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窗窗真觉得,
俄罗斯的好电影就像在石滩里挑拣玉,就看挑的人识不识货。
比如今天要给童鞋们安利的这部新片——
《心律失常》
对,你没看错,片子就是俄罗斯出产。
在今年4月1日的俄罗斯第31届“尼卡”奖上
它成为了最大赢家——
一举囊获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最佳女主,以及最佳剧本奖。
在国内豆瓣上,也有7.6的评分
短评区一片叫好。
老实说,一提起战斗民族,
我们就会习惯性的用上这样的句式——
“俄罗斯不愧是战斗民族,拍起XX片来也是不走寻常路”。
“能拍出这样的神作,战斗民族果然名不虚传”。
没办法,谁让老毛子们生猛又彪悍。
人家骨子里流淌的可都是烈酒。
而今天这片儿,确实是不走寻常路了。
因为它非常写实——
镜头冷静到就好像故事发生在我们身边。
男主奥列格是紧急救助站的一名医护人员。
他医术高明,认真负责,
每天的工作就是到病人家里进行急救。
大家都知道,这年头,医患关系是愈发紧张了。
即使战斗民族也不例外。
奥列格总会遇到那么些个奇葩的病人。
心脏比牛还壮,但总觉得自己有病的老太太:
拒绝入院治疗的宗教怪胎:
帮派火拼导致伤亡惨重的暴力酒鬼:
对付这些病人或者家属,奥列格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可劲忽悠+使用暴力。
所以即使服务到位,被投诉也是家常便饭。
不过他也没在怕的——
天大地大,病人最大。
算他有能力,任性。
但新来的领导就没有那么好对付了,他带来一套的新规——
所有医护人员分组进行救治,且急救的时间必须控制在20分钟内,由调度员进行调控。
也就是说,
儿科组的救助人员即使路过成人患者的家门口,也不可以进去急救。
而且,急救时间一旦超过20分钟,
不管病人情况如何,医护人员必须赶往下一家。
(贴心的字幕组)
医护组的成员,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救助方法,包括奥列格。
所谓的“新规”对他来说就是扯淡,
毕竟,治病救人才是最重要的。
但虽然他有生命要拯救,同时也忽视了另外一个生命。
由于他的治疗时间严重超时,
直接导致下一家的患者错失最佳急救时间而身亡。
患者家属的谴责歇斯底里,
而领导的原则却令人匪夷所思——
在你的诊疗过程中没人会死,让他们在别的医生接手后再死。
奥列格看不惯这种不负责任的狗屁理论,
强硬的态度让他差点失去工作。
就在这段时间,他的生活也出现了危机。
高强度的工作让他嗜酒成性,自我散漫,他把妻子的包容当做理所当然。
于是乎,夫妻关系就不是那么和谐了。
奥列格的妻子凯特雅在医院的急诊室工作。
她虽然深爱奥列格,但早就受不了丈夫看待病人比自己重要。
电影中她对奥列格说了这样一段话——
这感觉就像是你活在另一个银河系,我用尽一身力气靠近那里。
然而,这个银河却他妈一点都不在乎我是否到过这里!
就算我抵达那里,我也不会觉得这个银河会留意到我。
然而有一句话说得好,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奥列格丝毫没意识到妻子的异常,
他以为她只是“发癫”了。
他依然享受着自己该有的福利,对妻子的不耐烦视而不见。
甚至在凯特雅出于改变现状的尝试提出离婚后,
他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消极被动。
即固执的不肯接受分离,又迟迟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就这么耗着。
直到僵局有了转机的那个早上,奥列格刚刚经历病患身亡的打击。
他请求凯特雅:
我们不要再折磨彼此了,我承受不了。
两个人都冷静了下来,但只是在当下。
一次朋友聚会后,他们忽然又找到了热恋时候的感觉。
准备干柴烈火,噼里啪啦。
过后,奥列格提议要个孩子。
而凯特雅却告诉他自己半年前就已经上了节育器。
空气突然开始变得安静。
奥列格虽然气恼,但什么都没有问,赌气的睡在厨房的临时床垫上。
你能说他麻木软弱吗?
有限的精力和时间被高强度的工作压榨到一滴不剩,
我们往往没有剩余的空间去想别的。
如果出现问题,也只是下意识的逃避,或者消极的等待事情的转机。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活最真实的样子。
工作和家庭,总有不平衡的支点,总有某个环节会心律失常。
无休无止,一地鸡毛。
电影的结尾,奥列格又一次经历了病患在死亡线徘徊的复杂心情。
那一刻,
他觉得自己无比需要凯特雅,但又意识到自己真的即将失去她。
他终于对凯特雅说——
你是我生命的不可或缺,我需要你。
生活总是给我们一记又一记的暴击。
它疲惫匆忙,模棱两可,从不给你解释和重选的机会。
但还有什么比爱人更重要的呢?
无可救药的丧,带来的是阵痛中的成长。
【关注公众号映世窗,回复 心律失常 自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