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读书诗经共读专题
位卑未敢忘忧国——读《小雅·北山》

位卑未敢忘忧国——读《小雅·北山》

作者: 江雪阁 | 来源:发表于2018-08-29 23:06 被阅读94次
位卑未敢忘忧国——读《小雅·北山》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读了好几个版本《小雅·北山》,各种解读几乎没有异议,都认为这首诗是士人感叹大夫分配劳役不公的抱怨诗。仔细解读,我发现大家对诗中“陟彼北山,言采其杞”这个“兴”没有很好的解释。诗开端时,为什么要写登上高高的北山,去采枸杞呢?和诗中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诗经中的兴,都蕴含着深意,登上北山,采摘枸杞,表示采枸杞很重要。这么重要的兴怎么可以忽视。

枸杞不是日常菜蔬,而是一种果实,有滋补功用,可能只有长在北山上,或者是北山上长得多,长得好,士人才特意登山去摘。要理解这句兴,就必须联系上下文。接下来两句“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字面上解释是健壮的士子,起早到晚忙不歇。君王的事情无休止,担忧我的父母亲。实际上的含义是,我用心为国家做事情,就像特意登山摘枸杞一样,为的是解开父母君王的忧愁。

所以我的理解,这不是一首抱怨诗,而是一首忧国忧君的诗,是为君王提供良药的诗。面对病态的现实,士人努力工作,期望使国家恢复健康。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广褒无垠的普天之下,没有一处不是国君的封土,各处封土的天边尽头,没有一人不是国君的奴仆。“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这句话的意思可不仅仅是指大夫分配劳役不公正,唯独我为国事如此劳苦。准确的意思应该是大夫和我的行为对比,显示出大夫虽处于高位,但处事不均,不能为国事操劳。而我虽只是士子,但独具贤德,不仅处事公正,还能尽心尽力履行公事。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这三句话具体展开,叙述我为王事操劳的情景。“四牡彭彭,王事傍傍”表示王事繁忙,从侧面暗示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君王在一刻不停地东奔西走。联系上文,君王和大夫又是对比,更进一步显示大夫的不作为,乱作为,使君王疲于奔忙。而我的作为可圈可点,精力旺盛,膂力正壮,经营四方,国君称赞我宝刀未老,年富力强。

后三章运用对比手法,十二句接连铺陈十二种现象,描写了大夫和士子这两个对立的形象。大夫成天安闲舒适,在家里高枕无忧,饮酒享乐睡大觉,什么征发号召不闻不问,吃饱睡足闲磕牙,自己不干,谁干却挑谁的错,说谁的闲话。士却鞠躬尽瘁操劳国事,奔波不息劳作不止,勤政不息忧心烦恼,谨慎小心怕出差错。反复强调的是大夫的懒政和腐败,士子的勤勉和贤德。强烈的对比产生强烈的震撼力,仿佛士子在奋力竭呼:再也不能这样过,再这样下去,国将不国了。

周朝的官吏实行世袭制又称世卿世禄制,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和族权统一,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确定官爵高下,官制为周天子,卿士,诸侯,卿大夫,士,国人共六级。士子在官吏序列属于最低一级。这样的制度已经显示出弊端,高层作威作福乱作为,基层苦不堪言难作为。赖政不惩罚,勤政遭灾祸。出力的不讨好,讨好的不出力,多做事情多出错,不做事情不出错。做事的士子诚惶诚恐地尽心竭力,可是大夫们在后面还是高谈阔论,闲言碎语。做得好是大夫们领导得好,做不好是士子的责任。

世袭制被荐举制取代,后又发展科举制,现在我们实施选举制,任何选拔官吏的制度都会有弊端。读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世袭制的祸端,所以防止懒政,预防腐败首先必须避免任人唯亲,腐败都是从拉帮结派,搞小圈子开始。其次就是权力必须有制约,必须职责明确,奖罚分明。第三要树立为国为民的思想,恪尽职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位卑未敢忘忧国——读《小雅·北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el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