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204919/e39ffd8b792cc619.jpg)
同为笔,也有不同的境遇。不同的笔,有着不同的“笔生”。
有的笔,落到了备战高考的学生手里——最初几天,学生与它“如胶似漆”,一天里有一多半的时间把它捧在手心,差点没把它捧上天。它乐滋滋地贡献着墨水,从不介意学生臭哄哄的手汗。没两天,笔墨用完了,学生啊一点也不心疼,随手把它扔到了垃圾桶里,它的心碎了一地,被校工带走了。
也有的笔,遇到了“好人家”——是个节省的老教师。老教师的这支笔啊,用了几年了,没有墨水就换替芯,连笔盖都不知所踪,却还没有被丢弃。一支黑笔,顶着老教师不知从哪里找来的红笔盖,看上去滑稽极了。它却很满足,因为主人始终没有抛弃它,它也每天兢兢业业地为主人工作。
再有些笔,那是见过大世面的——高校毕业典礼的签名墙、著名作家的签售会、明星潇洒恣意的签名落款……它们写下的字,被闪光灯一遍一遍地照亮,被相机一次一次地记录,甚至、被狂热的人的手指一下一下地摩挲,那都是重要的字。但他们,不是重要的笔。
那——有重要的笔吗?有的,在书法大家的砚台上,在博物馆敞亮的展示厅里,还有历史的长河之中。
重要的笔,不是写重要的字,是写伟大的字。
现代的人们会为《兰亭集序》的遒媚飘逸所折服,但他们不会想到写下这“天下第一行书”的笔。因为这支笔,它太普通了。没有人记录它的形状、质地、遭际……但是,它绝对是重要的,它记录了它自己,用王羲之的手,用《兰亭集序》。
苏轼的斜握笔打破传统,《黄州寒食帖》名动书法界。大家都为苏轼的书法创新赞叹,没有人会说:哦,多亏了那支笔,给了苏轼斜握的机会。笔,只是人的工具。它再怎么重要,也不会有人写下它的名字。它的名字,是它写下的所有字。
笔如此,人何堪?
是否有一些人,就像那些被历史遗忘的笔一样,在方方面面都留有不朽的光辉,却心甘情愿地隐藏功名——我做了,就好了,不要别的。
我无法揣测那些写下伟大的字的笔,知道自己有多么重要、却又发现自己被完完全全地忽视时,会是什么心境。但是,我想,那些默默无闻地创造价值的人,应该也希望、哪怕只是刹那间的一个念头,希望自己可以被历史铭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04919/91096bdcf643f3f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