的地。俺村里的地,印象最深的就是老河沿儿,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雷子埠纪事|33 村子里的水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ut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