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书朋推荐 || 编号:[1493]
。。ISBN: 9787547741139
。。内容简介 。。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是著名哲学家陈嘉映先生长期思考和研究的主题。秉持一贯的论述特点,在本书中,他从精微的概念辨析入手,去分析哲学中此类论理词背后的理路,进而拆掉概念的围墙,将其贯穿、打通,让我们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与我们生活的联系。不管谈感知、理知还是自我认知,他总是连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在谈,连着整个时代、人类经历过来的一个个时代在谈。
在今天这个理知落幕的时代,面对技术化、数字化的大形势,如何认知我们在世界中的位置,如何认知我们自身在人之中的位置,本书提供了一个深入而又有新意的视角,让我们对这个世界重新产生感觉,更有力量去应对当下的问题。
这不是艰涩的哲学论文,也不是一部研究性著作,而是一位始终关注人在世界之中如何生活的哲学家将他的多年思考以易懂的方式聊给我们听。
。。作者简介。。
陈嘉映,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研究领域为现代西方哲学,包括现象学(尤其是海德格尔哲学)、语言哲学(尤其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科学哲学、伦理学等。主要著作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哲学·科学·常识》《说理》《简明语言哲学》《何为良好生活》《价值的理由》《走出唯一真理观》《从感觉开始》等,编著有《<存在与时间>读本》,编译有《维特根斯坦读本》,译有《存在与时间》《哲学研究》《感觉与可感物》《哲学中的语言学》《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等。
。。短评。。
#
感知,理知,都不是理所当然的,知,也是该被质疑的。自我呢?不论玄虚,一个变化的柔软过程。在系统的世界里,在语言的结构里,我,还是有机会有所为,有所知。
#
陈嘉映的说理,总让我觉得是到那一类最好的说理:简明,清晰,透彻
#
缜密的步步推进,越往下读越体会出味道。不过要向深里说数学和密码学可能似是而非了。
#
一些关于理知、感知的说法挺有意思的,但越是看到后面表示太多口语化的东西很难深入进去思考,就都不太下去这本书
#
不管怎么说,屈原了不起,墨子了不起,他们开创了理知时代,传说说的,不一定是真的。但他们比我们现在有些人强,我们在网上看到这个那个,都信,也不见得都信,专门信那些合乎自己心意的。
引自 闻知的源头
#
我们街上人谈历史,三皇五帝到于今,只知道一些粗略的线条,历史学家貨通史,也是给出些大的线索,但是他掌握很多细节,即使有些说法跟我们的看上去差得不多,其实会有微妙的区别,在关键的地方,我们往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我们做研究,大一半功夫都在细节上,虽然我们也需要始终保持住大的线索。
引自 章 视觉及其他:五官之觉(上)
#
至于说选择自我,我想首先要考虑到,选择自我的时候,是“自我”在做选择。这跟你选择这件衣服还是那件衣服不一样,“选择”是个比较外在的提法,用在你选身外的东西的时候比较适用,用在“选择自我”上就很复杂。我们一般不把“自我”用作宾语,用作宾语很复杂。你在树林里散步的时候,两条路里选一条,诗人用这个来比喻人生道路的选择,但这个比喻不能引申太远,因为你怎么选择人生道路,这是你自我的一部分,同时,你选定的道路也变成了自我的一部分。你年轻,可能体会不深,你的一生不是由一系列选择构成的,真正让你难以割舍的东西,反而是你被抛入的——你的家乡,你的祖国,你的家庭,你不期然撞上的人和事。它们以你不曾料想的方式构成了你的“自我”。
引自 第十章 认知世界与认知自我
#
你描述甲虫的样子,就像你描述这个盒子是方的,你是在描述你感知到的东西,不是在描述你的感觉,这麽说吧,你是在描述感觉到的对象,而不是你的感受。你问:感觉能不能传达?你实际上问的是语言能不能传达感受,而不是能不能描述感知到的东西。 那麽,语言能不能传达感受呢?我们可能想,既然我知道我的感受是甚麽样子的,我就可以把它描述出来,就像我要是知道一只甲虫长甚麽样子我就能把它描述出来。但你也可能跟着维特根斯坦说,不对,感受不是对象——你描述不清你盒子里的甲虫,你可以打开盒子把甲虫拿出来给我看看,可是你描述不清你心里的感受,无法打开心扉把感受拿出来给我看看。所谓掏心窝子、打开心扉,靠的还是言说。 而我要说的恰恰是,言说感受和言说甲虫是两个大不相同的游戏。甲虫放在那儿,我们看,我们描述,不管看得仔细不仔细、描述得适当不适当,这都跟它是谁的甲虫没关系。甲虫是个外部对象,外部对象跟谁都不连着,感受却总是你的感受、我的感受,把你的感受端出来,无论怎麽端,包括用语言端出来,它就变得跟一个对象似的,跟你没有甚麽特殊的联系了。无论你怎麽描述,你都只能把它作为 what 来描述,所以,感知到的东西也是在理知的层面上成形。你能够描述出来的,永远都是理知化了的感受。所以,你无法把感觉作为感觉说出来。就好像感觉是扎根在你的心里的,一旦说出来,就把感觉拔出来了,怎麽都没说出那种切身性,你要是一心想说出感觉本身,说出那个 thatness,你可能会非常沮丧,不管说了多少,总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们说到感觉的丰富性和切身性,要是只说这两样,我会说,成问题的不是丰富性,而是切身性。世界也无穷丰富,但只有要言说心里的感觉的时候,才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言说世界的时候就没有。 维特根斯坦说感受不像甲虫,说得非常对,也非常重要。但这里有两件事,一件事是,感受不是对象;另一件事是,你要是去描述感受,你只能像描述对象那样去描述。正因为这里有个矛盾,结果,无论你怎麽描述、你描述得多细,我似乎还是不能把捉你的感受。
引自 感受不同于甲虫
。。关注朋朋 遇见好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