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过半百的汪奶奶躺在摇椅上微微打起了鼾。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轻柔地抚摸她苍老的面容。
家里的电话响起。汪奶奶缓缓睁开眼睛,愣了好一会儿才从摇椅上站起来,三步并做两步地跑到客厅,接起了电话。
“您好,我们是保险公司的,最近我们推出了一款新产品……”并不标准的普通话从电话里传来,汪奶奶脸上流露出一丝失望,但她还是默默听着那人说话,并没有挂断的意思。
对方一直没有得到汪奶奶的回应,不一会儿就自己下线了。
汪奶奶看着墙上的时钟,时针指着三,分针指着六,秒针……动的太快,汪奶奶已经看不清了。
“时间还早,出门走走吧。”
2
汪奶奶换了一件亮红色的老人衫出门了。她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溜达,看到鞋匠又和老婆吵架了,卖水果的老张和卖酱饼的老李还有卖衣服的小刘聚在一起打扑克,瘸了一条腿的大黄狗躺在地上打盹儿……
汪奶奶觉得双脚乏力,便坐在一处树荫下休息。她从包里掏出一块洗的掉色的手绢,一点点擦去头上的汗珠。
“汪妈!”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太太缓缓走了过来。
“赵妈!你可小心点儿。”汪奶奶起身把赵奶奶扶到自己身边坐下,两位老奶奶开始唠家常。
“你上个月不是住院了吗?怎么现在就出来了?”汪奶奶关切地问。
“这不是孙子上小学了吗?他爸妈每天都要忙工作,我又不放心别人带他,所以就出来了。”赵奶奶眼角含笑,还能带孙子是她最大的骄傲。
“你身体真可以吗?”
“嗨,我这个老药罐子,身体也就这样了。能帮儿女分担一点儿是一点儿吧……你呢?家里还好吧?”
“好!孙女大了,跟着他爸妈读书,现在我一个人在家清闲多了。”
“清闲点儿也好,时间不早了,我也得接孙子去了。”
赵奶奶颤颤巍巍地起身,汪奶奶不放心她一个人走,就陪着她来到了小学门口。
一群家长把道路围得水泄不通,汪奶奶和赵奶奶站在最外圈等待。伴随着下课铃声响起,校门缓缓打开。
一个又一个小孩子跟着一个又一个家长从自己身边走过。汪奶奶上一次经历这样的场景还是孙女三年级的时候,仔细算起来已经有五年了。
“奶奶!”一个留着寸头的小男孩扑向拄拐的赵奶奶身上,汪奶奶这才回过了神。
“小祖宗,你可要了我这把老骨头的命哟!”赵奶奶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脸上却是抑制不住的笑容。汪奶奶看着其乐融融的祖孙俩,着实有些羡慕。
“快!叫汪奶奶!”赵奶奶把那小孩放到地上。那孩子小声地问了一声好,然后把头转向一遍,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这孩子还挺怕生。”
“是啊,不过他还小,可以慢慢改。”
“他叫啥名儿啊?”
“赵国栋,小名栋栋,我取的!”赵奶奶又笑了起来,汪奶奶轻轻抚摸栋栋的头,那张小脸蛋儿红的和糖葫芦似的。
自此,汪奶奶总会陪着赵奶奶等在小学门口接栋栋回家,每天的放学时间也是汪奶奶最开心的时候,只是赵奶奶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了……
3
“我不做手术!栋栋还等着我接他呢!”赵奶奶躺在病床上,把被子蒙在自己头上,拒绝理会身边的护士。
“妈!您这身体不做手术真不行。”赵奶奶的儿子赵乾坤站在赵奶奶身边苦口婆心地开导她。
“做了手术,我就更不能接栋栋了……”赵奶奶翻开被子,浑浊的眼睛里含着泪水。
汪奶奶正好提着果篮走到门口。赵乾坤把汪奶奶拉到屋外请求她无论如何也要劝赵奶奶做手术。
“可是栋栋……”汪奶奶想起那个害羞的红脸蛋,有些不想赵奶奶走进冰冷的手术室。
“我妈这次再不动手术,栋栋可能就没有奶奶了……”赵乾坤靠的医院的墙上,长叹一口气。
汪奶奶捏着手里的果篮边,沉默地推开了病房的门。赵奶奶看到汪奶奶走进来赶忙理了理自己凌乱的头发,年迈的脸上挤出来一丝笑容。
“赵妈,身体还好吧?”汪奶奶把果篮放在床头,脸上也带着和赵奶奶一样的笑容。
“汪妈,咱俩认识这么多年了,今天我想求你件事……”
窗外,阳光被乌云遮住没有一丝亮光。
4
汪奶奶和赵乾坤来到小学门口,栋栋背着书包一蹦一跳地走了出来。
“奶奶呢?”栋栋疑惑地问。
“奶奶今天有点事,所以让我和汪奶奶来接你。以后你也住汪奶奶家。”赵乾坤平静地说。
“为什么!”栋栋不满这样的安排。
“让你去就去!废什么话!”赵乾坤厉声呵斥,栋栋被吓得低下头去,不敢再多说一句话。
“栋栋,你奶奶这几天身边不舒服,要住院治疗。你这么听话,一定不希望你奶奶一边治疗一边照顾你对不对?”汪奶奶蹲下来,抚摸着栋栋的小脑袋瓜,轻声安慰他。
“我奶奶是不是要死了?”栋栋抬起头,清澈的眼睛里闪着泪光。汪奶奶没有料到这么小的孩子居然一句话就戳穿了自己的谎言,一双手停在半空不知如何是好。栋栋已经明白了一切,他低下头。
