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法国电影,大概第一时间想到的都会是爱情和浪漫。
但我偏爱的法国电影里,都带着一种细腻的孤独。
就像这一部——
《约翰之子》
《约翰之子》的故事看上去很平静:
35岁的马修,从事于宠物食品工作。
由于工作忙休息时间又短,他和妻子有了分歧。
所以两人开始了分居,但仍然共同抚养着儿子。
马修以前还会写写小说,后来又因为太忙而停笔。
他的生活,就在这样的忙碌中,平静的过着。
直到一天,马修接到了一通电话。
电话那头的陌生人告诉他,自己35年未曾谋面、从不相识的父亲去世了。
这让马修有点懵逼。
因为从他懂事起,母亲告诉自己,他只是一夜情的结果。
马修一直都相信着母亲的解释,从不多问。
却没想到人生半路上冒出来个爹,还是个刚去世的爹。
搁谁谁懵逼。
打电话的人,是父亲约翰的好友皮埃尔。
这通电话的目的也很简单:
死去的约翰给马修留了一份包裹。
很明显,马修听到电话之后,目光和注意力并不在这份包裹上面,
而是——凭空炸出来的父亲。
虽然母亲一直都告诉马修,父亲这个角色的不存在。
但这种陌生又突如其来的亲情感,却让马修开始心神不宁。
可能是对未知的好奇,也可能是对亲情的向往。
马修决定暂别儿子和妻子,去加拿大参加父亲的葬礼。
顺便见见他的两个哥哥。
马修到达蒙特利尔之后,
传说中父亲的好友——皮埃尔前来接他。
皮埃尔把马修送到酒店后,就迫不及待把包裹交给了他。
父亲的遗物上一幅画,画里有一个小男孩。
更主要的是,这幅画价值不菲。
马修对父亲留着自己这幅画的用意十分不解。
补偿?遗产?
他要退回这幅画,皮埃尔却坚决不同意。
而皮埃尔也一直在阻止马修,奉劝他“不要搞事情”——
不让他见哥哥。
也不准他坦明自己的身份和来意。
马修虽然不能理解,却也没拒绝。
不过,在他的强硬要求下,皮埃尔还是带他去见了两个哥哥。
现实果然不如人意。
两个哥哥的性格都很强硬。
一个强烈的想要找到父亲的尸体,只是为了能提早拿到父亲的遗产。
一个嗜酒成瘾,暴力成性。
马修想努力融入他们,和他们聊天抽烟。
却发现,这两个人都对自己充满了敌意。
几次对他大打出手。
反而是在皮埃尔家的时候,马修才觉得自己不是那么孤单。
皮埃尔的妻子和他分享父亲约翰的照片。
皮埃尔的女儿邀请他一起出门。
皮埃尔的外孙女们也亲昵地叫他叔叔。
……
如果不去细究,一切都还是很平静的发展。
处处存在疑点。
若即若离的真相就像隔着一层纱,把包括马修在内的皮埃尔的家人一同笼罩进一个看得出又猜不透的迷局中。
聪明的你应该已经猜出来了:
这个迷局,正是皮埃尔一手策划——
他用好朋友的死,来认识自己30多年未曾见过的儿子,去弥补那些亏欠。
原来,皮埃尔35年前在巴黎认识了一个当地女子,与她发生感情。
后来女子生下了一个孩子,但此时皮埃尔已经成家立业。
他没有办法抛弃这一切,只能抱着愧疚继续生活。
直到他在画廊里看到那幅画,想起了自己的儿子。
虽然价格昂贵,他还是坚持将画买下来珍藏。
好友约翰去世后,让他感觉到自己生命无常。
于是他借用好友的死,想把那副画寄给马修。
却没想到马修固执的要来参加葬礼。
皮埃尔只能顺着自己的剧本,尬演下去。
电影到这里,其实已经变成了狗血的“你说他是我爸爸,其实你才是我爸爸”亲子游戏。
情感细腻隐忍,步调沉稳克制,情绪推进平和而充满力量,
将撒狗血和矛盾冲突的桥段做减法,
将眼神传递和细微末节放至最大化,故事的戏剧性和反转的张力已经满溢,
却悄无声息的埋藏在字里行间,游走在角色关系渐变中,
如翻腾的洪水筑坝成惆怅的细流,结尾父子离别的戏,有和解有释然,欲言又止却恰到好处。
最后一场戏,尤为精彩——
一辆车,四个大人。
皮埃尔,皮埃尔夫人,马修和蒂娜。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了皮埃尔的这个局和马修的身份。
但大家都假装平静,和睦寒暄。
皮埃尔看向马修时,包含着父亲目视的眼神。
马修看着皮埃尔,欲言又止的纠结感。
皮埃尔夫人明明早已明白一切,虽然难受又要安然接受的难堪。
还有蒂娜已经猜到,也要装成什么都不懂的尴尬。
镜头在这场车内的眼神戏停留了将近5分钟。
每个人都怀揣着心事,自以为假装平静,其实已经从眼神里败露出来。
特例的故事,果然还是欧洲人特别擅长拍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家庭恐怖片,
好几处情节安排都属于细思极恐的那种。
同时也再次感叹东西方价值观相差之大,
这样的案例放在中国大概怎样都不会有如此平静的结局。
我其实超级喜欢这样「一切尽在不言中」的细腻,
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草蛇灰线蕴含大量信息,实在太高明了。
其实虽然孤独的过着也没什么不好。
但是,也没有必要抗拒温暖啊。
网友评论