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电影院看了童话改编的电影《海蒂和爷爷》,故事非常动人。海蒂自幼失去双亲,跟着姨妈生活,后来又投靠到阿尔卑斯山上的爷爷那里。原本固执的爷爷想把她送走,却渐渐被她身上的纯真感染,接纳了她,而海蒂也在山上交到了新的朋友,她爱上了阿尔卑斯山上的一切。可好景不长,海蒂的姨妈为了钱将八岁的海蒂带走,卖给德国富商的女儿克拉拉当玩伴,克拉拉在母亲过世后便再也无法行走,父亲也忙于工作很少陪伴她,她身边只有管家和仆人,海蒂身上的自由活泼打动了她,为她带来新鲜的空气。但是,虽然克拉拉越来越快乐,天性自由的海蒂却越来越难过,她面对的是单调的房子内固定的规矩,无数次梦里海蒂都希望回到阿尔卑斯山上爷爷的身边......
整体感觉而言,《海蒂和爷爷》全篇都充满童真的色彩,固执的爷爷收留了海蒂,克拉拉的奶奶用故事引导海蒂识字,特别是克拉拉来山上看望海蒂的那段剧情,克拉拉被自然的万物打动,克服心理障碍站了起来的时候,那种童真中蕴藏的力量直击人心。看完电影后,观众都被海蒂的直率所打动,好像自己也回到儿时,回到了那个无约无束的时代。
可是,孩子的世界就真的那么容易吗?
虽然电影里刻意减少了相对低沉的部分,很快就用轻快的音乐带入海蒂的童真世界,可是仔细想想,还是让人感到压抑。海蒂一岁父母双亡寄居在姨妈家,五岁被托付在阿尔卑斯上的爷爷家,家里连一个属于她的凳子都没有,海蒂还要时刻担心爷爷把自己送人。等融入阿尔卑斯山的环境后,姨妈又为了钱把她拐骗到德国的有钱人家,接受繁琐的规矩和管制。
她只是想去教堂顶上看看远方的山,却受到了严厉的惩罚。每天晚上入睡前海蒂都会暗自流泪,有时还梦游走到门口去看外面的世界。当她最终被允许回家时,她又受到好友克拉拉的指责,在回到爷爷身边和陪伴朋友之间,她必须做出选择。最终回到阿尔卑斯山上的村里,她在学校说自己以后要写故事,却受到所有人的嘲笑,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要面对的世界。
童话如此,现实世界其实更加琐碎,每个孩子都是带着好奇和天真来到这个世上,却要被成年人的规矩框定起来,没有同龄的兄弟姐妹,没有一个可以自由生长的环境,父母告诉你要做一个长辈喜欢的孩子,老师教导你要努力学习,长大考进好大学找到好工作成为出色的人;外界为儿童准备了各种模型,却忽略了儿童自己最想变成的模样,在充足的物质条件之外,孩子精神的需求时常被忽视。
不说别人,我自己的童年回想起来也没那么美好。当然,我的成长环境很好,身体健康、衣食无忧。可是在这些条件之外呢,无处不在的强烈的孤独感包裹着我。明明我是一个特别喜欢跟人一起玩的孩子,却总是被同伴排挤,从幼儿园到刚上小学的时候,两波男孩子打架,肯定一波有很多人,而另一波只有我一个人,我很努力地去适应同龄人的世界,适应老师的世界,适应各种各样成年人的世界,可是很难;我很努力地去演一个大家喜欢的人,有时候还有点滑稽,可是我演不好。
我知道这不怪别人,只怪我自己不会说话,只怪我自己表现太笨拙,只怪我自己常常活得跟其他人格格不入,我小时候常听见的一句话是,别人都能做到什么什么,你为什么不能呢?别人是可以做到,但我是我啊,不是所有人生下来就有社交的天赋。有人看了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后有很多感触,可我看了毫无触动,在十五岁以前,我和他写的人物又有什么区别呢。除了强烈的孤独感,我还有更多的困惑,人为什么会死?活着又是为了什么?什么算是真正的爱情?人类又是为什么能每天吃着一些动物,却又说要保护另外一些动物?为什么成年人会觉得七八岁的孩子不会考虑这些?为什么我看不到周围的同龄人会考虑这些问题?为什么我明明不想伤害任何人却跟大部分人格格不入甚至被伤害?为什么我感觉自己跟其他人完全不一样?为什么......问题很多,可没人告诉我答案。
我只能看书,因为书里也许藏着答案,我知道,历史和数学会让我长大后变成一个聪明的人,文学里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和道理,它能让我在没有玩伴的时候没那么孤独。除了读书,我还为自己创造了无数个想象的世界,在这些世界中,我可以做飞天入海的神仙,可以成为拯救国家的将军,可以当恐龙世界的霸主,可以得到很多人的喜欢,可以不用去想现实这个麻烦而庸俗的世界。不管上课还是在家写作业,我都可以随时进入这样的世界中去。我知道不专心学习不好,我知道我要努力考上好的大学找到好工作,可是那些想象的世界真的很美好......
