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李笑来
第二章 现实(思维层面)
1.现实之[速成绝无可能]
- 对自己不满时,接受现实。
- 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2.交换才是硬道理
- 与别人进行价值交换——常思我有什么可以给别人的价值?
- 拿出纸和笔认真面对自己——我有什么?我想要什么?
- 与自己进行交换——用“我有的”去换取“我要的”;
- 常更新表格。
3.完美用不存在
- 没有完美的准备,也没有完美的结果。
4.未知永远存在
5.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 别总急着摆脱现状,然后因为不满而陷入迷失的恶性循环中。
- 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
- 不要常常觉得苦(这会让人忍不住顾影自怜,浪费精力与时间),而要想办法找到乐趣。
受情绪影响是最低级也是最常见的错误,而顾影自怜又是另一种极度浪费时间的心情的事情。
因为可怜自己,并不会对现状有任何改变。低落的情绪状态还会让自己效率受到影响,让人自暴自弃。
6.与时间做朋友
- 没有人可以管理时间,每个人能管理的只有自己。
第三章 管理(真正的小方法)
1.估算时间
- 在估算时间的时候,要比自己原本预算的再多留一倍的时间。
- 拖延症也是因为估算时间错误——总想着时间很够,其实根本就不足够。
2.及时行动
- 要么今天!
- 要么现在!
3.直面困难
- 效率低下、拖延的本质是回避困难;
- 因为困难,所以不想去做——以为对困难视而不见,就会消失?
- How?——先吃掉最大的青蛙!
4.关注步骤
- 在做一件任务前,先三思 ↓ ↓ ↓
WHAT?——是什么
WHY?——要关注背后的原因和逻辑
HOW?——因为 ↑ 的原因,所以要怎么做 - 然后每一个how继续拆分为新的“what-why-how”直到无法再继续被细分。
5.并行串行
- 多任务操作系统——借助清单
- “时间片”——20min工作+5min休息
6.感知时间
- App——时间块、Mr. Time
7.记录时间开销
8.制订时间预算
9.计划——目标可行
- 有些时候无须计划,马上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10.列表
- To do list
- 想做的事
- 现状分析表
- 复利表
11.流程——为常见任务制订流程
- 如打电话:确定通话时间—准备沟通内容—通话后发送确认邮件或短信
12.预演——提前(头脑)演练
- 提前演练事件过程
- 提前设想会遇到的突发事件
13.验收
- 在开始做一件事情,先制定验收标准
- 目标先行策略
第五章 思考
1.勤于思考
2.思维陷阱
- 概念不清
-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3.因果关系
- 双盲测试——避免先入为主的结论
- 自证预言——恐惧会引发一个人马上去采取行动避免危险,而这种状况会导致决策失误等;
- “思维缜密”的训练——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如六个月)时时刻刻注意自己产生的或被灌输的每一个念头;
4.相关命题
- 原命题与逆命题反过来不一定成立
5.举证责任
- 这是一种不自知的狡辩
- 诉诸无知
6.案例局限
7.对立论证
- 同样的论据的出截然相反的论点
8.张冠李戴
9.辨析感悟
- 认清是“事实”还是说话者的“观点”
10.克服恐惧
- 勇气可以被积累
11.思维的辅助工具——言语
避免使用:
- “...本来就是嘛!”
- “难道就没有一丁点可取之处吗?”
- “我要是...就好了!”
尽量使用:
- 正面积极的语言
- “...不一定”
- “...其实只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
- “...而事实却可能远比看起来的更为复杂(简单)”
第七章 应用
1.运气
- 一个人如果相信好运气,那么他的生活并不会因此变得更好或更差。
- 但是,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是个倒霉蛋,那么他的生活一定会因此变得更糟。(自证预言)
- 所以,尽管对生活不应该盲目乐观,但一定不能盲目悲观。
2.人际
-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价值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别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3.自卑
- 在自己的言语中,把“优点”和“缺点”这两个词换成“特点”。
4.鼓励别人
5.效率
- 毛时间
- 不需要定下100分的目标
-
效率培养练习——
(1)罗列“无趣”但重要的事情(感觉无趣可能是因为做的不好)
(2)借助番茄工作法等工具,每天强制花2小时去做
(3)坚持一段时间,最后会发现其中的意义
(4)多次训练,最终可以不需借助外界就能自行完成任务
6.节奏
- 放慢节奏,不需要一开始就拼命
- 意识:要长时间的习惯,而非短时的拼命
- 一开始节奏太快,容易物极必反
7.复利
- S=P(1+i) ⁿ
- P—本金;i—利率;S—本利和;n—时长
- 你比别人强一点根本没用,真正有用的是你比别人强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