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座城,一砖一瓦都藏着历史,刻着故事。
-01-
外城
明嘉靖年间,为了防御蒙古骑兵的骚扰,增强京师防御,开始修建外城,原计划是环绕内城修建一圈,形成一个“回”字型的结构,结果修着修着没钱了,就草草收尾,只修建了南面一段,变成了一个“凸”字。由此也可见明王朝的衰败,当年永乐大帝在位时,只有天天在荒漠中追着蒙古人抱头鼠窜,哪会担心有一天兵临城下,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当开始靠修城墙保命时,意味着没落的开始,放眼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都是城门打开,只有我去攻城,从无守城一说。
外城东、西两端城墙北折后,稍微越过内城南桓后即折向内城,形成东西两端短小的外城北桓。东段北桓仅略包过内城东南角楼,即与内城东桓结合,因外城墙体低于内城墙体,抵内城墙根的外城墙端修建有碉楼与内城墙相结合,通过碉楼内的阶梯便可登上内城墙,碉楼朝外的一面有两排八个窗子(战时可作为弓箭射击孔),俗称“八瞪眼儿”。外城西段北桓是对着内城西桓南段第一个墩台修建的,所以结合部的碉楼是与墩台相连,而非内城墙。为了方便从外城直接出入,在北桓上开辟了东、西两个便门,这两个门本不在外城规划之中,原计划外城包围内城,建十一门,东、西、南各三门,北面两门,实际上建成后的外城共七门,并在四角设有角楼,明朝完工时,仅为每个城门修建了比较狭小的瓮城,清乾隆年间,增健了箭楼。
-02-
东便门
东便门的名字由来,大致有两只说法:一则是说方便出入,且修建简便;二则因为此两门地处偏僻,称为偏门,因为读音与便相近,时间一久就改为便门了,个人认为第二种说法不靠谱,再不起眼的临时门,也是皇家京师的大门,怎么会用偏字呢?那可是旁门左道的意味啊。
东便门内没有贯穿南北的笔直大街,城门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不过他箭楼外面护城河之上的大通桥却是鼎鼎大名,其名气可与正阳三头桥比肩,功用更是无以匹敌,京杭大运河北京段(大通桥至通州),即通惠河,而北京护城河与通惠河的交界就在大通桥,所以大通桥就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大通桥为三孔闸桥,闸门位于桥西侧,可调节内外水位,这里是通惠河上五道闸口的头一道,漕运而来的货物都在此集散,热闹非凡。
东便门内南行不远略偏西,经喜凤桥跨过内城南护城河,在内城东南角楼隔河对面就是蟠桃宫,每年“三月三”就是京城著名的蟠桃宫庙会,规模盛大,很多人在这里上香求子。
建国后,因为修建铁路和北京站,东便门城门楼,箭楼,瓮城以及外城北桓东段逐一被拆除。
-03-
西便门
西便门四京城外城北桓西段上的城门,与东便门遥相呼应。
西便门是从外城出城向西北方向前行的通道,其西北方里许就是金中都通玄门旧址,进出外城的驼队大多走此门,出城奔西在外城西北角楼处北折,即上了通玄门前往居庸关的大道。出门奔北就是西便门外大街,明清时为西便门外官道,明代称为礼神街,清朝称为光恒街,可直达月坛。
元废金中都后,这里就是元大都的西南郊外,金中都宫殿虽然尽数烧毁,但道路还是保留了下来,后来这一片逐渐发展起造纸业,元后期这一片被称为“白纸坊”,从清朝末期,这里又成为了钱币印刷厂所在,直到现在依旧是纸币的生产地。
建国后,西便门所有建筑都被拆除,1988年政府重新复原了部分城墙遗迹,和东便门遗址不同的是,西便门复原没有使用旧砖,全部用新砖修建。
-04-
广渠门
广渠门是外城东桓上的城门,建成之时被称为“大通桥门”,这应该和“萧太后河”有关联,这条河在广渠门外不远处,由北向南流过,正对广渠门有一座桥,就叫做大通桥,为金代时修建,彼时东便门外还没有修建后来通惠河上的三孔闸桥,后来新桥修成,大通桥的名称就挪用在新桥上了,自此广渠门就不再被称为“大通桥门”了。
民间还将广渠门称为“沙窝门”,这又是什么典故呢?原来广渠门内外有不少寺庙,不过香火都不旺盛,渐渐成为很多客死京城的外地人的停灵之所,这一来二去,寺庙的香火就更淡了,渐渐这一片就成了荒地,后来很多没有能力把尸骨运回原籍的人,索性就把死者埋在了这里,也就成了一片乱葬岗,这倒是促进了墓葬业的发达,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为了抢地盘,会预先挖个坑,并不够下葬棺木,只为占地盘用,业内叫“等坑”,也叫“沙窝子”,等有了买家,棺木到了,再接着挖成最终的墓穴,因此广渠门在民间也被叫做“沙窝门”。
广渠门地处京城不太重要的位置,自然防御也较为薄弱,满清入关时攻打广渠门,幸得袁崇焕英勇退敌,而后一代英雄却成了反间计的牺牲者,而崇祯皇帝也自缢煤山。清末庚子年,八国联军也正是从薄弱的广渠门打开了缺口,进而攻陷了北京城,清王朝也开始走上了覆灭的道路,可谓天道轮回。
这里还有个趣事分享一下,北京人说话习惯带儿化音,但也是分对象和场合的,京师这些门,都是皇室的象征,叫起来都是字正腔圆,不能随便带儿化音,所以你听不到“天安门儿”,“长安街儿”,但也有例外,比如广渠门和东西便门是可以儿化的,其他的门,即便想带儿化音都拗口,一般来说,大的,庄严的,正式的,神圣的都不会带儿化音,也由此可见广渠门的地位的确不高。
-05-
广安门
广安门是外城西面城桓上唯一的城门,与东面的广渠门相对。
广安门建成之时叫做广宁门,又叫做彰仪门(该门与金中都彰义门在一条轴线上),后清道光年间为避讳改为广安门。自古各省通过陆路进京都经由此门,清朝早年,全国用兵颇多,凯旋归来多走卢沟桥官道,这就必经广安门,乾隆年间重新修葺此门,规格高了很多。过去外城只有两条石板路,一条是连通永定门和正阳门的石板路,因为是皇帝去天坛和先农坛祭祀的御道;另一条就是外城通向广安门的道路,一来这条路是外省进京的必经之路,修好一点皇帝有面儿,二来雍正帝当时决定在河边修皇陵,下旨修建从广安门到宛平城的石板路。这条路的造价极高,平均每一尺耗费白银五两三钱三分,俗称“一尺道路五两三”。广安门内的“彰仪门大街”(即今天的广安门内大街)在清朝时相当繁华,有“一进彰仪门,银子碰倒人”的说法
-END-
好了,今儿就聊到这里吧,改天接着聊外城其他的门,回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