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龄感》
无龄感前两天,友友转来一个有关《无龄感》的帖子,读过之后很是羡慕那些乐观的外国老人。其实,类似的帖子以前也看到过,总觉得这样的生活似乎离我们很远很远,许多生活在国内的老人很难过上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
不是因为这些中国老人没有文化素质,也不是中国老人不愿意自已年轻,更不是中国老人不懂幽默。
那是因为什么?开始我也认为中国老人不会享受生活,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是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比如子女的未来,自身的看病和养老没有预期或预期太低。
一个老人要过上一种无龄感的生活,像青少年那样快乐的生活,除了身体条件,精神上一定要有一种幸福感。而这种幸福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要尊老敬老;另一方面,老年人本身对未来的生活抱有希望。
一说到尊老敬老,古人说:“老吾老及人之老”,既尊敬别的老人像尊敬自家老人一样。而现在,政府虽提倡尊老敬老,但社会响应不够,还有许多歧视、甚至鄙视老年人现象时有发生。
比如,乘公交年轻人应该给老人让坐,但就是有许多人装做看不见;比如外出旅游,许多旅游团不收60岁以上老人,有的则要求其子女签署免则声明;去游泳馆游泳,许多游泳馆贴出60岁以上老人免进;甚至连发放退休金的社会保障部门也不相信老年人,每个老人每年必须到其指定地点进行认证(证明你还活着),不然就停发养老金。
生活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里,稍有头脑的人都会感到一种常被歧视的屈辱,有时不用你自已去想,是有氛围在暗示和提醒你,“你已经老了!”这时,你哪还有心情像孩童那样活蹦乱跳呢?
另一方面,许多想明白的老年人对未来已不抱多大期望。
现在步入花甲和花甲以上的老人,膝下大多是独生子女。这些步入中年的独生子女,养车供房培养孩子尚且困难,你再让他(她)赡养四个老人,谈何容易?所以对自已的子女不能有预期,“养儿防老”的观念早已不再适用于现在的生存环境。
那么靠自已行吗?我只能说一半行一半不行。
说是一半行,是指那些稍年轻些的老人,是指那些身体好的老人,是指那些生活能自理的老人。这个阶段老人还可以靠自已。
说一半不行,老人一旦得了大病生活不能自理了就是个问题,不光说抗癌药买不起,请护工也是个难题,公立养老院因床位太少已排到若干年后,私立养老院又住不起……
这样的预期也可以说是没有预期,许多老人因此便掩耳盗铃的不敢想不去想。
无龄感我承认对老年人来说,“无龄感”是个好东西。但是,在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超过2.1亿,每7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老人,可是又有多少老人可以像青少年那样天真快乐的活着呢?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当大多数老人不再担心看病和养老,不再担心被歧视鄙视的时候,《无龄感》时代才会到来。
网友评论
期待那一天的到来,让所有的老人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