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
全文约 1000 字 建议阅读 5 分钟
斯坦福大学的凯利·麦克尼格尔(Kelly Mcgonigal)教授在他的著作《自控力》一书中对自控力的发生、发展以及影响自控力的个人和环境等因素做了系统的阐述。最终,他将提高自控力的方法浓缩成两句话——对内接受自我,对外控制行动。
简单两句话,含义理解,但为什么我们懂了这么多道理,还是做不到自控呢?又或者能在一方面做到,另一方面做不到呢?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个模型,正是在生涯咨询中专门用来提高来访者的自控力,我们称它为「菱形四步模型」。模型版权来自贾杰老师,我们共同来看一下具体内容吧。
(如上图所示,这四个方面按顺时针依次是:期待、评估、价值和行动)
一、期待
如果不清楚自己的具体目标,大脑里就不会有事情成功后的“画面”,你就不会为这件事情去调动一切能量 ,去想办法,找资源,克服困难。所以,你需要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1、我到底要什么?
2、具体又是指什么?
注:假如没有什么具体的期待,就不要再与自己较劲了。
二、评估
好目标的标准是对你有一点点挑战,但又不会成为你的新“灾难”。因此,我们常说,理想是你努力跳一跳,能够够得着的那个苹果。空想是你躺在树下,幻想着苹果树上那个最好的苹果。所以,想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1、我的期待合理吗?
2、哪些是我要接纳的?哪些是我可以去改变的?
注:假如评估之后发现,自己的期待都是不合理、不现实的,那么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加现实感,而不是活在空想中。
三、价值
人之所以一直有动力,用四个字来概括,不外乎就是——趋利避害。你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1、假如这件事情成功了,我将获得什么?
2、假如这件事没有坚持下去,有哪些让我害怕的结果?
注:假如成功与否对你影响并不大,就果断放弃吧。
四、行动
行动是检验自我,认识现实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付诸行动,我们才能坚定地取舍。这时,我们要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1、我将从哪里开始迈出第一步?
2、我还需要获取哪些必须的信息?
3、尝试的结果有哪些可能?我将分别如何应对?
4、我还有哪些更好的方法,我可以去试一试?
5、哪些人可以来帮助我,监督我?
6、我愿意为此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7、即使结果未必如意,这个努力的过程将给我今后的人生带来什么?
注:假如暂时没有什么行动的动力,那就重新回去探索价值。
结束语
21世纪最贵的就是人才,人才与普通人的显著区别在哪?——自控力。自控力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借用这个模型,来帮助大家思考和行动,逐步提升,走向卓越。
感谢你的时间。
-END-
关于作者:盖洛普全球认证优势教练,生涯规划师&讲师,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指导师(在读),法国里尔商学院MBA,外企HR,国内多家职业发展平台签约导师和顾问,简书、知乎、豆瓣、壹心理平台优质创作者,助力个体及组织生涯规划与心智成长。
公众号ID:生涯规划与心智成长(EmilyDONG_2016)
知乎、简书、豆瓣、壹心理ID:Emily DO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