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在学生阶段会有很多老师。从9岁上学,到24岁毕业,我一共读了15年书,自然也会遇到很多对我有极大帮助或是给我很深印象的老师。
小学时印象比较深的是给我当了几年班主任的姜老师。姜老师名叫姜焕友,是本村后号屯的,村里人都管他叫“姜八斗”,那时农村人喜欢起外号,不知道他的这个绰号有什么来历。
姜老师好像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或者也教数学,这个我倒是忘记了。记得他经常穿一身灰色的中山装,一对儿大悠兜,上衣口袋别一支钢笔,一看就是文化人儿。
姜老师外表看似很严肃,平时有点不怒而威的样子。因为我学习比较好,他让我当学习委员,还兼语文课代表,他对我格外关照。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我还被评选为学校的少先队大队长,也算给他这个班主任争光。
那时候我比较“熊”,经常有同学欺负我,尤其是几个比较顽皮的学生,其中就有姜老师的儿子姜岩。姜岩和我一个班,他爸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姜岩学习不好,非常调皮,经常在下课的时候欺负我。每次被姜岩欺负后,我都会在上课的时候向他爸爸告状:“你们家姜岩又打我了!”,或者“姜岩又骂我了!”。这个时候,姜老师就会把他儿子叫到讲台旁,怒气冲冲地问道:“你又欺负**了吗?”。姜老师知道儿子啥样,也知道我不是随便告状的,所以不管姜岩承不承认,都会拿起教鞭打姜岩的手。比大拇指还粗的木教鞭,经常被姜老师几下就打断了。后来我长大了经常想起这个画面,当时姜老师大儿子那么狠,他心里会心疼吗?会生气自己的儿子不争气吗?会不会怪我告状让他不得不责罚自己的儿子?
因为学习好,姜老师确实特别喜欢我。那时我的成绩不但在本校比较出色,应该在全乡也经常排在前面。
那时候一个年级的成绩在全校或者整个公社都会排名,如果一个班级排在前面,也说明老师教的好,班主任除了会有先进工作者这类的荣誉,应该也会有小小的物质奖励。
记得有一次期末考试前,姜老师跑到我家里来,告诉第二天考试的时候照顾几个学习不好的同学,也就是让我想办法给那几个学生答案,好让全班的成绩能有好的名次。虽然姜老师嘱咐我好几遍,亲自指导我如何作弊,不过我还是没有经验,在考试的时候一边想着怎么给同学传纸条打小抄,一边又担心被监考老师发现而受到处分,所以弄得自己精神恍惚,都不知道怎么度过那场考试的。
成绩出来后,不知道姜老师让我照顾的那几个学生成绩提高了多少,反正我是考砸了,那次我的成绩是小学阶段最差的一次,后来想想完全是紧张所致。
姜老师对我寄予“厚望”,我却让姜老师失望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很自责,觉得辜负了老师对我的喜欢和信任。
那时候的孩子不用专门开展劳动实践,不仅跟着家长参与自己家的的劳动,学校有校田分给各个班级,老师会带着学生干。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姜老师作为民办教师,除了有口粮田,也分有劳力地。每到春种秋收呢时候,他自己忙不过来,就会让我们这些学生去帮他干活。
那时候给老师干活是正常现象,没有一个家长提反对意见。我倒是很喜欢帮姜老师干活,因为给姜老师干活会供饭,特别是秋收的时候,一般都是八月节前后,有时候姜老师会给我们买月饼,有时还有麻花,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吃不到的,即便是过节家里也很少买,或者买了也不是随便吃可劲造的。再说姜老师喜欢我,也不会让我干重活,班里淘气的那几个小子才是干活的主力呢。
升初中以后,我就开始到外地读书了,见到姜老师的次数越来越少,后来民办老师该转正的转正,该辞退的辞退,姜老师不知道是没有考上,还是差哪方面,好像离开教师岗位回家当农民了。
现在他应该七八十岁了,应该还健在,不知道在哪里居住,有时间我应该找找他,去看看他,他是我小学记忆最深的一位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