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孝王刘武是汉孝文帝的儿子,孝景帝的同胞弟弟,他与孝景帝都是窦太后之子。他作为幼子,自小深得窦太后的宠爱。窦太后内心总是希望在孝景帝之后由梁孝王继承大位,这也使得窦太后对于刘武处处照顾,偏心偏向无处不在,以至于让刘武慢慢变得飞扬跋扈起来,最终导致其自取灭亡(大概)。
刘武作为诸侯王还是立有大功的,因为在“七国之乱”时,他坚定地站在了孝景帝的一方。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他和孝景帝是亲兄弟,七国之乱是要推翻汉景帝和窦太后,如果成功的话,他自己也没有好果吃。第二个原因说起来比较搞笑,刘武不是个勇敢的人,他本来也不想掺和进来,但是造反的诸侯们没有管这些,一言不合直接开打,刘武差点也给干掉,为了自保刘武只好硬着头皮参战。
虽然已被封为梁王,有了自己的封地,但每年都会回到皇宫住上一段时间,陪伴母亲窦太后和哥哥孝景帝。孝景帝对这个弟弟也非常好,经常与他同车出猎。应该说刘武的飞扬跋扈和汉景帝及窦太后是分不开的,哥哥和母亲的无比宠爱造就了梁孝王飞扬跋扈的性格,也为后来梁孝王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刘武将自己的宫殿和出行的车马都按照皇帝的标准来做,同时天下很多豪客和野心家为了各自不同的目的,聚集到了梁孝王刘武的周围。盛极必衰物极必反,这个是客观规律,汉景帝的一句话不仅害了弟弟刘武,也把窦太后给欺骗了,尽管不一定是有心之举,但是说着无心听者有意。本来是汉景帝酒后的一句戏言,说自己百年之后皇帝之位传给梁王,这一看就是喝多了的醉话。一般人是不会当真的,但是梁王就信了,窦太后也很相信。于是窦太后和梁王都向这个方向开始努力,不过很多时候天不遂人愿,很多事情决定的因素很多,绝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和办成的。
汉景帝的这个想法遭到了大臣们一直反对,不立自己的儿子而传位于弟弟,这是从古至今都没有过的事情。就就像废长立幼一样,这破坏了祖上规矩,是不能被允许的。其实从孝景帝来讲,当然是立自己的儿子比较好了,因此孝景帝也就顺水推舟,立了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这下梁王刘武很是失落,在他看来这是大臣们坏了他的好事。其实这不是大臣的事,这是汉景帝的意思,没有皇帝的首肯大臣能拿自己的前途命运开玩笑吗?当然不可能了。不过在梁王并不这么看,他认为这些坏了自己好事的大臣是不能放过的,这个时候他身边的能人就开始为他策划报复,收拾这些坏他好事的大臣。
刘武身边的所谓能人志士最后想到的方法是暗杀,其实这已经不是谋略了,这不仅不会给梁王带来任何好处,反而会给梁王带来麻烦。在被杀的十多人之中,最为出名的是袁盎。如果大家对袁盎没有什么印象的话,有一个被袁盎联合窦婴搞死的人,大家应该比较清楚那就是晁错。就是“七王之乱”中吴王打的口号“清君侧诛晁错”里提到的晁错,主张实行削藩政策而被腰斩的大臣。
说袁盎和晁错是死对头一点都不为过,在“七国之乱”开始时,先是晁错想让汉景帝追究袁盎的责任,因为袁盎曾经在吴国为相国,而吴王是这次谋反的领导者。袁盎也不甘示弱,在证明了自己无罪之后,立刻联合窦婴一起向汉景帝建议杀死晁错,不给七国作乱的借口,害人不成反被其害。
袁盎的表现实在是对不住这位老兄,第一他没有加强戒备,增加护卫的数量;第二他去城外找棓先生算了一卦,想看看有什么办法,就是搞了点封建迷信。这位棓先生是何方神圣我不太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不是神相许负一样的人物。袁盎在回家的路上被人杀害了,同时被杀的还有十几名反对立刘武为王的大臣。不得不说这位梁王刘武的智商确实不太高,因为在这个时候杀人,用脚趾头想想,都能知道是谁干的了。
大臣被害而且还是十几个集体被害,这件事朝廷是一定要追查的,而且这件事很好查,大家都知道幕后主使者是谁,至于具体是谁来执行就不是问题的关键了。很快直接策划指挥暗杀行动的人被查了出来,是公孙诡、羊胜。这两个人是梁王身边的智囊,这样幕后黑手是谁已经天下人皆知了,但是梁王还是没有主动承认错误,依仗着母亲窦太后的庇护不知道什么叫害怕。不由得想到了小兵张嘎中翻译官的一句话“老子吃西瓜就从来没有问过价”,这里的潜台词“就是老子杀的,你能把我怎么样?”
朝廷派人到梁国追捕凶手公孙诡、羊胜,但二人已被梁王藏匿在其后宫,朝廷的人向梁王刘武施加压力,于是梁王就把两个人给宰了,搞个死无对证,然后交出二人尸首。这个结果让景帝大为生气,这不明摆着杀人灭口吗!
梁王这时候害怕了,通过长公主向太后谢罪,才让景帝心中的怒气略微缓解。梁王又乘机请求进宫当面谢罪,想着进一步消除了景帝内心的怨恨,但是裂痕一旦产生,兄弟之间再没能回复到当初的亲密。不久,梁王刘武就得了热病而死,他的结局可以说是非常好的,也算是善终,一般历史上这样专横的人早就被干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