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平凡人生曲折路(225)

作者: 林木成荫 | 来源:发表于2018-08-23 11:08 被阅读9次

                      第二部

第五十章

              林新成指导社员播种玉米种

              李杏花要求参加管理高产田

                                1

林新成跟着两个生产队干部去买玉米种,到吃午饭时还没有回来,林大娘和李桂荣婆媳二人坐不住了。杏林岗离公社粮店二十五里地,早上四点多就去了,到现在有八个小时了,走得再慢,也该回来了。婆媳二人沒有往好处上想,林新成头上受伤以后,一直没有干过活,头一次在这火辣辣的太阳下,走这么远的路,受得了吗?会不会出什么事?于是,婆媳二人就不停的走到大门口外往外望一会儿。

现在是午后两点半还多了,林大娘又一次拿着巴蕉扇子走到门外,用扇子在头上打个凉向东望,仍然不见人影。她回身走进儿媳妇屋里,只见儿媳妇正在教孙女学毛主席的诗,孙女小芸奶声奶气的声音非常好听,“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林大娘说:“桂荣,别教了,你去队长家说一下,让他派两个人去看看,这到底是咋回事,到现在咋还没有回来,是不是出啥事了?"

李桂荣说:“按说是该回来了,我心里正想着去问问他哩。芸儿,跟着奶奶好好玩,我去去就回。"

小芸很懂事的跟奶奶去了。李桂荣走出屋子,很快来到了队长林庆祥家,林庆祥也不在家。庆祥婶告诉她,上午,李小兵不是领着学生到南塘洗澡钓鱼,把一个学生淹死了吗,你叔没有吃饭就被林志强叫走帮助处理去了。买玉米种的三个人已经回来了,林大勇林新举俩个人刚才来过了,说到这里报个到,他们俩个先回家吃饭,让林新成在北地仓库门口看着玉米种,他们俩个吃过了去换林新成。"

李桂荣听了以后心里好气,我和咱娘在家里急的火烧火燎的,你却象没事姑娘一样在仓库门口看玉米种。两个生产队干部不在那看,偏你个清社员留下看,头上的伤还没有好哩,你傻不傻呀?

李桂荣急匆匆的离开了林庆祥家,向生产队仓库走去。

生产队的仓库在村北半里地处的高坡上,这是土龙岗龙首的西坡,地势高,蒋介石扒黄河和五七年发大水,这里离水还有一里远,因此不怕水淹。一个大大的土围墙里,一排坐北朝南三所九间房,分别放着生产队的生产粮,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每所房子的门上都上着三把锁,生产队长,生产队会计和仓库保管员各管一把锁,只有三个人同时来开锁,仓库门才能打开。仓库院的大门在院墙的东边,门前是从村里到北边的打麦场的南北大路,门口两边是两棵粗大的柳树。

林新成他们回来以后,没有办法即时让玉米种入库,就停放在门口南边的那棵大柳树下。林新成让两个生产队干部先回去吃饭,吃完了饭好组织社员去种玉米,自己先留下来看着。两个干部一想也是便同意了。

林新成在架子车把上坐了一会,站起来向东边不远处的一队打麦场看去,只见有二十多个男劳动力,正在用杈翻着刚碾过一遍的麦子。在那个麦场里,六九年春天的那个夜晚,吕萍曾抱着她求爱,他们虽然没有成夫妻,却成了亲戚,成了他的妻表嫂,看来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不一定用什么形式来出现。只可惜,吕萍结婚五年了,还一直没有怀孕,不知道她和柳洪春谁有毛病,吕萍的命这真是太苦了。

林新成想到这里叹了一口气,又坐在了架子把上,从裤子口袋里掏出许站长给他的玉米管理小册子看了起来。

“我说你这个人是怎么回事呀?回来了也不进家吃饭,你没有看天到啥时候了,难道就不渴不饿?"

林新成听到喊声,抬起了头看去,只见自己温柔的妻子一脸怒气的来到跟前,第一次责怪起自己来,就笑咪咪的说:“桂荣妹妹,你这生气的样子比不生气的样子还好看哩。你咋来了?"

李桂荣仍然生气的说:“你別喜皮笑脸的,我和咱娘在家都急死了,在大门口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你可倒好,回来了也不进家,我要不去庆祥叔家问,庆祥婶告诉我,我还不知道你们回来哩。"

林新成问:“庆祥婶告诉你,庆祥叔没有在家?"

李桂荣说:“你们沒有听说李小兵领着学生去南塘洗澡钓鱼,淹死了王由功的儿子吗?"

林新成说:“听说了,我们回来的路上,在柳林岗西头杨树下歇着时,去公社开会的朱书记和李朝阳后来也走到了那里歇着,再后来,林志强去找李朝阳报信,我们也都知道了。"

李桂荣说:“庆祥叔也是被林志强叫去帮助李朝阳解决问题去了。我问你,那两个干部不留下来看着,为什么让你一个清社员留下来看着?"

林新成说:“一路上,他们俩个都不让我拉车子,我没有他们累的慌。再一个,他们都是干部,吃了饭还要组织社员种玉米。我是一个清社员,没有组织人的任务,先看一会有什么不可?"

