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认同「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这句话,本文纯属个人见解,期待与同路者交流学习。
我非常庆幸出生后赶上了互联网时代,2003年通过玩《传奇》接触互联网,2010年通过玩智能手机,发现了移动互联网的崛起,然后,倾心入行。在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中,我是资历很浅的从业者,但在移动互联网、新零售领域,勉强算一名老兵吧。
看过不少新零售从业者提出的理论和实践案例,但发现大多是在为创造价值的商家提供方向,但零售是传递价值,自身并不做生产,谈什么改造产品呢?
创造价值的企业,用尽一切手段越过零售商,缩短与用户的产销链路,零售从业者在新零售业态下如何破局而出呢?
我认为有三场不可避免的战役要打。
用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做类比,是因为新零售业态的竞争已经到了神仙打架的级别!输任何一场,局势都不可逆,何况连输三场呢?
第一战 信任之战
“信任”是一切交易的前提。
商业世界中,所有交易都是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博弈。从最原始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到第三方担保交易,信任永远是商业世界中交易闭环的前提。
传统零售门店拥有最天然的信任基础。家门口的小超市比顾客更担心有假货,饭店更害怕顾客吃坏肚子,因为跟顾客离得近,出了问题面子上都挂不住,口碑坏了,在这一片就没法做生意了。
最缺乏信任基础的是景区,我出差或者游玩,去任何一个地方,除非是有朋友带领,不然只吃品牌餐饮,麦当劳、必胜客、真功夫这些……因为吃其他东西,试错成本太高,万一不好吃怎么办?万一吃坏了肚子怎么办?
从日常接触到的商业现象来分析,化妆品类的公司最喜欢搞试用、搞体验、砸巨额广告。因为化妆品的好坏对人体的影响需要漫长的周期才能体现出来,而那些小公司如果出了事哪怕被曝光出来,第二天换个包装就又杀回来了。所以大公司为了获取用户的信任,就要请明星代言,越知名的越好,还要疯狂在主流媒体上砸广告,就是为了告诉消费者,我们不是只做一锤子买卖的,我们产品的质量是经得住考验的。
但是,花那么多钱请明星、砸广告,对产品的使用价值有提升吗?完全没有。但是三无化妆品公司不愿意付这个钱,大公司愿意付,就说明了大公司的品质是有保证的。
然而这几年,即使是把营销玩的炉火纯青的传统企业,用老办法解决“信任”问题,显得非常力不从心。继续疯狂砸广告建品牌,用快速占领消费者心智的打法不好使了,而第三方担保的电商平台也因为刷单刷评论,被消费者诟病。新零售业态下,唯一靠谱的是“个人公信力”。我信得过的好朋友说哪个产品不错!那就是对的,准没错!所以我从来不敢滥发朋友圈推荐产品,更不敢滥说话发表商业观察的心得,目的就是为了维护个人公信力,让它每一次发声,都有极高的含金量。
建立信任,化整为零做社群。
传统零售商家要在新零售业态下建立护城河,进而突围,首要解决的就是“信任”问题。
如何解决?我认为成本低、启动快、效果好的就是搞“社群”。不管是单门店,还是同城多门店,甚至连锁店,要以每个门店为根据地,利用好天然的“信任”基础优势,化整为零的搞“社群”。尤其能够主导产品改造的企业,还要教直营连锁店学会搞“社群”。
上海有个非常经典的案例“虫妈邻里团”,就是从社区起家解决“信任”问题。在家门口搞“美女香车卖水果”活动,吸引邻居扫码加入微信群,完成种子用户的原始积累,然后慢慢孵化,现在经营的风生水起。
深圳也有个类似的案例“好色派沙拉”,前期通过小型分享试吃会,积累初期的天使用户。为了沟通迅速迭代体验,建立微信群进行互动和交流,信任基础建立后,群内的不少用户主动拉自己的朋友进群,才有了后面用户数据的采集、分析、下单转化、复购等一些列的运营动作。
