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晋国的国力在晋悼公时期发展到了顶峰。
自小就有雄心大志的晋悼公在上位之后,开始了改革,因为郤家与胥家相继被灭,所以晋悼公趁着八卿出缺,首先重组了八卿,加强自己的话语权。
然后更改了晋献公“国无公族”的政策,着手强化公族力量。

晋悼公让亲公族居住在国内,鼓励公族从军,建立功业,然后扶持祁氏与羊舌氏两个家族,团结栾、韩两家,鼓励这四家公族聚敛财货,养募私兵。一时间公族的力量大增。
异姓贵族眼见公族势力日益壮大,心中惶恐,于是就一直想伺机削弱他们。晋悼公死后,晋平公继位,此时领导栾氏的是栾盈,栾氏是四大公族中势力最为强大的公族,于是成为了首要的目标。
公元前552年,栾盈的母亲栾祁与家宰州宾私通,贪墨栾家的家产,被栾盈所知,由于害怕栾盈杀死自己,栾祁就联合自己的娘家范氏先发制人,她与自己的弟弟范鞅合谋诬陷栾盈谋反,于是范氏联合中行、知、赵三家攻打栾氏,栾氏大败,栾盈只好逃到了齐国,由于晋平公贪玩享乐,不理朝政,晋国大权被栾祁的父亲范宣子把持。
后来在齐庄公的帮助下,栾盈回到晋国曲沃联合栾氏的残党起兵攻打范氏,不过范氏在晋平公的支持下联合魏氏诛灭了栾盈,瓜分了栾氏的土地。

栾氏灭亡之后,旧公族已经没有力量与异姓、异氏对抗的能力,于是晋国朝政被范、中行、知、赵、韩、魏六大强族把持。
公元前514年,六卿再次联合诛灭了祁氏、羊舌氏,瓜分了他们土地与权力。这使得晋国公室更加卑弱。世人评价当时的晋国“晋公室卑,政在侈家”。
在经过多年的角逐之后,晋国公室再也无法对六大强族形成压制,成了如同周天子般的存在,由此晋国争斗的焦点来到六大族之间。
他们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强自己实力做出了许多的努力。
晋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土地就是生产资料,谁的土地多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口,豢养更多的军队,获得更多的财物,于是六大族制造了大量的土地争端。
同时,为了增强生产力,各族都在自己领地上改革。原先的规定百步为一亩,百姓按亩交税,于是范、中行氏以一百六十步为亩;知氏以一百八十步为亩;赵氏以二百四十步为亩,除赵氏以外,其余五家都实行了五税一的地亩税。
这种改革使得原先井田制被打破,实行五税一制度,废除原先的劳役公田税法,改成按地亩交税。使得领地上的奴隶转变成农民,贵族们也从奴隶贵族转变为封建地主。
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劳动者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使得六族的经济更加繁荣。经济的发展会反哺政治,政治的强盛又会加强经济,因此形成了良性循环。此时的六大家族其实已经如同六个国家一般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经济、社会、政治等因素综合影响以及公室公族的土地被兼并殆尽,六大族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激烈的相互兼并。平衡被打破了。
于是,六卿之间的第一次兼并战争打响了。
公元前497年,赵简子想要将邯郸的五百户人口迁往晋阳,邯郸是其弟弟赵午的食邑,他很不情愿于是办事很拖沓,于是赵简子就以他办事不力杀了他。

赵午死后他的儿子赵稷占据了邯郸起兵反叛,于是赵简子命上军司马籍秦前往邯郸,镇压叛乱。然而这个籍秦跟中行寅关系极为密切,于是在向邯郸进军时,暗中派人将此事告知了中行寅,反叛的赵午是中行寅的外甥,于是他连忙叫来范氏的家主士吉射商议。最终他们决定派兵帮助赵午。
于是,赵午联合中行寅与士吉射将赵简子围困在赵氏的晋阳。
这里三家在打仗,剩下的三家自然也不会闲着,当时知氏与赵氏不和,中行氏与韩氏不和,范氏又与魏氏有仇。
于是知氏家主知砾跟晋定公说:“按照晋国的法律,首先发动祸乱的人必须被处死,现在赵,范,中行三家发动了祸乱,因此应该将他们全部驱逐。”
晋定公当然乐意看着这帮强族内斗,痛快地答应了。于是,知氏与韩魏三家向晋阳进军。
范氏与中行氏得知后,恼羞成怒决定攻打晋定公,虽然晋国君王已经成了吉祥物,但是国民还就只认这个吉祥物为国家的正统,于是当晋定公号召国人剿灭叛军时,万众响应。
范氏与中行氏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他们无法攻破国都,只能逃到朝歌。
而赵简子在韩魏两家的担保下,被恢复爵位没有被驱逐还得到了一部分范氏与中行氏的土地。

在经过一系列的政治博弈之后,四家结成联盟,誓死讨伐范氏与中行氏,晋国由六卿执政变为了四卿执政,其中智氏势力最大。
虽然晋国中的异姓强族数量减少了,但是晋国的公室并没有重新获得权力,反而加快了其丧钟敲响进程。知氏虽然强悍一时,但是也正是因为强大而毁灭。我们下期再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