当然,我最后还是接纳了现实的世界,更准确的说,我还是被这个世界接纳了。我明白了每个人都会有感到孤独的瞬间,我知道每个人都会面临这些问题,可能只是年龄不同,强度不同。可正因为知道,我才更加难过,我都尚且如此,那些有社交恐惧症抑郁症这些心理疾病的孩子呢,那些家庭被破坏不能得到完整的爱的孩子呢,那些被贫困、疾病、暴力、歧视所笼罩的孩子呢?他们又怎样去面对他们艰辛的童年呢。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一样幸运,有无论我再笨拙都仍会爱我的亲人,有那么多本书构建的庞大精神世界,有写作这种足以缓解孤独感的方式,有一路上遇到的许多向我传递善意的人们,我可以坦然地回顾过去,可我身边还有多少人活在童年阴影里,受到持续终生的伤害。
我想到之前看的《何以为家》,黎巴嫩十二岁的男孩赞恩,在法庭控诉自己的父母。随着开庭,电影的故事也缓缓展开,赞恩是家里的长子,他有五六个弟弟妹妹,迫于生计他无法去上学,只能想尽一切办法补贴家用,当他的大妹妹被送给杂货商当老婆后,他忍无可忍逃离了这个家。他四处流浪,被埃塞俄比亚来的黑户哈瑞收留,每天在家里帮她照顾一岁的儿子,后来,哈瑞在凑钱买黑身份时被抓走了,赞恩被赶出房子,带着一岁的小孩艰难地求生,他终于下定决心逃到外国去,却在回家拿身份证明时发现大妹妹因为太早结婚身体无法承受而死去了,他愤怒地持刀砍伤了杂货商,被判了五年监禁。在监狱里,他妈妈来看望他时,告诉他自己又怀了新的孩子,对世界彻底失望的赞恩通过电视节目状告了自己的父母,状告他们生而不养的罪过。
看这部电影时,我从头哭到尾,我之前看过的所有电影加起来都没有哭过这么多次,赞恩跟海蒂不同,他生活中的善意屈指可数,更多的只是绝望。当你想到这是根据当下难民潮而改编的真实故事时,那种内心的疼痛更难以遏制,谁要为这种孩子世界的痛苦负责,父母?社会?国家之间的自私?我不知道,回过头来看我们国内的现状,现在教育已经不再是从胎教开始这么简单,为了升学,很多父母要从预产期开始规划孩子的未来,哪几个月可以生孩子,哪几个月不能生孩子。的确,现在不再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迷信了,人们不再相信羊年生的孩子命苦这种扯淡的东西,可是,有些幼儿园只接受三岁半以下的孩子,有的家长只想在某几个月生孩子,这不也是一种打着科学幌子的迷信吗?
我以为我长大的时代,迫于竞争压力,大部分孩子都要去学数奥、英语,甚至还要学一门乐器,一个中学一周上六天半课,这已经有点荒诞了,再看看现在孩子们面临的压力,他们过得哪里还是孩子该过的生活?我想,也许有一天转基因技术发展到能让孩子变聪明的时候,我们的社会肯定会在明面上坚定抵制,然后在所谓的“上层人士”中广泛使用,甚至会有很多普通的家庭为此倾家荡产,只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明天”是很美好了,“今天”呢?为什么成年人们不能放下姿态好好跟孩子们聊聊,问问他们最想要的是什么呢?
我不从事教育工作,也不懂怎样跟孩子们相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多给孩子们写几首诗,多写几篇童话。但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有很多是已经或即将成为父母或为人师表的成年人,可以为孩子的世界增添更多色彩,如果愿意的话,我有一个真诚的恳求,请不要理所应当地把孩子的世界想的那么简单,请不要再要求孩子成为成年人喜欢的样子,而是多花一点时间陪他们慢慢成长。
(编辑/嘉轩 作者/嘉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