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作过程中,我们经常被许多陈规陋习,或者似是而非的观念(套路)所束缚,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束缚写作的手脚,弄得一些作者无所适从。比如,历来流行这样一个观点:搞理论的写不出好小说,或者说,评论家很难搞创作,因为理论需要更强的逻辑思维,创作更依赖于形象思维,理论与创作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拧不到一块去,有人甚至搬出来鲁迅的话做论据,证明理论和创作不可兼得。
郝老师查了《鲁迅全集》。确实,鲁迅在厦门大学教书的时候,写给许广平的信中曾有类似的表述。
鲁迅的原话是这样的:
“做文章呢,还是教书?因为这两件事,是势不两立的:作文要热情,教书要冷静。兼做两面的,倘不认真,便两面都油滑浅薄,倘要认真,则一时使热血沸腾,一时使心平气和,精神便不胜疲惫,结果也还是两面不讨好。看外国,兼做教授的文学家是从来很少的。”(《两地书·六六》)
鲁迅与许广平
鲁迅用了“势不两立”来谈及教书与创作之间的矛盾,其实鲁迅说的教书更多包括学术研究和理论建构。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之父,他的创作功绩已载史册;当然,他还是一位学问家和文学史家,其《中国小说史略》也是了不起的史家著述。在鲁迅身上既体现学者的严谨和理论素养,也有小说家丰沛的想象力和创造活力。
郝老师注意到,鲁迅之所以说创作和研究不能兼得,“势不两立”有具体的现实原因,那就是他在厦门大学收到胡适门徒刁难,觉得自己在大学做研究必然惹闲气,受非难,不如搞创作自由自在,于社会更有利。鲁迅的时代纷争不断,社会风雨飘摇,创作和研究,他不得不选择一端;但他并没有说搞研究就不能搞创作,或者搞研究的人没有能力搞创作。
其实,国外关于研究和创作不能兼得的说法也很流行。近读美国著名作家艾萨克·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的作品,发现美国的学院派作家非常多,许多作家都在大学有教职讲授文学和创作。但是辛格却认为作家在大学教书不利于创作,尤其是一个作家不能兼为批评家:
“一个作家兼为批评家,对他自己是不利的。当然他偶尔写一篇书评或者甚至一篇关于文学批评的文章,这都不要紧。但是如果这样的分析成天做下去,成为每天的面包,那么有朝一日就会成为他写作的一部分:一个作家一半是作家一半是批评家很不好。他就会把他的主人公当作写论文的材料,不是讲故事。”(辛格:《我的创作方式》)
辛格的创作谈
辛格的担心是对的:一个整天写论文的作家是不可想象的。但是,我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专职搞创作的人越来越少,除了通过拿版税取得财务自由的极个别文学大佬之外,多数作家是兼职,他们白天上班,晚上创作,或者工作日上班,假期休息日创作。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学创作变得越来越大众化(网络文学)和非专职化(改革专业作家制度,取消财政养作家),文学创作这个职业变得越来越多元。目前很少有体制内的专业作家了。文学编辑、新闻记者、出版人、大学老师、研究人员等职业成为作家的首选,或者说,他们成为作家之前,就在上述这些行当中工作。郝老师曾当过编辑,后来从事管理工作,再后来专职作研究。但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郝老师不忘写小说,每年都有长长短短的小说出版或发表。
照此说来,批评家成为作家,一只手写评论文章,一只手写小说,也就顺理成章了。当然,不是所有的批评家都能写小说,写小说需要专门的能力,感性思维和想象力要强大到足以驾驭小说这种文体。当然,还的有那么一点契机和运气。
有朋友问,评论家写小说会出彩么?当然!现代文学史上的小说巨匠茅盾就是先当评论家,编辑《小说月报》,后来生活遭到变故: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政治抱负“幻灭”,受阻于牯岭,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在苦闷徘徊中潜入上海,写起了小说。《蚀》三部曲轰动文坛,编辑家沈雁冰变成了小说家茅盾,几年后写了不朽名作《子夜》。
