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956820/726788ef7e5de246.jpg)
每年开学季前后,电视新闻都离不开一个话题:减负。据说国家在1985年就开始宣传要给学生减负了,至今由国家级提出的次数已达45次。
在我的印象里,我对减负这个词的认知并不是在我上学的时候,而是自己有了孩子,开始关注孩子教育时。每年重复的听媒体报道同一个话题,就像听电视广告一样,它早就根植你的脑海,像耳熟能详的广告词自然而然的脱口而出。
可是对于教育减负,国家提出的初衷减的是什么呢?是减少学生学习的作业?还是减少学习知识的时间?压力?
每年听着各方铺天盖地的词汇“减负”,听着四方大肆渲染的,现在的孩子有多不快乐,学习有多累,书包有多重,读书有多苦......听着这些负面的话题,我常隐隐觉得不妥。
原来国家在我们读书的时候,就已经提出减负口号,可是我并不知道,不是因为我年少不更事,而是那个时候资讯不发达。可是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还在上小学的孩子就懂得讲政策了,媒体的言论就像燕子进入平常屋一样,进入到孩子的脑袋里。在他们尚未懂得分辩的脑袋里,吸收的词汇就是:读书是苦、累、是负担。
如果从一开始就让孩子觉得学习是苦、是累,是一件不快乐的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如果我们上班对我们的工作心存着又苦又累的信念,我们每天还能快乐工作吗?日复一日对我们的心灵又是一种怎样的煎熬呢?我们还会喜欢甚至愿意去上班吗?同样,媒体常常出现减负报道,在不知所然而的学生来说,他们是否会在心里埋下厌学情绪?
在最该学习的年龄,不努力学习那要做什么呢?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清楚的认识这一点,我从小给他灌输的观念是,学生的责职就是学习,学知识,长智慧,明道理,解疑惑,长本领。学习的过程,一定是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肯定会有累有辛苦的时候,但它一定是累并快乐着的。
我希望减负减的不是学习知识的时间,学习音乐、画画、科学等等这些课程也是知识。更多的孩子在校外都是学习这些才艺课为主,家长们也大部分只是希望孩子们有一个特长爱好。可是有很多学校常常把这些所谓的副科的课时挤掉,然后不布置家庭作业就是减负。因为琴棋诗画一般学校沒法学,所以家长只能在周末给孩子上培训班,而孩子也就没有了节假日。于是四面八方的声音就响起来了,把周末还给孩子,把童年还给孩子。可是在童年在小学的时候不开始学习这些琴棋诗画舞,还可以在什么时候学习呢?
把这些美学的课程安排每天在校的学习时间来,是不是既然提升素质教育和达到减负的目标呢?我们的孩子若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想一味喊减负,而学校课程安排没有调理,那最终我们的口号越喊,孩子的负担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