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是永远的时尚女王,职业生涯堪比好莱坞大片的传奇女性。毕加索称她为“欧洲最有灵气的女人”,萧伯纳给她的头衔是“世界流行的掌门人”,曾任法国文化部部长的安德烈•马尔罗说——
这个世纪,在法国有三个人的名字是不可磨灭的,一个是戴高乐,一个是毕加索,还有一个就是可可•香奈儿。
路易十四曾道:“斯土即我”,香奈儿亦用她低沉的嗓音宣告:“时尚,那就是我”。
可可原名名嘉柏丽尔,母亲早逝,她和妹妹被父亲送入孤儿院 ,而这里的一切,无论是黑白的制服还是严谨的规则,都潜移默化地造就了她日后的时尚风格——简约。关于那段孤苦寂寞的童年,她曾回忆道——
“我很坏,常常发脾气,爱说谎,常溜到别人房门偷听,而且乐此不疲。从别人手上抢来的食物,吃起来特别可口……我常常偷偷切下一大块夹肉面包,带到厕所里肆无忌惮地大快朵颐,这是我展现自由的方式。”
这个傲气倔强又个性执拗的小女孩后来从孤儿院逃走,以“CoCo”的艺名来到酒吧驻唱。那时的她有一种不可遏制的饥渴,她想得到肯定,想接受喝彩。可可随后在一家缝纫店找到工作,得以开始接触上流社会。当时,重大马赛前的仪式是上流社会女性展示自己的最佳机会。可可很快就成为赛马场上的怪人。那时,每个女人都穿得像移动的圣诞树,她则用简约来对抗整场华丽。例如,其他女士将头顶装饰得如一座小山,而她却戴起轻便的草帽。大家投向她的异样眼光里也流露出羡慕,没多久,女客们便纷纷表示自己也想要一顶那样的帽子——这是香奈儿树立流行趋势的第一炮。
一战爆发后,香奈儿的服饰瞬间变得炙手可热——男人们都打仗去了,战争使女性不得不一夜独立。香奈儿的针织料套装、水手式衬衫、直筒针织裙成了女性的最佳战袍,她非常自豪地把战争时期体态轻盈的女人的身材称为“可可式身材”。战争给了香奈儿展现坚强的机会,她的体内混合着严厉与纪律两种特性,她的名言即是,“靠自己最好”。最终她以她独特的方式打造了自己的时尚帝国——
她超越生命极限的设计理念和崇尚自由、随意搭配的风格,把女性从臃肿不堪的扭曲束缚中解救了出来,将优雅与简洁演绎到极致,成为现代女性衣着的革命先锋。
对了,香奈儿一生未婚,但情史却非常丰富,与她有过亲密关系的男人可以列上一大串。尽管当时的可可已在上流社会如鱼得水,但她深知自己的身世注定不能使她贪图安逸的婚姻。在她的情人中,鲍伊•卡佩尔对她意义非凡,他不以出身看人,因而成为可可的知己。他帮她开了一家女帽店,让她的事业有了新的开端。可就是这样一位走在时代前端的男人,也迫于家庭压力娶了贵族小姐为妻,最后死于车祸。后来香奈儿自述——
“卡佩尔让我明白我可以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照自己的意思经营事业、照自己的欲求选择爱人,这是卡佩尔给予我最好的礼物。”
有人问香奈儿为何终身不嫁,对此她耸耸肩,俏皮地回答:“大概因为我没有找到一个能和“ ‘可可•香奈儿’媲美的漂亮名字。”
我爱她。
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我所能想象到现代女性全部的高贵品质——坚强,独立,反抗,感性,浪漫,抓住机遇,自我成就。
她是那么美,耄耋之年眼神仍能葆有少女独具的桀骜不驯,那种少女感就像筱山纪信所说的——
“少女傲慢、撒谎、残酷、多变、凶暴、过激、反抗、背叛、坏心肠……那么多的品质只有在少女时代,纯粹无暇而又美丽地体现在同一个生物体上”。
可可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自己的旷世天才——小黑裙,香奈儿五号……正如她最嗜爱的黑色——将所有色彩内敛又洗涤,销去了一应可反射光的招摇物质,最后只呈现骨。
高傲美丽的山茶花——嘉柏丽尔,可可•香奈儿。
我爱她,就像我爱郝思嘉——
她绝不仅仅是一个曳着明媚绿裙的天真娇娃,还会在萝卜地里指天宣誓“As God is my witness,they're not going to lick me”。

我爱她,就像我爱迅哥儿——
自小太平始灵气慧黠始终未逝的周公子,正如老佛爷的评价——
“她细致的脸庞,是迷人的象征,她光彩照人,非常‘花样年华’。 周迅像是年轻的CoCo Chanel与芭蕾名伶Zizi Jeanmaire的综合体。”

她们是年轻时的嘉柏丽尔,是新女性的极致,是永葆动人少女感的尤物,她们的美,印证了香奈儿那句名言——
“潮流瞬息万变,唯有风格永存”。
与其说香奈儿属于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不如说是她亲手缔造了一个伟大的新纪元,她的美丽无关华服、无关香水;她的光芒超越了美貌,超越了天赋,横亘俗世中的一切。她没有选择婚姻,而是选择爱情;她没有在新时代的交界处蹀躞,而是毫不畏惧地投身潮流,让“可可•香奈儿”这个名字流金滚烫,百年不衰。
如今一提到“可可•香奈儿”,人们首先想到的总是香水和华服。
但无论是“LV”还是“Channel”,在成为奢侈品之前,他们都只是人的名字。
盛名之下,是时代的烽烟,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是那位年轻的女士创造奇迹的双手和惊世骇俗的眼光。
香奈儿女士素有“千面女郎”之称,争议颇多,当名誉涌如洪水之时,亦有毒箭齐发。我当然不敢断定其间有多少毫无根据的诋毁与诽谤,但不妨从数枝毒箭中挑出两枝最为锋利的浅谈一二——物化女性,以及靠男人上位。
关于前者,可能现在看来,“香奈儿”代表的是众人趋之若鹜的奢侈品牌,但这一品牌诞生伊始的里程碑式的意义是——解放了女性着装。流行服饰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而“香奈儿”式的时尚则代表着女性的自由与独立,它崇尚简约,涤去所有繁冗累赘;它用料简单,却能赋予女性一种前所未有的惊心动魄的美丽。
至于后者,我想这不应成为香奈儿的非议之处。我不由得又想到了郝思嘉,同样是乱世,同样是叛逆的女性代表,人们对她们的指摘何其一致。在这一点上,大家还是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偏见——香奈儿放弃婚姻,不代表不能选择爱情,在和她的情人们一次次地交往中,她本可以安于情妇的身份锦衣玉食,但是她骨子里的反抗与桀骜不容许她只做一只娇养笼中的金丝雀,她飞了出来,逃离了男人的股掌之间。她后来事业的起步离不开她的情人们的经济帮助,前提是,她是可可•香奈儿,她大胆地猜测自己可能把握时尚潮流,并在关键时刻毫不畏惧放手一搏,使她获得成功的,最终还是取决于她独有的品质。
所以,在我看来,香奈儿绝不仅仅是奢侈品的代言词,更是独立自由的新女性的象征。关于香奈儿女士的评价,功过与否,见仁见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