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引起你的好奇。
请允许我用自己画的一张蹩脚的不堪入目的草图开始并概括这篇文章。

我们都是画家。

Ok,我们开始。
需要说明的是,我在梳理自己对保险的认知,完全没有说教和推销的意思。
“保险,本是好东西,可惜,入国已变味,保险就是保险,和投资无关,但是马云说过,很多人一生输就输在对未来趋势的看法上:第一是看不见;第二是看不起;第三是看不懂;第四是来不及!保险其实也是一样。”
没有亲身经历意外,身边也没有发生过,对未来就会抱着”侥幸而美好”的心态。
如果世上没有风险,也没有意外,可能也就没有了保险的存在价值。
可惜的是,就像运动品牌李宁的精神口号“Anything is possible”一样,我们完全有理由多角度去理解。
一切皆有可能,谁知道是明天还是意外呢。
保险大V槽叔在《你的第一本保险指南》中写道:
“1000个读者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1000个消费者眼中也有1000个关于保险的标签。如果让我解释“盲人摸象”这个成语,我一定会拿保险来举例。
当我享受退货运费险带来的十几元的“小确幸”时,保险的作用就是为我解决小额的资金损失。这时我摸到的可能是大象的鼻子。
当我发生车祸,保险公司出动紧急救援车队时,保险的作用就是为我提供应急服务。这时我摸到的可能是大象的尾巴。
当我选择购买一份保证本金和收益的万能险时,我是在进行投资,保险的作用就是让我的资产保值增值。这时我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
当我选择购买一份重大疾病保险时,我进行的是一项潜在风险的补偿行为,保险的作用就是帮我应对巨额财务危机。这时我摸到的是大象的肚皮。
你看,我很难用简单的三言两语告诉你保险是什么。但我可以肯定,在刚才提到的这些案例中,一定有一款适合你,也是你需要的。
说到底,购买保险的前提在于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当你在心中形成对保险的认知和预期时,保险公司也同步形成对你的认知和预期——双方有了共识,保险这种契约才有存在的基础。
这可能才是保险本来的样子。”
最后一段话是重点,只有客户与保险公司达成共识,保险才会存在。
好,我们不谈保险,谈风险。

1
人生到底有什么风险
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我们人生的29200(➕7300)天。

0-20岁:我们多会承认这个阶段没有太多烦恼,至少不会为钱烦恼。
20-39岁:有了新的身份、责任,适应阶段。
40-60岁:有人说这是个人一生中的巅峰阶段。
60岁-100岁(长寿时代来临):退休、养老,享受生活。
我们都会经历这个过程,区别的是早晚、态度的问题。
如果说在这过程中最担心什么,我会说疾病和意外,我相信你也是。
30岁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任何一场重大的意外都可能会导致整个家庭的破碎。
每每想到这,我都内心一颤,我还没法说服父母配置全保险。我们的工资收入不仅要应付眼前的日常开销、房贷车贷等,还要面对未知的风险,那是万万不够的。
看看这张图,收入和支出是不对等的,天平是倾斜的,我们需要用杠杆来达到平衡。

磕磕碰碰我们不怕,伤筋动骨也不怕,但风险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其大小也是。

小的风险:小病小磕碰是在所难免的,除去用社保报销,这是我们所能承受的。
大的风险(1):一旦发生重大疾病或意外导致的残疾,治疗费用巨大的同时,可能导致长达3-5年收入中断,这是承受不起的。
大的风险(2):不论是因为疾病还是意外导致身故,尤其是对家庭经济支柱来说,老人和小孩怎么办呢。
细思极恐。人生到底会不会遇到风险,我不知道,也不愿知道。
我能想到的是,提前制订PlanA——保险计划。
就像李嘉诚所说:别人都说我很富有,拥有很多的财富。其实真正属于我个人的财富是给自己和亲人买了充足的人寿保险。
真假我不知道,毕竟谁都不希望“去使用”保险。
但还是得有啊。
2
保障有三角
老张这几天突然感觉不舒服,老伴掺和着去了医院,一检查说要住院手术,虽能治愈,但大几万的手术和药品费,对老张这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也是多年的储蓄,这下可能说没就没了。
而同样情况的老王,翻出了保险公司的电话。一番沟通后,放心的先接受了手术治疗,然后拿着医疗费用单进行了报销。而这仅仅源于一年前老伴为他买了一份商业医疗险,那时花了几百块,也差点给忘了。
这是我随口说的,也是时刻发生着的。
保险最重要的是保障功能,投资放在其后。
我们都知道三角形最稳定,这张图与其说是商业保险的功能,不如说是保险计划的制订依据。