第二战 距离之战
缩短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是传递价值的新零售商家要上阵厮杀的第二大战役。而距离,是指交易距离和情感距离。
缩短与用户之间的交易距离。
传统零售商家,经营套路几乎一致,选址、装修、铺货、营销,然后等着顾客上门购买,称之为:坐商。
而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每天顾客上门不是均衡出现的,购买高峰过去以后,剩下的时间生意怎么做?不是24小时营业的门店,如何在店铺关闭后继续做生意?怎么把生意做到门店服务的区域以外?怎么提高顾客的复购率?怎么降低获客成本?这一系列问题,迫使商家要从「坐商」进化到「行商」,要用想法和工具,从地面店铺向线上布局,从而缩短与用户之间的交易距离。
举个栗子:2015年罗辑思维CEO脱不花生宝宝,罗辑思维团队搞了一个1元竞猜,最接近脱不花宝宝出生重量的竞猜者获得奖励,奖励是罗胖送出的总价值1415元的书。最后10多万人参与竞选,罗辑思维团队通过这个活动,非常讨巧地拿到了10多万人的交易数据,非常低成本的让用户有了微信购物的交易体验,缩短了与用户的交易距离,后面再卖其他东西,就非常容易撬动了。
再举个栗子:一家线下服务区域只有1公里的单门店,压根不可能去谈改造产品。老板就是拉群,吸粉到公众号,紧接着每天晚上6点,用店铺里面日常销售的标品,拿出几个在公众号和微信群发布降价拍活动,每分钟降价1块钱!就这么个小活动,持续搞了一个多月,把周边能圈的用户全部圈进来了。用户的感受很直接,比平常买的便宜,但是你丫跑的了和尚跑步了庙,我就花这点钱抢一抢试试!
抢到的顾客到店自提,老板给了商品,用户一看货没问题,还比平时便宜,反而觉得有点不好意思,顺带买点其他商品带走了。那些看到活动,犹豫没抢的用户,看别人没被骗,也加入抢,抢不到的话还在微信群里吐槽,「哎呀!手慢了!」,「哎呀,我还想着再等一分钟再降价一点呢!」。
社群的活跃度直接就上来了,话题性和需求也上来了,老板就在降价拍的活动里加了个秒杀,让更多用户体验到原来可以不用到他家店铺了解商品信息,微信群、公众号就可以了。上班偷偷刷一刷今天上了什么促销活动,下班了直接过去提货拿走。
与周边其他同行相比,这个老板缩短了与用户的交易距离,成功夺得先手。老板随后又搞商品预定,因为晚上11点店铺关门了,没人进店铺了,但是用户没睡觉啊,线上微商城还能继续经营。
后来老板玩的更溜,搞商品预约。基于信任、基于用户数据、基于季节,发布商品让用户下单,承诺7天后到货。老板拿着用户的订单信息和预付款去进货,去议价,不仅资金链的压力减轻了,甚至连库存都消灭了。
缩短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距离。
信任是交易的前提,那情感就是复购的基石。传统零售的交易场景,顾客买完东西就走了,体验好不好,商家不知道。A商品没有同类型的B商品卖的好,是客单价太高?还是什么原因?猜是猜不出来的,但是也不能逮着顾客一个一个问吧?所以商家在信任之上,还要建立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连接,缩短情感距离,把买方与卖方的关系扭转成“朋友关系”,把用户对产品的投诉都变成产品迭代的建议。
举个栗子:爆料个小套路,很多商家都搞2个微信号。微信小号去添加用户,没事就去用户朋友圈点赞!用户发了宝宝!就夸,哇,长的真漂亮!用户发美食图!用户出去玩了!就迷妹一样的羡慕,哇!好美啊,好想去!下次有机会约约约。当然微信小号的朋友圈也没闲着,定时发店铺商品、营销活动。一段时间后,分析订单交易数据,把购买力强、复购率高的用户单独拎出来,再用微信主号加上,微信主号主要发那些有情怀的、 跟个人生活相关的内容,让用户感受到情感温度,从而牢牢黏住用户。
