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天本不冷,但下雨的冬天可就冷了。小雨淅淅沥沥,汇聚成大的水线,从油纸伞的边缘落下。我双手合十,捧着伞,因为冷,我紧紧地手握手。经过“文公阙里”的牌坊,跨过石门坎,我走进熹园。
引桂桥静静地走在这座拱桥上,它有一个美好的名字——引桂桥,希望走出蟾宫折桂的人。抬头看,沿着青石板,拾级而上,是尊经阁。今天太冷了,估计门没有开吧,不然可以进去翻阅经典了。
站在桥上踟蹰了一会儿,向左走?向右右?桥上站着一对金童玉女,他们安静地看着来往的行人,像是在等待什么。我走近他们,只见这位公子主动与我说明缘由,原来他们有事托付于我。
才子佳人这位公子本是朱家庄的一户人家的二公子——朱启明,在家人的殷切期望下,他进京赶考,希望能考取功名,可以“学而优则仕”。无奈他屡次受挫,终不得成功。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名落孙山的他,却意外收获了爱情。他和同村的朱家四小姐——朱小云情投意合,本也是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无奈婚姻只能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他们自己不能主宰。说到这里,他们又黯然神伤。最终他们只能决定私奔,来反抗命运的安排。
朱启明公子要让我带话回家,并把信物交与他的家人。我接过他的“爱情木牌”,一时竟语塞,只是连连点头,答应道:“好!好!好!”说罢,我便离开了。恍恍惚惚,我才想起,他说家住朱家庄的澹成堂。可是,那又在哪里呢?我并不知晓。我继续漫无目的地往前走。
树下,伞下 黄昏 雨中驻足雨中,看到熙熙攘攘的行人,也偶尔会伞沿交汇。继续往前走,到一处停下,走进一个小门,到了一个小姐楼。听房里的姑娘说,她姐姐刚出嫁,家里还是一片喜庆呢!抬头看楼阁,想象着这家小姐在上面抛绣球的情景,当时楼下肯定热闹非凡。门边上的矮强上,布满了爬山虎,这个季节褪去了绿油油,剩下一片茎干和几片微红的叶子。遮羞墙啊,遮不住生命的活泼。
小姐楼走过善庆堂,来到澹成堂。这是一个茶商之家,门口伫立着一棵古老的板栗树,“开门见栗”,真是吉利呀!走进内宅,大大方方的厅堂,周边围着几厢房,雨水滴滴答答,天井中间有一口大缸,已经装得满满当当,聚财聚餐。
突然在脑袋一闪,刚才那位公子不就是让我来澹成堂找她的父母吗?恰巧碰到了朱启明的哥哥,于是我把他弟弟的情况说了一番,哥哥捶胸顿足,抱怨弟弟不争气。他很痛心,但是又做不了主,便让我去告诉他的父亲。
听说,他的父亲在紫阳书院。于是我便寻找书院去了。走过一个湖,便看到了书院。雨水打在湖面上,平静的水面上惊起了一圈圈的涟漪。湖边山色,尽收湖底,湖边的伫立着,湖底的摇曳着。驻足欣赏,竟又忘了别人托的事儿了。
雨中赶路我走进了瑞云楼,一问,才知道,原来朱家老爷不在这里,听说他带人去了龙尾山,开采矿石了。我听着有点迷糊。接着走进了书院的讲堂,正巧碰上很多书生在向朱子行跪拜礼,我静静地在旁边站着,不自觉地也加入了。礼毕,我们拿起桌上的竹简,一起读了两遍《朱子家训》,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地震撼了。
读朱子家训 雨点起涟漪 鱼儿欢游 形色匆匆走出书院,我又想起了公子托付自己的事儿,可是,我要怎么才能找到他的父母呢!正在愁眉不展之时,突然听到一对路人,一高一矮,他们在讨论:
“你知道吗?朱家二公子,他中举人了!”高的说。
“是吗?他不是跟小云准备私奔吗?”矮的说。
“是啊,也不知道他们走没走成!”高的说。
“谁知道呢!听说小云早就被他父母指婚了,估计父母不会同意他悔婚!”矮的说。
“那他俩可咋办呀!”高的说。
……
越听越觉得曲折,感觉跟听小说一样!渐渐地,他们走远了,我也听不见讨论声了。突然,我又想起来了朱公子,他托付我的事,我还没完成,然而,这事情却又变了,我是不是应该回头告诉他们呢?我在琢磨着。打算往回走,可是,我已经不记得来时的路。只好继续往前走。
刻砚路过神仙树,穿过歙砚碑廊,来到制砚坊,看到很多人在亲手刻砚,我也很想参与。于是,我便坐下来,耐心地雕刻起来。很久很久,我终于刻好了一个“孝”字。站起身来,突然又想起来了朱家二公子。急匆匆又走了出来,一直往前走,绕绕拐拐,突然,发现自己又站到了来时候的那个桥头——引桂桥上。
我四处寻找公子和姑娘,但是怎么也没有瞧见,我正在万分担心之时,突然,有一个工作人员,上来跟我说:“你好,请你来这边换衣服!”突然恍然明白,原来我是穿越了,刚才去了一趟宋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