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大学同学,是三年同一宿舍的舍友,还是毕业后在我无家可归时好吃好喝收留我七天的朋友,更是在同一家公司一起工作一年的同事。很可惜,我们不是闺蜜,仅仅是不见面、不常联系的朋友。
今年八月的一个晚上,十点钟,老公接到大学同学的电话,有个活动要我们参与。是关于她的捐款活动,不久前她早产生下两个宝宝,小小的人儿要在保温箱里观察一个多月,住院费用需要几十万。她已经在水滴筹上发起了爱心救助,在北京的大学同学得知后,急忙联系班里的其他同学,希望大家都能在经济上帮帮她。
这个消息很突然地落到我耳朵里,又惊喜又忧愁,惊喜她多年求子有果,忧愁她如何凑到几十万。先在朋友圈里转发她水滴筹的链接,希望朋友的朋友们把消息扩散开来。至于我捐款多少的事儿需要跟老公商量,因为他也是她的大学同学,我们三个人同一个班级。
班长是她的老乡,主动在微信里建群,四处加散落在天南地北的同学。这个群就是为捐款而建的,我有她的联系方式,便没有进群。老公被班长拉进群里,里面的动态他一清二楚的知道。他跟我说大家都在找人,找没有进群的人,包括我。我笑称自己上“热搜”了!
我和老公商量后,单独给她发了红包,五百块,并附上几行字——昨晚才得知你筹款的消息,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虽然微不足道,但请接受,盼着宝宝们早点出院回家。她回复我一颗爱心,同时让我保重身体。
红包是中午发出的,我的爱心已经安放妥当,便忙自己的事情,不再特意关注这件事情了。然而,傍晚接到另一个大学同学打来的长途电话,说我一个无业游民可真大方,我惊讶地反问道哪里大方,哪里显示钱数了?原来她把同学的捐款金额一笔一笔,对着人名发到那个群和朋友圈里,发的每一条都以——感谢你们的善举,七个黑字来开头。
老公听完我们的对话,拿起手机,到那个群里去看,我站在一旁,特别好奇地跟着他去瞧。心情像极了上学时去百名榜前找自己名字的那般激动和紧张!我和老公的五百块“善举”算是“中等生”,第一名的是一个同班男同学,两千块的“高分”把大家丢得远远的。
看到老公沉着脸,一副不悦的表情,我不解,比起有人捐款五十,我算够意思的。难道老公嫌自己小气了?可是我们的条件的确不乐观,尽力而为,问心无愧就好了,为什么不高兴呢?追问许久,他才说因为什么,原来是不高兴她把同学名字和捐款金额一一列示出来。
列出来有什么不高兴的呢?捐多少还怕列出来吗?我继续对老公刨根问底,可他偏偏不理会我,一个人生着气坐在沙发上一句话不说了。看着他好笑,心想人和人真的是想法迥异啊!这件事对我来说,列示与否一点都不会影响我的心情,反倒是有两个字,让我看到不是很舒服自在——善举。
我觉得善举应该用在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之间。我与她,有情,有义,更希望她用“情义”二字来感谢我这次的微薄之力。即使不感谢,也不会责怪她什么,因为她要面对的困难会占据她全部的精力,只要她安全度过这个难关,我这星星之火也算没有白燃。她能好,甚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