茅盾先生
如今,不知从什么是开始,文坛吹来一股“妖风”(李敬泽语),一批文学评论家开始蠢蠢欲动,跃将起来,纷纷“跨界”写小说。他们一手搞评论一手写小说,“跨界”成功的也大有人在,著名的有李云雷、梁鸿、房伟、项静。年长的有上海的吴亮和海外归来的李陀,那都是八十年代就成名立万的文学评论家,各自给我们奉献出了一部相当有意思的长篇小说。
李云雷作品研讨会在山东聊城大学召开
去年,李云雷小说集《再见,牛魔王》出版,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好评如潮,便是其间的一大盛事。郝老师亲自参加过李云雷小说研讨会两次。一次是在山东聊城大学,一次是在北京十月杂志社。大家都感慨发现了另一个李云雷。李云雷的小说写得细腻、多情、温婉,与他的评论的冷峻、严正和宏阔恰成对比。这是令人值得深思的现象。
李云雷小说集《再见,牛魔王》书影
梁鸿是人民大学的教授,也是一个比较资深的评论家。他的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颇受瞩目。郝老师在当文学编辑的时候曾采访过她,写了《一个女作家的成长之路——梁鸿小传》,颇受好评。近年来,梁鸿转而写小说,长篇小说《梁光正的光》是2017年11月份出版的。
梁鸿接受郝老师采访,2011年
苏州大学的房伟教授近年来写小说也是风生水起。房伟曾在山东师范大学任教,郝老师与房教授在一起开过两次会,对这位胖胖的说话慢条斯理的仁兄印象颇深。后来房伟南下受聘与苏大,一边搞评论一边写小说,尤其是他的抗战系列中篇小说写得很有水准,受到学界关注。
房伟小说研讨会
2016年吴亮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朝霞》,真是令人惊喜,也颇有反讽意味:61岁的老教授写了一部叫“朝霞”的小说,让人增加无尽的联想。而著名的“陀爷”李陀写的长篇小说《无名指》,发表在2017年的《收获》长篇小说专号夏季卷上,也是引来无数围观。
吴亮介绍他的长篇小说《朝霞》
你想,李陀在中国文学批评圈四十年,成就了无数作家,他的手指简直就是“金手指”,却写了一部《无名指》,更是让人感到好奇。写的怎样,留待世人品评,但二位“老评手”纷纷写起小说来,真是让人深思。
79岁的评论家李陀写小说《无名指》
无论年轻,还是年长,这些批评家写起了小说,郝老师认为,这不是个别现象,这至少说明两件事:
第一,我们当下的文学即将发生重大变革。春江水暖鸭先知,评论家更敏感,他们用这种方式回应那个即将或正在到来的新的历史时刻。
第二,评论家普遍感到把握时代的力量变得越来越苍白无力。换句话说,他们用评论的方式对世界说话,已经不好说,不便说,或说话不灵了,只好改用小说的方式把握时代,用小说形象向这个世界发声。
本课程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学者作家郝庆军倾力打造的创意写作黄金课程!
作者简介:
郝庆军,1968年生于山东,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博士,学者,现居北京。曾任《传记文学》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总编辑、《炎黄春秋》总编辑兼法定代表人,现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专门从事研究与创作,兼任研究生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导师,教授创意写作学。出版学术专著《诗学与政治:鲁迅晚期杂文研究》《民国初年的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等。200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迄今发表长篇小说《艺术家》《朱尔迅》和中短篇小说若干篇,出版小说集《我从海德堡来》等。
欢迎关注
微信公众号: 立身文化
今日头条:郝庆军创意写作
微博账号:立身文化
投稿请发送致邮箱:haoqj2003@sina.com
这里有您想要的小说写作干货 关注“郝庆军创意写作”获得更多写作信息,可直接与老师沟通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