眼泪滴落在土壤里,悄无声息。
5
汪奶奶,赵奶奶,赵乾坤,甚至栋栋之间都达成了一种默契——他们在一起时都绝口不提赵奶奶的病,仿佛这样赵奶奶就可以痊愈。
但随着天气转凉,动过手术的赵奶奶更不愿动弹。每天窝在那张纯白的病床上,就连身上也只剩消毒水的味道了。
汪奶奶还是照常接栋栋上下学,赵乾坤本想给汪奶奶一些生活费,但汪奶奶死活不要,于是他便三天两头地给汪奶奶送点猪肉水果什么的。
汪奶奶的儿子汪俊知道这件事后颇有微词。汪奶奶便要求他把孙女送回来,汪俊推辞几番就不再言语了。
是啊,要怪就怪自己没多少文化,辅导不了孙女的功课啊。
汪奶奶揉了揉眼睛,为栋栋买了好大一个棉花糖,孙女在的时候也喜欢吃这个。
“您好,我们是保险公司的,最近我们推出了一款新产品……”又是那个保险公司,又是那个接线员。汪奶奶听着电话,在对方下线后,自己才放下了听筒。回过头,栋栋正一脸疑惑地看着自己。
“怎么了?”汪奶奶起身来到栋栋身边。
“为什么你接了那么久的电话却一句话都不说呢?”栋栋把最后一口棉花糖含在嘴里,小心翼翼地问。
“因为对面是保险公司,我不想买保险。但是如果直接挂断那个接线员就没有薪水,如果和他聊天又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我经常听他介绍一分钟业务,这样他有薪水我也可以省去麻烦。”
汪奶奶耐心地解释。栋栋认真听完,一双眉毛紧缩着,认真地思考这个答案。汪奶奶打量着栋栋,除开上次的生死问题,说到底栋栋其实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啊。
“反正这是一件好事对吧?只要是好事我们都应该去做对吧?”栋栋底气不足地给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嗯,好事总要有人做的。”汪奶奶微微点头。
得到了肯定,栋栋也跟着汪奶奶点起了头。
一老一小就这么面对面摇头晃脑,最后都笑了出来。
6
寒假到来,栋栋依然住在汪奶奶家,汪奶奶的孙女汪雅涵也回了汪奶奶家。
一开始,汪雅涵并没有理会这个小孩子。可时间长了,汪雅涵发现汪奶奶的注意力全在栋栋身上,连自己感冒发烧都只是带自己去开了副药。这要是在以前,汪奶奶绝对会顿顿鸡汤嘘寒问暖。
渐渐地,汪雅涵开始针对栋栋。
一个是自己的亲孙女,一个是好友的亲孙子。汪奶奶看在眼里,实在又不好多说什么。
“汪奶奶,要不我还是回家吧……”栋栋低着头来到汪奶奶面前,一双小手互相揪着,耳朵根也红的通透。
正如栋栋第一次见自己一样,害羞而疏远。
或许有的东西,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吧。
汪奶奶抱歉地摸了摸栋栋的头,她终究还是没有兑现赵奶奶的承诺。
7
除夕前一周,赵奶奶终于扛不住严冬,走了。
葬礼上,赵乾坤忙着招呼到场的亲朋好友。栋栋坐在板凳上,呆呆地看着赵奶奶的遗照。
这张照片是赵奶奶一年前拍的,那时她还能笑得灿烂,如今……
“我这辈子什么都好,就是放心不下栋栋。他刚出生时才四斤半,那张脸黄得和南瓜一样,头发全揉在以前还没有一颗绿豆大……”
“栋栋小时候老爱哭,而且白天不哭晚上哭。我就抱着他每天在房间里哄,每次哄的时候都给他唱《茉莉花》,结果他开口第一句话是人人夸……”
“栋栋虽然害羞,但其实机灵着呢。第一天上幼儿园别的孩子都在哭,就他不哭。晚上接他回家,他还说奶奶,我今天没有哭,可不可以多吃一颗大白兔奶糖……”
“汪妈,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动了手术后,就半只脚迈进棺材了。现在我能信的人就只剩你了,帮我好好照顾栋栋,求你了……”
汪奶奶看着赵奶奶的遗像,右下角标注了她的名字——陈翠芳。这么多年,一直叫她赵妈,却连她的真名都忘记了。
而自己的真名——何桂兰,又有多少人会记得呢?
“我奶奶是真的死了吧?”赵国栋的声音很轻,仿佛在问何桂兰,又似乎在问自己。
“嗯。”何桂兰把赵国栋揽入怀中。
“我好想她。”赵国栋牵起何桂兰的衣角。
“我也是啊。”何桂兰牵起赵国栋的手。
8
除夕过后,汪雅涵和汪俊离开了何桂兰家。赵乾坤给赵国栋找了个保姆。
何桂兰又是一个人了。
“您好,我们是保险公司的,最近我们推出了一款新产品……”还是那家公司,还是那个接线员。
“小伙子,你口才这么好,用来买保险真有点可惜。”何桂兰破天荒地回应了对方,电话那边沉默了。
何桂兰看着墙上的时钟,时针指着三,分针指着六,秒针……动的太快,何桂兰已经看不清了。但她知道秒针已经旋转了一周,而她接起电话已经一分钟了。
“时间到了,小伙子,新年快乐。”何桂兰说完这句话就挂断了电话。所以她不会听到那个接线员也回应了她一句“新年快乐”。
“时间还早,再去睡会儿吧。”
何桂兰窝在被窝里,像极了陈翠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