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资料语文教学
【作文笔记】我的三次作文教学设计(苏州市部编教材七(上)作文教学

【作文笔记】我的三次作文教学设计(苏州市部编教材七(上)作文教学

作者: 野径绿潭 | 来源:发表于2018-10-31 13:57 被阅读166次

    许久没在大市上公开课了。逼逼自己吧。但过了许久沒动笔,动笔设计时,却黔驴技穷了。熬出一备,上了上,沒感觉,不好。同仁说了不少意见。我又二备,重活动和生成,试上,结果又没感觉。上周末重感冒,但不得不三备。三备弃桂花而选秋雨,境界大开。可周一初三已有三节,又需教学巡视校园护导,另有繁多行政事务,只好作罢。周二上午参加其他学校共同体活动,因为是督学。中午扒拉几口饭,又匆匆赶到震泽中学,参加市里关于课程基地的培训,待会后折回学校已是近六点。不试讲了。正是逼一逼自己的好机会。

    [第三次备课]

    《秋雨,在心中下——发挥想像和联想》

    教学设计构思:

    1.学生课前预习,并提出自己的相关问题,课堂上先进行问题的互动解决。【先学后教,从学生出发,从问题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

    2.围绕第一单元第三课《雨的四季》的“秋雨”部分,进行联想和想象的赏析生成。【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既是阅读教学的,也是作文教学的。阅读,换个视角就是跟着作者学习写作。在阅读中适当进行模仿写作。大胆对教材进行二次创作。】

    3.通过“秋雨”视频,创设适宜氛围,激发学生想象和联想力,进行当堂作文;小组推荐优秀作品,并说明推荐理由。【激趣,唤醒秋雨记忆,让美好从心中化成好的文字。】

    4.以“秋雨”为专题进行作文,课上课下融为一体,读后写,写后再读,开放式螺旋式上升。

    教学目标:

    围绕想象和联想,在课前预习和释疑基础上,以“秋雨”时令特征为抓手,通过课文“秋雨”选段的赏析对话,使学生掌握关于想象和联想的基本知识,并能发现和生成关于想象和联想的技法。在此基础上,通过“秋雨”视频激趣和氛围营造,训练学生想象和联想力,不断形成想象和联想的作文自觉。

    教学重点:想象和联想的读写生成。

    学生课前准备:预习第六单元写作指导部分;提出自己关于想象和联想的疑问。

    教学过程:

    导入及释疑:

    以学生“水”的名字导入,一是画面感,一是内涵,还有相似。(PPT)

    师:“用什么方法推测的”?

    ——学生想象和联想。(教师板书:联想  想象)

    师:杨可欣、沈雨阳、孙易文、钱子姣、刘语昕等同学问,联想和想象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回答概念。

    联想: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

    想象: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

    教师板书:此——彼  旧——新

    有同学问,怎么才算是好的联想和想象?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自然恰切;合情合理;要有新意。)

    3.释疑(课前教师整理)

    附:学生问题梳理:

    钱子姣、刘语昕:为什么要发挥联想和想象?

    周丁祺:事物要有哪些方面的相似性才能做出合理联想?联想和想象既然有区别,为什么还能结合着用?联想和想象太新颖,会不会不合情理?

    我们班同学很善于思考,提出了许多问题,钱子姣、刘芯语、张郁、朱可欣、沈嘉何、顾奕晨、周毅豪、周熠宸、陈恭、杨子喆、黄可欣、邵颖凡、沈嘉祺、穆宇钒等大部分同学问题集中:怎么想象和联想(自然恰切、自然、新颖、生动)得高分?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办法:一是读好文章,通过读学习联想和想象;二是写,通过写提高联想和想象。

    二、赏读中学习想象和联想

    1.(PPT: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师:下面我们集中再次学习第一单元第三课刘湛秋《雨的四季》“秋雨”部分。老师先朗读本段,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你最欣赏哪句话?作者是如何想象或联想的?配乐朗诵。

    2.对话赏读:(对话中,学生随机板书)

    (1)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可重点考虑相似联想,并创设想反联想。想象和联想综合运用)

    这时候,雨不大出门。(新颖。可引导学生相反联想)

    (3)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可设问:为什么秋雨可使人静谧、怀想和动情呢?引导学生想象模拟秋雨声,并相反联想,从而明确两者之间的相似点)

    (4)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联想的相似点。秋雨,有“时间长”“细密”的特点,与“倾诉”“悠远”有共通之处)

    (5)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想象联想要有情味。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联想,口头描写夏雨)

