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与内心对话浙中廊诗群
离情别绪——初析唐代诗人对“大江”共诉衷肠

离情别绪——初析唐代诗人对“大江”共诉衷肠

作者: 陈水河 | 来源:发表于2020-01-05 19:51 被阅读0次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最近,看了《唐诗三百首》中的一些诗之后,发现唐代诗人撰写江与月的诗歌特别多,难道背后另有隐情?一探究,原来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就对江水有着天然的感伤,如把滔滔江水视作时间的流失,生命的流逝,朝代的变更,且把大江当作一个风险与美丽同在的地方,因而心中生愁生恨,也因而心里有着万千的别离情绪。这个,恐怕生活在现代社会里头的诗人们很难体会到的。

    简友摄

    都说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难懂,主要是诗歌中意象用得太多,而我们又习惯用已有的知识去解读他的诗,结果越解越与诗人自设的主题越远。好在他有一首诗非常贴近白话,这就是《暮秋独游曲江》,但我们最好用自己的生命体验来解读它。诗歌很短,却意味深长。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第一第二句用了重叠的手法。他讲自己在暮秋看到了枯萎荷叶,联想到了在春天时生长的田田荷叶。这只是一个现象。应该说,这个现象本身并没有主观的爱恨在里面。可是诗人的个人主观性加了进来,所谓“春恨生”、“秋恨成”中“恨”的主体都是诗人自己,正因为诗人有自己的执着,没有办法将这些当作客观世界中的一个现象。

    第二第三句那就更好解了,虽然自己站在江头,但因为自己“身在”才觉得情在,而情长则与江长有关,具有明显的个体生命意识。

    离情别绪——初析唐代诗人对“大江”共诉衷肠

    我们再随韦庄去看看他笔下的《金陵图》——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金陵为此六朝的都城。诗中写的“江”,自然是长江。

    让我们又随着伟大诗人白居易的诗歌《琵琶行并序》移步到九江郡。九江郡就是诗中提到的浔阳、江州的治所,今江西九江。他把客人送到湓浦口之后,本来就可以返回,但因为听到的琵琶声不是那个“呕亚啁折难为听”,故事就来了。原来那个老来色衰、嫁给商人的京城歌妓也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正因为白居易与京城歌妓两人有着相似的遭遇,诗人才会一声长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离情别绪——初析唐代诗人对“大江”共诉衷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cjc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