保人功能:
1.地基:意外险和医疗险。
一旦发生意外,需要年收入10倍的保额(理赔金),以应付剩余房贷和家庭开支。倘若现在年收入10万,那就是100万的保额最合适,根据自身情况配比。
不论是因意外还是疾病造成住院开销,去除社保部分,医疗险产品可以报销。图中也简单标明了社保的限制:1.社保额度限制 2.大量进口药和器材不包含 3.交通旅游等意外不报销。
2.重疾:最主要的是重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如果是家庭支柱,更加是灾难。而重疾险产品是收入补偿的最佳选择,一旦确诊是条款重疾,直接给付对应保额。可以用这笔钱来支付房贷应付开支,以及安心疗养。
3.寿险:简单理解为寿险有保险和储蓄两种功能,用来应对父母养老、子女教育等责任。
再往上就不展开说了,在人身有了保障的基础上,保险还具备投资的功能,最常见的是保险产品的分红功能,提供了可观的现金流。
最想说的是,配置保险计划而不是单买一个产品。根据自己的预算先配置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保障,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但如果有了保险意识,那何不做到位呢。
胡适曾说:“保险的意义,只是今日做明日的准备,生时做死时的准备,父母做儿女的准备,儿女幼小时做儿女长大时准备,如此而已。今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旷达;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不能做到这三步,不能算做现代人!”
说的挺激进,也挺有道理。

3
这是一个理性的时代
稍微对社会关注的人都知道,中国正在或者已经步入老龄化时代。
《2020-2026中国养老产业市场研究报告》指出:

那么仔细思考下,除了五险中的养老金,我们有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更充分的准备吗,大部分人没有。
起码我的亲人,我的父母只是为我的未来着急着,我很感激,但也很想说服他们去为自己的未来做些准备,光靠政府的养老金那肯定是不够的。
而保险的储蓄和投资作用,是普通人作为养老的最安心的选择。
将现有的资金通过储蓄和升值的方式,事实上有很多。债款和基金等理财也是我能想到的方式,但相对于保险的省心,普通人还是不懂不要碰为好。
根据美国标准普尔的资产配置比例:保险建议占用总资产不超过20%。

那么事实上,从我身边的情况来说。大多数包括我自己更加在乎眼前的资金,而不是未来可能遇到风险时的从容。
以年收入10万来说,10%也就是1万,是多数人心里的一道门槛。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一定是根据自己的资金,然后加上对抵御风险的认知,综合去配置适合自己的保险计划。如果吃了这顿没下顿,还谈什么保障呢,起码我是这么想的。又或许是不对的,万一饿出了问题,生了病,保险是不是也可以报销呢。
And.
小时候一直认为智商是最重要的,因为同样是一个班的,老师和学的内容也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呢,不能是全都第一名吗。
上了大学后意识到情商的重要性,那时候还只是隐约知道这个词,就是感觉那些受别人欢迎的人很厉害。
工作后知道了财商的重要性,学校没有教我们财商的知识,“谈钱多么俗”。学校是教会一门专业,毕业后可以找到工作,做一名技术者。但现在我意识到,在学校里同样有很多人创业、盘算着自己的“小买卖”。
原来是自己开悟晚,何必去找借口呢。

“成功指数比”,多么显眼的词汇。
站在塔尖的“财商”二字,标示着生存和创富的能力。
我想,生存就是抵御风险的意思,就是“以现有小财战胜未来风险,赢得不幸之万幸”的能力。
而创富,我能想到的是慢慢变富,也是我们普通人能做到的慢慢富有。
我无数次的给自己打鸡血,我从25岁开始,以平均年化收益8%计算,20年30年后是不是也可以有着不错的养老生活。然后一计算,好像是的。但前提是没有意外,我的家庭没有意外,那我必须得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并且拥有它。
而另一种充满刺激可甜可咸的创富就是创业等方式了,向往而令人畏惧。
因为工作原因会接触到一些颇有资产的客户,在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了有意思的现象。
越是富足越是有风险意识,越是有投资意识。或许可以反着说,因为有风险意识,最大程度保障了资产。因为有投资意识,资产的累积才越来越快。
这是一个理性者的时代。
唯一庆幸的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
好大一碗鸡汤。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