    (6)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联想到对灵魂、想象对大地的作用。思路要开拓,自然深刻)

    三、课堂写作训练与交流

    1.播放“秋雨”配乐微视频。请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为“秋雨”写一段文字。

    2.学生写作。(背景音乐:雷恩寇伯《秋雨》)

    3.交流分享:

    (1)四人或五人小组,交流选出最棒的作品。

    (2)作者朗读这些文字,然后组员说明推荐理由。

    四、总结生成:

    1.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教师总结:秋雨在心中下,万物皆如是。凡有作文之处,皆有想象联想。

    PPT: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选段,全班齐读:

    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五、推荐课后阅读(课后印发“秋雨”专题阅读讲义)

    郁达夫《故都的秋》(选段)、张爱玲《秋雨》、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杜甫《秋雨叹三首》、白居易《秋雨夜眠》。

    教师板书设计:

    附:“秋雨”文段预设

    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师:运用了什么修辞?——学生:比喻、拟人——比拟

    师:雨具有什么特点?(学生:秋收后的)母亲具有什么特点?(学生:生了孩子的)

    师:雨和母亲,两者的相似点是什么?(学生:气质相同:“端庄而沉静”)

    师:这是不是联想?由秋雨,我们可以联想到“夏雨”,“当万物疯长,青春勃发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学生说,教师引导,如果也用母亲做比喻呢?“似乎也像孩子叛逆期的母亲,显得焦躁而又猛烈。”——联想要自然恰切。)

    师:这是我们平时看到的秋雨呢?——学生:不是了,是作者眼中的,是作者创造出来的新的形象。这又是想象。

    师:你总结出了什么方法没有?——运用修辞、身心投入等(学生板书)

    这时候,雨不大出门。师:我们平时怎么说?雨不大下。这与“雨不大出门”有何不同?——学生:雨就像住刚生了孩子的母亲,不大出门了。新颖形象。既由想象,又由联想。(学生板书:新颖生动)

    师:如果是夏雨呢?——学生说。(“甩门而去的猛汉子”)

    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

    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可让学生为“响声”填词。“沙沙沙”“淅淅沥沥”“潇潇”。让学生模拟夏雨声音,“噼里啪啦”“唏里哗啦”。以动衬静。】,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抓特征“安静”,才让人如此。】【学生板书:创设情境】

    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拟人。(1)是窃窃私语,是诉衷肠,说知心话,是知心朋友,而不是喧哗;(2)时间长】。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联想的相似点。紧扣“时间长”“细密”的特点】的情思。

    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有情味。“夏雨”呢:可引导学生想象联想。《骆驼祥子》:“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一个水世界。”】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时间长。有情意】。

    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热爱生活,才能激发出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潜能来】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第二次备课]

    《开出属于自己的桂花——充分发挥联想和想像》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好物品:彩铅笔、记号笔一支、8K素描纸一张彩笔。黑板磁性铁四块。

    课前准备2:ipad(内装桂花图);黑板提前固着一8K素描纸;一张口头“描写”记录表(记录1两类关键词:一是形象感强的,一是主观评价的;记录2:图画不同的原因);不同颜色的粉笔;U盘(音乐《桂花落》和PPT课件)

    课前准备3:语文课代表、语文课代表选的绘画能力强的同学、班长和学习委员(坐为同桌)

    一、导入:

    同学们,写作文好玩吗?(学生:不好玩、好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作文。

    二、活动一:(10分钟)

    活动设计:班长和学习委员同座——请语文课代表到前边——请语文课代表选一位同学准备好到黑板前绘画。

    请一位同学(语文课代表)到讲台上来,给其ipad,内有一桂花图。此图仅这位同学可看。

    这位同学请自己一位绘画能力强的可信赖的同学,到黑板前,准备用彩笔画画。

    请班长和团支书分别记录持ipad的同学“描写”的关键词,并做好最后的总结发言。

    过程:

    (1)语文课代表口头“描写”ipad中的桂花图。

    (2)全班根据这位同学的“描写”,在8K素描纸上画出相应的图片来。

    (3)PPT出现桂花图,与之对比,发现不同,分析原因。

        语文课代表——黑板绘画者——其他同学(自己的口头“描写”是否抓住特征;是否形象可感;主观词语;发挥了自己的想像)

    (4)班长和团支书总结发言。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如“抓准特征”“具体可感”“想像”……)

    三、活动设计二:(15分钟)

