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集市普法
临泉县西的光华镇是临泉县除了城关镇外最大的乡镇,毕竟光华镇解放前就是一座县城,有光华县一中、二中,共产党在解放前就在光华县一中搞过活动,1965年光华县被并到了临泉县。
光华镇下面有8个村子,人口有近3万人,镇上就有近2万人,经济也比较发达。光华镇的人基本上都在做水泥外加剂,获得了中国外加剂之乡的称号。
光华镇流传着一句话:下了光华坡,化工厂比猪窝多,一根棍棍一口锅,一年挣它一万多。那个时候的万元户凤毛麟角,何况在这样偏僻的地方呢。
光华镇在农历逢五逢十有集市,人非常多。马院长带着马庭长、王娟娟和办公室主任,加上光华镇派出所的一名副所长、检察院起诉股一名干警和司法局一名快退休的人,宣传部派出了县电视台和县报社的人,这十几个人在马院长的指挥下,早早就在镇政府门口摆上了四个桌子,除了桌子铺上台布外,还在桌子后面的树上拉上横幅“临泉县送法下乡宣传站”。
上午十点多,陆陆续续就有好多农民前来赶集,因为快过年了,好多农民要购买年货,人就比较多;但因为天冷,大家基本上都是直奔自己想要购买的年货点,所以马院长他们这里的普法宣传站人不多,也有人看热闹,但没有一个人咨询。
电视台和报社的人就找马院长,说这样下去如何拍到新闻,总不能这样子上电视上报纸吧。
马院长也着急,毕竟这是第一次活动,第一次活动搞不好,后面咋搞呢?何况有的部门还想看他的笑话呢。
马院长把马庭长、办公室主任和王娟娟叫过来,商量咋办?马庭长说:农民爱看热闹,让光华镇政府工作人员弄几个鼓、几面啰,在这里敲一会,肯定人就会围上来很多;王娟娟说:也可以拿着宣传材料走到集市上去,给逛集市的农民说咱们在镇政府门口做普法活动呢,有啥问题都可以去问,而且今天是法院院长亲自坐镇,他们就更感兴趣了。
马院长听了侄子和王娟娟的建议后,说:“小马,你去找镇上的人,让他们找一些锣鼓,小王和李主任拿着宣传资料去散发,但散发一会必须回来,免得这边人多了,我们还要应对和解答呢。”
马庭长找到镇派出所副所长,副所长说:“光华镇街上就有农民为红白喜事组建的锣鼓队呢,我马上去叫。”
马庭长问:“要钱不?”
副所长说:“哎呀,要啥钱,我叫他们帮忙,他们敢不来?!”
副所长走后,王娟娟和李主任也各自抱着一大摞宣传资料分头行动了。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互相看了一眼,嘀咕道:“会不会有效果?”“肯定会有人来看,但我们需要的是有人咨询呀,我们又不是敲锣耍把戏的。”
王娟娟抱着一摞资料,走到一家卖羊杂碎的摊位,看到好几个人在吃,就给他们说:“老乡,我是县法院的,今天我们法院院长在镇政府门口给大家进行法律咨询呢!你们有啥问题,甚至有啥纠纷,都可以去问问。”
一个正在吃饭的人就问:“法院院长?你不会是哄我们吧?”
王娟娟说:“我哄你们干啥,我就是县法院的法官!不信你们吃完饭到镇政府门口看看就知道了呀。”
王娟娟就在集市上边走边发资料,并不断地强调法院院长在解答法律咨询呢。她的话真的激起好多弄明的兴趣,毕竟平时大家很少进法院,就算有点纠纷都是乡里乡亲的,找个有头有脸的人去说说基本上就解决了,今天能见到法院院长,就算没问题,也可以看看呀。
等王娟娟半个多小时回到镇政府门口的时候,镇政府门口锣鼓喧天,已经围上来很多人,一个咨询的人后面就有八九个伸长耳朵听的。
马院长看见王娟娟,赶紧说:“小王,你也赶紧过来,好多人要咨询呢。”王娟娟赶紧绕到桌子后面坐下来,就有一个人坐到她的对面,看她太年轻,就问她:“你也是法院的?”王娟娟赶紧说:“是的,你别看我年轻,我是正儿八经大学学法律的,请问,你要咨询啥问题吗?”
这个年轻弄明不好意思地说:“我是下面农村在,因我老婆家就一个女孩,我就倒插门到镇上了,现在有两个儿子,能不能让一个儿子随我姓?”
王娟娟知道农村传宗接代思想还是非常严重的,但还是从法律角度上说:“当然可以呀,儿子可以随夫姓,也开随母性,你们只要商量好就可以的。”
“但我岳母说:既然是倒插门就只能随他们的姓。”
王娟娟说:“你看,你们家已经有两个男孩了,你可以让老大姓你们媳妇的姓,让老二姓你的姓呀。你只要做好你老婆和岳母的工作就没问题的,并没有法律或法规规定倒插门生的孩子只能随母性。”
这个农民还想问,旁边的一个年级大点的就把他挤走了,正想问王娟娟问题呢,就见伸进来几个话筒,吓了一跳。
王娟娟赶紧解释:“他们是咱们县电视台和报社的,你有啥问题,请说。”
这个弄明想了想,说:“我是咱们镇上一家外加剂厂的老板,我们厂一年要销售外加剂2000多万元,但欠款太多,有的都欠了几年了,周转不过来,厂子都快开不下去了。”
王娟娟说:“看来你是咱们镇上的能人呀,你们雇了多少人?”
厂长有点自豪地说:“雇了50多人,全是光华镇的,我可从不拖欠工人工资的。”旁边几个七嘴八舌地说:就是的,老张人不错。
王娟娟就问:“那你为啥不通过打官司要钱呢?”
厂长说:“我没打过官司,不知道咋打,我听说打官司可麻烦呢。”
王娟娟说:“打官司一点都不麻烦,主要是你不懂就感觉麻烦。你不管告谁,都要有证据,比如有没有合同,发货记录,对方验收手续,有没对账单,对方是个人还是单位?有的欠款还涉及到诉讼时效,你如果在两年内没有要过钱,可能就过诉讼时效了,以后就要不回来了。”
厂长说:“啊?这么复杂呀?你把这些东西再说下,我记下来,然后我去准备这些资料,如果通过法院能要回来,我的厂子就保住了,这些工人也不会失业了......”
王娟娟耐心地给厂长说了打官司要搜集的证据资料,以及如何通过哪种方式可以弥补超过诉讼时效的问题......
等散集后,电视台和报社围着马院长,请马院长谈谈今天的活动。马院长面对镜头,不慌不忙地说:“今天是我们临泉县法院、和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门联合送法下乡的第一次活动,我们今天共接待了56个农民的咨询,涉及到婚姻家庭、宅基地、相邻关系、治安问题、拖欠货款等各方面,说明我们农民是需要送法下乡的,也说明我们搞送法下乡活动是必要的......。我们回去后,对今天活动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总结,以便做好下一次的活动,让更多的农民兄弟享受到送法下乡的好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