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920099/d33d2a1690a3efac.jpg)
年底拜访了一位老客户,虽然忙得大半年没见,依然很亲切。
喝茶聊天中,我的思路好像瞬间打开了。
如果想轻松成为塔尖上的人,18年继续做减法,只做两件事情,建“池子”,稳固“三条腿”。
这个跟我所处行业有关,设计行业卖的是创意,创意就是人民币。但是又有多少客户能够为创意买单呢?设计公司的业务比较特殊,无法标准化,每个项目难易程度、客户要求都不一样,对“人”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设计行业没有特别好的商业模式,也无法做到完全复制了。
那你要说了,人家猪八戒、一品威客不是做的好好的么?这个就看你怎么选择了。之前有个客户跟说他花了300块钱在淘宝上找设计师做logo,服务态度特好,要怎么改就怎么改。我只想怼一句:大哥...你找的不是设计师是美工好吧...这个就好比医生给你做手术,你说,这一刀要这样切,那一刀要那样切。你问我好的设计是什么?我觉得合适就是最好的。300、3000和30000的logo差异在哪里呢?设计师的专业度不一样,一个工作7-10年的设计总监和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对项目的把控显然是不一样的。网上段子都吐槽设计师苦逼,but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是要具备很多能力的,比如要有审美能力、洞察力,对美学的把控、对客户行业的理解、对客户企业、品牌理念的理解,还有工作态度和用心程度。设计师卖的就是“有效时间”,“我要高大上的感觉!”“清新一点的风格吧!”“大气一点就可以了!”“活泼一点”“最好把方案融合一下”...这种虚幻的要求,麻烦真的尽量避免好吗?同样是8小时工作,设计师需要专注时间来创作更好的作品。说到这里就想起老路讲商学院的“交易成本”。说一真事,我一客户物流公司,之前花了1W元在某网找了一设计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做了几套方案,怎么改都不满意,客户也很纠结,用吧,丑,不用吧,心疼1W块,最后不得了之。后来这个客户通过朋友介绍找到我们,我们经过多次沟通梳理碰撞,成功了帮客户打造了2个品牌。(当然我们的费用要高很多)客户损失的仅仅是1W元吗?他还损失了“时间成本”。专业的团队、专业的工作流程和时间计划表,可以帮助客户减少“试错成本”。当然了,并不是说威客网没有好的设计师或者好的设计团队,是在于你怎么选择,怎么去把控风险,如何控制交易成本。
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就拿我老家来说,几年前,一些手工蛋糕店生意特别火,也没人在意品牌、包装、宣传、广告,直到仟吉、皇冠等品牌加入,人们愿意花更多的钱享受品牌带来的服务,所以仟吉、皇冠生意好的不得了,每天基本抢光,真的好夸张。后来我发现,之前那些非“品牌”的蛋糕店,开始有了变化,店面升级,logo更新、门头设计、产品成列、包装、营销...
很多人都有个误解,觉得做个logo就代表自己是有品牌的了,事实上品牌不等于logo。也有一些企业觉得做品牌需要花很多钱,等以后发展起来再去做吧,有时候就错过了抢占市场的好机会…品牌是某个品类的代表或者代表某个品类的名字。你这可以这样理解,“品”:产品,“牌”牌子,产品满足需要和需求,品牌满足欲望。为什么要塑造品牌?为了获得品牌利润。那么你要接着问了,利润的来源呢? 利润=产品利润+品牌利润。产品利润来源于产品的价值,品牌的利润来源于品牌价值。品牌两点直观的作用:1.溢价,比如爱马仕的包卖得贵,就是品牌价值,你就是找到同一工厂做出来,即便2折,也不一定有人买。2.信用,比如说你要在京东上买个空气净化器,你肯定会优选选自己熟悉的品牌,如飞利浦、小米等,忽略一些“杂牌子”。所以品牌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做品牌就是一种投资。从长远看,品牌能让你企业更值钱,估值变高。
从品牌核心价值出发,构建立体化品牌体系,用敏锐的嗅觉将先进的传播理念与创意策划完美融合,为客户带来更多更高端的市场商机。这个就是我们初心,只有客户公司品牌成功了,才是我们的成功。
简单说来,就是帮你的企业打造品牌形象,没有品牌创建品牌,有了品牌,改造品牌气质,重塑品牌竞争力。
回到文章开头,我为什么要建“两个池子”?就有了答案
这里的“池子”指的是客户资源,这几年的积累,池的客户越来越多,需要重点梳理“头部”资源,因为“头部”会带来偏好链接,偏好链接会带来越来越多的链接,这样才能形成马太效应。另外一个“池子”指的是设计资源,不断扩充设计资源,细化分类,“赋能”每一个设计师或者小团队。
再设定一个角色“品牌管家”,相当于一个专业的执行推手,从品牌方案策划到后期执行监督、全程跟踪服务,确保方案与创意切实落地。
两个池子高效筛选匹配后,“品牌管家”(必须是懂设计的市场人)作为链接者,既解脱了客户baba寻找供应商试错之苦,又可以解救“因沟通不畅”反复改稿的苦逼设计师。简化合作流程,让效率更快。
“三条腿”战略
去年做市场比较任性,全凭感觉走。对我而言工作最重要的是快乐,被尊重。我个人的作风“要么做到,要么别承诺”,所以不在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从不瞎承诺。但承诺过的一定会做到。我觉得合作“信任”是基础,没有这个前提,不需要谈一下步。对于信任我们的客户,玩命都要准时交付。对于不打款要求出方案的客户,我也只想默默怼一句:我是拿着你们钱帮你们办事啊...
如果想成为精神领袖,继续坚持自己的原则,必须有 “三条腿”支撑,第一个是“核心”,第二个是“团队”,第三是是“机制”,你的核心优势是什么?有没有强大的团队做支撑?如何分利?(容我好好想想…)
写到这里,我特别想感谢背后的团队,是你们超强的技术实力、设计能力、执行能力,让我底气十足,无所畏惧!
用董小姐的话结束此文:没人在乎你苦的过程,只在意你得意的结果。
2018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