    师:描写光形象,恐怕还不好,还得要有生动。要生动,就需要创设一种情境,就需要想像。下面请同学们想像一幅桂花图,写一段描写生动的文字,我们看看谁写得最生动。

    1.学生写五分钟。(提醒学生用记号笔,直接写在8K素描纸上)

    (播放轻音乐《桂花落》)

    2.师:请前后位四人一组。请组内推荐最好的文字,整理好推荐理由。讨论结束后,组内选派两位到讲台前进行展示。

    3.分组讨论。

    4.小组自荐交流。到黑板前,固着作品。一个朗诵,然后,另一个说明推荐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推荐理由进行板书:如“添加”“修辞”“有情”……)

    四、活动设计三:(15分钟)

    1.师:描写光形象生动了,恐怕还不行,还得有点想法。比如听到“竹子”一词,你除了可以想像描写外,还可以想到什么呢?(要让学生讲出为什么想到这“另一个事物”,即关联点(竹子某一特征——联想事物))

    预设学生发言:

    相似(相反)联想:

    竹挺拔——坚贞不屈的人(具体,指生活中的,家里的或班内的)——依附别人的人;竹子中间是空的——虚心;竹子有节——人有节气;竹子不断向上——奋进之心;竹子生命力顽强——精神顽强的人;浑身是宝——无私奉献……

    相关联想:相关的景、人、事。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联想”“相似”“相反”“相关”“关联点”)

    2.学生写联想桂花的文字,要求语言尽量优美,五分钟。(用记号笔,仍写在8K素描纸上)

    (播放轻音乐《桂花落》)

    学生自荐“作品”,交流分享(不再到讲台前)。(1)学生自读文字;(2)其他同学指出是什么联想,关联点是什么。

    预设:(1)平凡,默默无闻,香气四溢——奉献,感化他人;(2)香气浓郁——热烈,青春;(3)颜色洁净清新——脱俗出尘;(4)安静,不张扬;(5)香气——德馨……

    五、总结生成:

    同学们,桂花是“花中第一流”,这节课,我们通过发挥想像和联想,初步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虽然可能还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毕竟开出了属于自己的桂花(板书:开出属于自己的桂花)。下面,请同学们上自己的姓名,课下可以继续完善你的作品。

    愿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飘荡着醉人的桂花香。

    下课。

    [第一次备课]

    《开出属于自己的桂花——充分发挥联想和想像》

    课前作业:(1)写一段文字描写桂花图;(2)思考由桂花想到什么人。

    导入:

    课前先板书好“开出属于自己的*花”。

    【老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个游戏。你将马上看到一个字,开动大脑,你会想到什么,想得越多越好,我们马上请同学说说。准备了吗?】

    (板书:黄粉笔一大“桂”字)

    学生头脑风暴,众说。

    预设——

    联想——桂树、桂香、、桂花糕(吃的)、桂林(地方)、广西(简称)、月亮(吴刚)、折桂桂冠(荣誉)、“人闲”(诗)、人(品质)……

    想像——桂花雨(面画)

        【老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头脑风暴的呢?(学生:联想和想像)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想像,就是在有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凝视桂花,充分发挥想像和联想,开出属于自己的桂花来!】

    (板书:联想和想像)

    分发桂花。

    一、凝视桂花:

        【老师:现在每位同学手中都有一枝桂花了。现在,请仔细观察,抓住它的特征,用一两句话描述下。】

    预设——

    外形大小:小巧、像米粒,像粟;叶脉形如“圭”;一串串,像小金铃;“绿玉枝头一粟黄”。与绿叶的关系(上,“护”有情感)。

    结构:有四片花瓣,花瓣呈椭圆形,花苞,盛开的有一粒粒的花蕊;

    颜色:金黄色、淡黄色、黄得发亮、灿烂、洁净、轻黄(菊黄的叫丹桂,淡黄的叫金桂,白的叫银桂);

    (4)质地:柔嫩、洁净

    (5)气质:清丽飘逸、清雅高洁、像美丽动人的仙子。

    【老师及时引导和肯定:(1)观察的发现;(2)学生描述的词语,如动词,如形容词(带真情的),如比喻】

    二、深嗅桂香:

    【老师:刚才我们是用眼睛看,现在我们用鼻子嗅,说说,桂花飘的是一种什么香呢?总不能说,哇塞,好香啊,太香了,香极了,对吧?】

    ——预设:

    香味的特点:一丝丝、一缕缕、芳香、清香、悠长、幽幽;

    飘得远:十里桂花香,浓香致远,有“九里香”之称;

    时间久:弥久不散;

    自己的感受:迷人、袭人、沁人心脾、令人陶醉、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像蜂蜜;