李桂荣一想也是,气也就消了不少,但还是说道:“你不是头上的伤才好吗?"

林新成让妻子坐在另一个车把上,李桂荣坐下后,他说:“我头上不是包个小手帕戴着草帽吗,晒不着也感染不了。我自己要是感觉不得劲了,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好妹妹,我知道让你和咱娘为我操心了,真对不起了,我先向你道歉。"

李桂荣听了这话,气全消了,接着说道:“俩口子人道的什么歉,我和咱娘为你操心还不应该吗?今天上午,孟凡芸和吕凤英两个姑娘来看你了,我对她们说你已经好了,不用再掛念了。"

林新成说:“这两个姑娘还真是挺重感情的,毕业这几年,每逢过年过节还有什么事了,都要来咱家。"

李桂荣说:“已经当亲戚走了。"

林新成说:“她们高中都快二年了,怎么还不讲结婚定婚的事?"

李桂荣说:“今天上午,她们也说了,她们想劳动二年后,通过推荐上大学哩。"

林新成说:“有志气。"停了一会儿又说:“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这些年咱大队推荐过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去上大学了吗?推荐过一个高中毕业生去上大学了吗?"

李桂荣也叹了一口气说:“也就是,我怎么忘了这一点,谁托生在咱大队算倒了八辈子霉。新成哥,不说这些丧心的话了,你先回去吃饭吧,我替你看一会儿,咱娘看我出来这么大会子不回去,又该着急了。"

林新成说:“那也好。"说着把手中的小册子递给李桂荣:“这本玉米管理小册子你好好看看,是县种籽站的许站长给我的,咱种这玉米,管理这玉米,它就是老师。"

这时李桂荣才发现丈夫认真看的这本小册子是管理玉米的,他真是干什么钻什么,钻研起来还着迷。就说道:“好吧,我也认真看看,到时候也给你参谋参谋。"

林新成走了以后,李桂荣也认真的看起来,不看不知道,一看大吃一惊,小册子上说,这两种玉米品种,最高亩产量,能达到一千五百斤,我的天哪,这顶上生产队自留品种的五六倍了。怪不得丈夫向庆祥叔首先建议更换优良品种。

李桂荣刚看了一半,村中生产队的上工铃声响了,接着传来了生产队长林庆祥的吆喝声。

大队的会议结束以后,林庆祥风风火火的回到家,老伴告诉他,买玉米种的三个年轻人已经回来了,林大勇和林新举回家吃饭去了,林新成在仓库门口正看着玉米种。他一听,高兴的往肚里扒了两碗早已凉透的汤面条,便走到大街上敲响了上工铃,然后沿着大街,扯开嗓子高声吆喝道:“全体男女劳动力都听清楚了,男的拿着铁锹抓钩,女的拿着瓢盆,都到村北仓库门口,听侯分配劳动任务…………"

生产队好多天没有让全体男女劳动力干活了,听到队长的喊声,纷纷从家里出来。他们手中并没有拿家伙,而是互相询问,干什么活呀?干什么活呀?也有干部家属知道内情的说,是要干种湿出玉米的,就有人说:“这不是瞎胡闹吗?地干崩崩的,丟下去个籽很快就敢蒸焦,浇上一点水滋拉声就干了,这是种庄稼吗?"有人又说:“种上出不出,干活总给工分吧,全当是挣的开会分学习分。"

人们议论归议论,最后还是回到家里拿上家伙来到了仓库门口。

林新成回到家里吃了两碗凉面条,也拿了一把铁锹和一个小瓢来到了。

林庆祥看人来的差不多了,便开始讲话:“咱男女劳动力都听清楚了,昨天晚上,咱队委会开了个会,研究了咱队的秋季粮食安置问题。现在天气大旱,种啥啥不中。麦季刮黑风减了产,秋粮再种不上,别说上交国家和集体储备了,咱的口粮也难保住。原来,咱队不准备种玉米了,咱队年年种的玉米,都是棵大穗小,空棵多产量低。昨天队委会上我们查查了原因,根子是在我们年年自留的种籽上。因此,我们决定今年还种玉米,只是不再种我们自己留的种了,要更换新品种。现在,林大勇林新举和林新成已经把玉米种买过来了。我们不但要种,还要多种,队委也决定了,两北坡那一百五十亩水浇地全种上玉米,今天下午咱就开始种,大家也都知道,玉米是针叶作物,不容易迫住,咱前边种着后边浇着,两眼机井各架一部机器水泵。咱队的劳动力,除了抽一二十个青壮年人继续在场打麦外,其他劳动力全部参加种玉米,先集中人力物力,种好这一百五十亩玉米,保住咱的口粮。为了保证这一百五十亩玉米出苗以后生长的管理,咱又研究成立了玉米高产实验组,由副队长林大勇具体负责任,由大队团支书林志强任实验组组长,实验组又分两个小组,第一小组组长由林志强兼任小组长,第二小组由林新成任小组长。停一会儿让会计林新举给大家宣布一下抽到实验组的人员名单。"

林庆祥的话虽然还没有讲完,已使社员们兴奋起来,一个个滿脸笑容的聚精会神的听他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土]平凡人生曲折路(22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vk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