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那火车去拉萨,去看那雄伟的布达拉,还有美丽的格桑花,盛开在雪山下……”
这首深受人们喜爱的当代流行歌曲所描写的景象,其实很早就是我们童年美丽的经历。五零后的我们,从出生起就成了第二代援藏人,随父母辗转在各地的驻藏办事处,上学后,我们在校园内外,最爱听也唱的最多的,就是那些脍炙人口的藏族红歌:《在北京的金山上》《洗衣歌》《翻身农奴把歌唱》《歌儿献给解放军》,金珠玛米,扎西德勒,呀拉嗨司,早已是我们美丽的流行语!
我虽是西藏单位的人,但初次去拉萨,却是在调回无锡五年后的一九九四年暑期,我回格尔木探亲的时候,抽空在格尔木住西藏招待所,搭了一辆去拉萨的长途客车,就出发了。沿着延绵千里的青藏公路,汽车正把我从繁忙工作的现实中,载向了西藏之旅的梦境。
一路上,沿途美丽的草原、湖泊和唐古拉山、当雄、那曲……沿线美丽的自然风光牢牢地吸引着我们的目光和镜头。广阔的草原上,点缀着黑色的牦牛,白色的羊群。纳错湖畔,美丽的夕阳给夏日的草原镀上一层迷人的金色。遥远的天边,圣洁的雪山逐渐清晰地展现在我的眼前。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行走在“天路”上,我们心中由衷地感谢那些伟大的公路建设者,感恩我们伟大的祖国,感恩这个伟大的新时代!
到了拉萨,到弟弟家住了几天,在弟弟同伟和表妹修燕陪伴下,先去了去大昭寺。
寺庙内外,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藏族百姓。他们神情庄重,行色匆匆。许多人一手捻着佛珠,一手转着经桶,小声念着经文。也有人虔诚地把带来的酥油,柏枝投入燃烧的经炉,浓烟倏然飘入蓝蓝的天空。空气中弥漫着藏香、酥油、奶酪的混合的香味。而最让人感动的,是那些忠实的朝拜者。他们面朝大昭寺正门,面向自己心中的大佛,五体投地,不知疲倦地趴下、起立、趴下……我怀着深深的感动,久久地凝视着她们。不管身前是草地、砂石、泥水,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趴下去叩拜,也许他们正是不远千里,从甘肃、青海、西藏的一个偏远村落,一路匍匐,来到圣城拉萨,来到他们魂牵梦萦的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我敬畏宗教,敬畏人类文明文化!一个人,只有懂得敬畏,坚持信仰,他才能走向成熟,走向高尚。宇宙自然,天地万物,文化宗教,都是伟大和值得敬畏的!拉萨,是世界范围内少有的几座信仰之城!
拉萨还是日光城。这里最廉价最慷慨的就是阳光。清晨,朝霞散开,一轮朗日就爬上布达拉宫的金顶,然后撒满拉萨城的每个角落。每个人的身上,都镀上阳光的金色;每个藏族人的脸上肌肤上,都写满了阳光的符号。公园草坪上,小路上温柔的落叶,美丽的就像翩翩飞舞的彩蝶。让人忍不住想把她们做成美丽的挂毯,美丽的披风,让她们的美四季永驻,长留人间。
拉萨又是摄影家的天堂。上帝恩赐给它充沛的光,多彩的色,让这里流光溢彩,让你随手拍一张照片,就是一幅精美的画作。当你进入一个小藏餐馆,看见墙上一幅幅美丽的藏族生活油画,餐馆实木的桌椅,柔和的色彩,一种家的温馨,让人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行走在八角街上,两边鳞次栉比、色彩绚丽的店铺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服饰、靴帽、唐卡、藏毯、器皿、香料……这里就是一个藏族生活和艺术的展馆。美丽的衣帽服饰,绚丽多彩,和谐得体,让你有一种强烈的购买冲动。记得学生时代跳藏族舞蹈,穿上美丽的演出服就总想多穿一会儿,总想多拍几张照片留住那份美丽!站在唐卡画店铺前,我驻足良久,流连忘返。唐卡那种丰富的色彩,细腻的笔法,和谐的画面,就是一个大画家见了也会爱不释手。看到藏民们喜悦地走进店铺, 精心挑选、试穿着藏袍藏靴,或者挑选其他用品,用藏语与老板讨价还价,然后塞满大包小包,满意地离开,我仿佛自己也得了心仪的礼品一般,满心欢喜。
大昭寺与八角街,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这里如此完美、奇妙地融合,这究竟是造化神奇,还是那些像松赞干布、文成公主一样有远见的高人们奇特的创意?寺庙,是人们安放心灵,抚慰灵魂的精神殿堂。相反,八角街,却是人们安放生活,满足世俗欲望的物质之所!在这里,我仿佛醍醐灌顶,明白了一点神秘西藏,圣城拉萨的真正含义!
今天的西藏,和松赞干布时代一样,是历史上最和谐的西藏;但是,今天的西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同步飞跃,又远远地超出了松赞干布时代,是历史上最幸福,最美好的西藏!
第二天,我们又去了布达拉宫。远远望去,布达拉宫庄严神圣,神秘祥和!乳白,藏红,金黄,与湛蓝的天空,组成一幅绚丽的油画。绕着布达拉宫,沿着龙虎潭公园蜿蜒曲折的石径,转着经桶,缓缓地绕一周。无论任何一个角度,布达拉宫总是那么完美,优雅,大气!
去的时候,正好遇上雪顿节,在藏语中,雪顿节的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晒佛节”。
在第一缕曙光的辉映下,伴着凝重、庄严的法号声,一幅500平方米的、用五彩丝绸织就的巨大释迦牟尼像徐徐展露出祥和的容颜……数万名信徒和深受感染的游客无不双手合十,顶礼膜拜。
完成了晒佛观礼,我们又来到罗布林卡,这里可以说是拉萨的“颐和园”,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是历代达赖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园内有植物100余种,不仅有拉萨地区常见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异草,还有从内地移植或从国外引进的名贵花卉,堪称高原植物园。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古迹最多的园林。1959年,辟为人民公园。很多藏胞在节假日都会去罗布林卡扎一顶帐篷,饮酒歌舞。
由于是雪顿节,藏戏班子也纷纷来到罗布林卡演唱。附近的居民,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扶老携幼,提上酥油桶,带上酥油茶在罗布林卡在繁茂的树荫下,搭起色彩斑斓的帷幕。在花香草肥的绿茵上,铺上新卡垫、地毯,摆上果品佳肴,席地而坐,边饮边谈,载歌载舞,观看藏戏,享受节日的欢乐。到了下午,各家开始串帷幕做客,主人唱各种不同曲调的酒歌劝来宾,敬酒声、祝福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当晚霞染红天际时,我们才随着人流,踏着暮色,离开了罗布林卡。
二十五年后的今天,听着这首“坐上了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呀。盛开在雪山下。”那充满野性的魅惑,穿透了我的心房,再次引起对天路之行的回忆,也由衷的对天路的飞速变化赞叹,当年我坐着长途颠簸在狭窄、陡峭、空气稀薄的唐古拉山路上时,何曾想到过会有“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美了天路,醉了天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