    (5)通感:香甜、恬静、像轻音乐、婉转、轻柔、小夜曲、像个调皮可爱的小姑娘。

    【请几位同学说说。及时肯定学生的个性表达、表达角度。“嗅觉多么发达”“你有一颗敏感的心”“你一定静静地细细地嗅过”“他用自己的体验来描述”“提及桂花,这位同学联想到了蜂蜜,很不错”……】

    三、醉人桂景:

    【老师:桂花在手,同学们描绘得很好。但最好的桂花风景,在自然中,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谁能大致说说,你准备想像什么样的情境来写桂花呢?】

    预设——(1)桂花纷给落下;(2)秋雨中的桂;(3)打桂花;(4)阳光下满树满枝的桂花;(5)台阶上或小径上落满了一地桂花;(6)奶奶做桂花糕;(7)如何从枝间冒出来的……

    (请两三同学谈谈)

    【老师:同学们想法真不错。我们知道,我们要想像这样一种情境,得需要观察细致入微,紧抓桂花特征,而且形象可感,投入了真情,对吧?下面,大家动动笔,用心想像,用四五分钟时间,把自己心中的桂花图描写出来吧。】

    【学生写作。五分钟。】

    【组织分享交流三组。老师巡视,做到心中有数。老师点评注意:一是引导,二是借其他学生之力,三是积极鼓励。】

        预设——(1)学生阐发议论,不是想像;(2)学生用了些“虚”词,引导尽量用可感的词语,使想像更具体,如颜色等,以使画面感更强;(3)学生抓住事物特征;(4)及时肯定学生营造的安静氛围,使画面更富有意境美;(5)其他。

        【老师:对作文想像,哪位同学谈谈你的经验?】

        (学生说。老师引导总结,并板书:构图法、镜头法)

    四、桂之联想:

    【老师:有位同学也描写了心中的桂花图。哪位同学读一下?(一学生读)】

    PPT:幽深的老院。斑斑的青苔。清脆的雀鸣。

    那墙角的陈年桂树,枝叶苍绿,矜jīn持着娇美的容颜。那簇簇淡黄的香囊,羞涩地演奏着恬淡的思乡曲,幽曼而悠长,可风一吹,一不小心,就把秋日扑洒得香气馥fù郁。风来,树便下雨了,毕竟是十月了啊。花雨纷纷扬扬,飘逸如诗,地上铺展开来,软绵绵,金灿灿,缤纷如赋。

    那月上的桂,这天下的桂,都在下着花雨,都在吐露着同样的念想和召唤。归来吧,久违的游子,蹒跚pán shān的老者,无论你身在何方,请回到院中,桂树下,再唱一曲梦萦的桂花谣,再喝一杯醇chún香的桂花酒,再深深地嗅驻一心这魂牵梦绕的老家的气息,醉在这酥酥的幽香里……

    做一个清幽深远的梦。

    【让学生谈谈感受】

    【老师:这些文字,和大家刚才写的,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前两段主要是想像,而后边则主要是联想)】

    【老师:嗅着、凝视着手中的桂花,想像着你心中那美好的桂花图,同学们,你能联想到什么呢?哪位同学说说?(最多三位)】

    预设——(1)吃的:桂花茶、桂花糕、桂花酒、桂花栗子……此时可引入小学学过的琦君《桂花雨》。小时候,摇桂花,做桂花糕。中学时,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云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由桂花,联想到的是老家院子里的桂花,是小时候的美好时光。(2)学生说出以下品质,要引导他说出个例子来,比如“低调不张扬——宁静——淡雅——脱俗——奉献——德馨”等;(3)联想有相近、相似、相反等。

    【老师:现在,我们就动动笔,接着那副桂花图的文字,再写一段联想为主的话。】

    (学生写,约五分钟)

    (组织交流两组。肯定学生进步)

    (板书:相近、相似、相反)

    总结生成:

    老师:同学们,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这一节课,我们通过凝视桂花,深嗅桂香,通过想像和联想,用自己的真情,用自己的生命,开出了自己“第一流”的桂花文字。宋朝诗人朱淑真曰:“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愿我们每个人的心,都飘荡着醉人的桂花香。

    课后,推荐大家看一组文章:《漫谈桂文化》、丁立梅的《桂花开了》、刘若英的《今年桂花不飘香》、琦君的《桂花卤·桂花茶》、董桥《桂花巷里桂花香 》、雪小禅《风动桂花香》。下课!

    板书设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作文笔记】我的三次作文教学设计(苏州市部编教材七(上)作文教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ka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