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八十)> 是以君子终日行

作者: 巨山寺 | 来源:发表于2020-06-28 23:28 被阅读0次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①。虽有环观②,燕处③则昭④若。


【注释】

①辎重: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搬运的物资,外出的人携带的包裹行李。可引申为重要的人格品质

②环观:安闲的生活

③燕处:闲居,安息的处所

④昭:光亮、显著,明显的样子


【感悟】

<感悟源于作者本心,不含学术分析>

君子指有智慧的人,老子说有智慧的人“终日行”,并且一直带“辎重”。“辎重”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负担,弃之则轻便许多,然而轻松只是暂时的,当危机到来时,丢弃“缁重”便成了崩塌的根源。引申到人的品质上,“缁重”便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品质,比如:诚信、坚毅、果敢…一个人不加约束自己很容易,放纵自己也很潇洒,但是人终究不是流星,追求瞬间闪耀必然换来长久暗淡。

老子强调有智慧的人无论在环观还是燕处(比喻安乐之处),“缁重”都不离身。引申为一个人无论是喧闹还是独处,都当坚守自己的人格品质,似乎与孔子讲的慎独有所重叠。

老子的话让我想到一副曾经很火的漫画:

背上的“缁重”

<上一篇          查看专题          下一篇>

相关文章

  • 道德经(八十)> 是以君子终日行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①。虽有环观②,燕处③则昭④若。 【注释】 ①辎重: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搬运的物资,外出的人...

  • 不打无准备的仗【1】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辎重”就是粮草,君子不管到哪里去...

  • 百字瞻瞻48: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百字瞻瞻——道德经与孩童生长48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道德经...

  • 解读《道德经》之26-1:重为轻根

    “重为轻根,静为燥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出自《道德经》第26章,意思是说:沉重是轻浮的根系,清静是烦躁的...

  • 读书打卡 day72/100

    《道德经》国学经典教育读本 上篇|第二十六章 经典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

  • 什么是轻重?什么是静动?

    《道德经》第26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 《道德经》II名句摘抄(4)2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轻浮,是不懂得自重是根本;浮躁,是不懂得安...

  • 宁静与厚重的力量

    ——《道德经》学习笔记 第二十六章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唯有环官,燕处则昭若。...

  • 敬重万乘之主——虚灵之神~《道德经》第26章新注解

    #一年读一遍《道德经》##每日箴言金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是以君子终日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道德经》 从物质层面理解,“辎重”就是粮草,君子不打无准备之仗。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八十)> 是以君子终日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kd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