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每天写1000字读书笔记
认识到这两点,我的阅读才变得高效

认识到这两点,我的阅读才变得高效

作者: 阿拉斯加海湾0 | 来源:发表于2017-03-12 10:04 被阅读42次

    和朋友聊天,朋友说到,“读书就像小孩长个子,每天吃饭看着也没见长,可身体每天却实实在在都在变化。”

    但是光吃还不行,还要会吃,要吃的有营养,还要消化吸收好,这样成长得才快,才健康。


    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

    一、读书要系统,有了思考框架才能越读越轻松

    四年前,我意识到读书很重要,于是买了很多的书来看,从开始的经典文学、人物传记到经济学、时政类,再到摄影、心理学以及家庭教育,加上平时在各类平台上看的文章,看过的文字也不少。一番折腾下来,知识面是提高了不少,但是总觉得不对劲,要么看过就忘,要么脑子里只有作者的观点,别人一个反问自己就哑口无言。

    绘/麦子家

    今年开始,我开始认真做阅读。首先,我反思了这些年看书的效果,之所以会出现前面所讲的情况,就是因为看太杂,没有系统也不够深入,更不用说建立自己的思考框架,导致自己的知识都是呈现碎片化状态,在脑子里游离。所以我的教训就是读书要有目的性,但毕竟精力有限,如果只是把阅读作为消遣那也另当别论,如果要想快速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最好的方式是做主题阅读。

    如果一个人一开始没有扎扎实实读几本书形成思考框架,书读得越多头脑越乱,脑袋里完全是糨糊,今天听这个人说有道理,明天听那个人说也有道理,到最后就是没有自己的道理。

    秋叶大叔在他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中提到了他做主题阅读的方式——我准备了解哪个领域,就先写一个大纲,就像我自己要写这个领域的图书一样,然后开始大量买这个领域的图书。

    可能有人要问,如果我一开始就对我打算学习的领域不熟悉,也不知道大纲怎么列那不是还是白搭吗?书中提到了一个方法,我这里总结出来,可以试试。在你明确你要研究的领域后,到网上是去网上搜索关键词“书籍类型+书单”,比如“管理学经典书单、历史经典书单”,可以看到很多人推荐的经典书单。你可以通过看书评大致了解到,这本书是否对你有帮助,选出十本同类书籍,然后仔细想想那些专家的看法是否一致,慢慢得出这个领域的思考框架。

    通过主题阅读,我们可以快速建立起一个领域的知识框架,然后利用这个框架不断的进行补充、修正,因为做的是主题阅读,所以随着阅读的深入,思路会越来越清晰,框架也越来越丰满,在往后就可以利用跳读、选读的方式做到高效阅读。

    绘/麦子家

    二、输出是关键,分分钟让别人的成果化为己用

    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

    辛苦半天啃完一本,是不是就表示这本书的阅读已经完成了?如果就只到这里的话,那就难怪看了很多书,到头来还是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也只是拾人牙慧而已。只有吃到肚子里,内化成自己的思想,这样看书才有效。

    第一层境界是你看得懂别人的道理,第二层境界是自己能照着讲出来,第三层境界是自己能有意识去运用,第四层境界是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

    那怎么才能吃到肚子里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做读书笔记——输出。

    读书笔记的形式和方式有多种,像我现在写的书评就是最简单的这种,像秋叶大叔这种水平高的,就利用PPT的形式,更新颖,也更直观,品牌效应也好。就我个人而言,不管什么形式,能够帮助我理解消化书的内容,对我来说就是合适的。

    就拿我看秋叶大叔这本《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来说,我想秋叶大叔这本书的重点在于“高效”两个字。但是第一次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反而更晕了。所以我干脆停了下来,跳出书的内容,从整体上分析书的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我试着从解读这本书出发,告诉别人我看这本书的收获。我先从我感受最深的两个点出发,然后不断的回到书中,理解相关的内容,再通过总结表达,慢慢这本书在我脑中变得清晰起来,也造就了我现在的这篇文章。

    绘/麦子家

    关于秋叶大叔这本书,我想谈几点题外的感想。秋叶大叔在书中介绍的十种读书方法,我个人认为有凑数的嫌疑。有些读书方法,对初做阅读的人来说,要和书籍类型对应起来还是有困难的。没有一定思考的话,如果不能很好的取舍反而会晕。况且,本书作为秋叶大叔多年思考积淀的成果,有很多过程性东西在里面,千万不要寄希望于看一本书,就完全掌握了思考和阅读的方法。

    书中还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绍了很多拆书的方法和模型,对从来没有接触过拆书的我来说,有点不好理解,所以我特意查找了拆书的概念。

    所谓“拆书”是一种读书的方法论,“拆书”所强调RIA,

    R=Read,阅读原文片段
     I=Interpretation,引导促进
    A=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

    “拆书”是“拆书人”通过将一本书里的某个片段拆出来进行引申,并贯彻到自己今后的思考和行动中。

    我个人觉得拆书的目的,更多的是用来指导实践。对于读书本身而言,更像是做了碎片化阅读,如果没有经验的积累,是很难产生强烈的共鸣的,反而是分散了书的结构和焦点,而且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拆。拆书像是给阅读加了催化剂。这其实反映了我们现在所处的一个状态——焦虑,就像大跃进时期的“多、快、好、省”。

    绘/麦子家

    与我而言,我更愿意寻一个谧静处,或清晨,或午后,泡一杯茶,懒懒地沉浸在文字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识到这两点,我的阅读才变得高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dt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