再举个栗子:有个商家的用户在社群里提出了非常专业的产品问题,商家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花钱报班学习来回答。最后从卖家的身份华丽丽转变成了给用户买好货的代言人,瞬间感动用户,社群的用户们主动转发传播。因为用户对你充分信任,同时感受到了你对她的好,这个前提下,用户在产品使用上的售后问题,很少会抱怨、愤怒,反而会给你支持,给你加油!相信你可以做的更好。
前面这两仗打完,胜利了也还远远不够,第三场仗才是一决胜负的生死局。
第三战 效率之战
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让服务无限升级。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永远存在沟通屏障。新零售商家不能等到用户量起来以后,才思考如何解决高效处理问题的问题。比如:没有加个人微信、没有关注公众号的用户通过朋友圈的分享下单购买商品时要咨询,怎么快速接待?微信把每个人的时间都切割的很碎,用户正在咨询中突然半天不回复,过了一会儿又咨询了,这个问题怎么指派?这么多现实的服务体验问题,不能仅靠理解新零售的概念就解决掉,必须用工具落地解决,用工具实现服务的PDCA循环。什么是PDCA循环,大家可以去百度,简单理解就是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还有到店自提产品交付的问题。每天购物高峰的时候,用户到店自提进行核销,怎么核销?让用户排队在本子上签字?怎么避免出现重复核销领取?怎样避免人工处理配货订单的配送错误?还有很多容易造成服务事故的问题,必须借助工具来解决人与物之间的效率问题。
新零售经营中,产生的数据与传统零售相比是指数级增长的,每天积累的大量数据需要挖掘分析,需要交互传输,所以在新零售经营的成长过程中,淘汰老工具是必然的,使用新的工具来提高经营效率也是必然的。
人口红利消失,挖掘单客价值,让流量成本趋近于零。
人口红利的消失体现在两个方便,第一个是因为智能终端的普及,引爆了网民数量。目前中国的网民数接近8亿,手机网民就占了96.3%,不仅小学生们加入了移动互联网,曾经跟我同龄的那些女学生,早年是以不上网、不玩游戏为荣的,现在王者荣耀的等级个个比我高!第二个是因为人口基量的下降,90后比80后少23%,00后比90后少16%,大环境迫使新零售商家必须做出获客的战略调整。
人口存量就这么多,大家都砸流量抢夺用户注意力,今天你出10块抢到了,明天他出15块抢走了,大后天你又出20块再抢回来,大家就这样一步步把流量成本竞价上去了,这就成死局了。而破局点是,怎样在砸完流量后,把用户粘在自己手里面?以后就不再他身上花获客的钱了!就围绕这个思路,每个新零售从业者大多都摸索出了自己的三板斧。
用户粘到自己手里以后呢?就得挖掘用户的单客价值,主要是客单价和复购率。只有把首次砸出的流量成本在用户一次一次的重复购买中平摊,才能趋向于零,而最终趋向于零的,是老客带新客的转介绍。
转介绍,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极其常见,比如我先认识了A朋友,通过A我又认识了B,但是我从来没有给过A一毛钱的介绍费啊,而且很大概率上,B和我一定臭味相投,我连目标人群筛选的成本都不用了,因为老祖宗早就说过:人以类聚。
回归到商业,走出流量黑洞,还要善于利用人的从众心理。
举个栗子:大家在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有人转发文章,第一次你可能没去看,但是如果你继续看到有另外两三个朋友也转发了。那么,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会忍不住要打开看一看!如果有五六个人都转发过,基本上我也十有八九会转发。把这个思路应用到新零售获客上,也有很多套路,关注公众号,有机会继续聊。
题图:《时光之旅》剧照
文中其他图片均由来自纪录片《时光之旅》。
微信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